太宗罢朝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太宗罢朝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太宗罢朝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太宗曾罢朝(1),怒曰:“会(2)杀此(3)田舍汉(4)!”文德后(5)问:“谁触忤(6)陛下?”帝曰:“岂(7)过(8)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9)。”后退而具(10)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11)?”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12)魏徵得(13)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14)敢不贺?”上乃悦。
太宗罢朝文言文翻译
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冒犯陛下了?”太宗说:“难道有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进谏,让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大惊道:“皇后这是为什么?”(皇后)回答说:“我听说主公圣明大臣忠心。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可以直言。我有幸能为后宫充数,怎么敢不祝贺(您)呢?”太宗才转怒为喜。
太宗罢朝文言文注释
(1)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2)会:定要。
(3)此:代词这,指魏征。
(4)田舍汉:乡巴佬,这里指魏征。
(5)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文德后。
(6)触忤:亦作"触迕",迕,逆;触,触犯。
(7)岂:难道。
(8)过:超过。
(9)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感到难堪(窝火)。
(10)具:穿戴。
(11)是:这样。
(12)故:因此。
(13)得:能够,可以。
(14)安:怎么。
太宗罢朝文言文启示
魏征和文德皇后十分正直。在我们生活中,就是缺少像魏征一样能够直言不讳的人。所以太宗便在魏征死之时咏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征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故事的寓意在于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
拓展:太宗罢朝文言文阅读理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
(2)故魏征得直言 (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朗读节奏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B、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C、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D、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小题3】文皇后在太宗盛怒时,指出“ ”之道并朝服以贺,极具智慧(用文中的语言回答)。(2分)
【小题4】短文揭示了太宗 的形象特征。(3分)
答案
【小题1】 ( 1 )具备,具有,文中引申为“穿戴好”( 2 )能够
【小题2】A
【小题3】主圣臣忠
【小题4】( 3 分)尽管霸气,但心胸较宽广,能接受进谏。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具有准备饭食或酒席、准备,备办;全部;陈述;器械;才能的意思。根据语境“具朝服”,具这里引申为穿戴好的意思。 得有得到,获得和表示情况允许,能够、可以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课内知识向课外的迁移。
【小题2】试题分析:后在这里指皇后,“后退”在这里是两个词,所以BC两项不对。“退而具朝服”是状语成分,修饰“立于庭”,所以不能停顿。D项也不对,所以答案是A。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点评: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的意思,古代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要真正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含义,再进行句读的划分。
【小题3】试题分析:从“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的对话,可知道皇后的劝说的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点评:用原句回答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题,要注意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应的语句,然后提炼出相应的答案。
【小题4】试题分析: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①!”可以看出太宗比较暴躁,强权意识强,但他听了皇后的劝说后,能接受皇后的建议,善于纳谏。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
点评: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观,要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