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篇一:小学语文文言文考点梳理及练习题

  一、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

  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

  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出现。《马说》

  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山市》

  二、古今异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穷 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涕 古义:泪。

  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2、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5、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6、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7、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三、常见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之的用法】

  1、“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2、“之”作动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动词“到”

  3、“之”作结构助词“的”例如:圣人之道。

  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

  【其的用法】

  1、代词,指“他、她、它(们)的” 例如:欲知其轻重,指“它的”,大象。

  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

  3、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常见的语气词】

  一般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等,常见的有“也,矣、乎、耶、邪”。

  1、此画斗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语气词,译作“呀”

  2、谬矣,矣:语气词,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语气词,吗

  四、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

  ① 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② 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③ 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

  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针对性练习及答案

  (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 止() ( 2)遂烹彘也 遂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

  例作简答。

  (四)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走 (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 )

  ③而身为宋国笑 身 ( )

  ④冀复得兔 冀 ( )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答: 。

  篇二:中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与: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59、鸡栖于 (《君子于役》) :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篇三:文言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假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4.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5.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zhì),智慧。)

  7.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9.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填然鼓之(鼓,“敲起鼓”“击鼓”。)

  ②树之以桑(树,“种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上”)

  ④王无罪岁(罪,“归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前一个“食”带宾语“人食”,作动词:吃。后一个“食”作名词。)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⑧吾师道也(师:学习)

  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2.名词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日)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 下:向下)

  ③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做老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做老师)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当名词

  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认真办好)

  ②惑而不从师(惑,遇到疑难问题)

  2.形容词作名词

  ① 其曲中规(曲: 曲度、弧度)

  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 高处)

  ③ 积善成德(善: 善行)

  ④ 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⑤ 吾未见其明也(明:高明的地方)

  ⑥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圣明的人、愚:愚昧的人)

  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⑧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把当做可耻的事)

  古今异义

  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③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⑧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

  ⑨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做代词,这)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

  3、假舆马者(凭借、借助/不真)

  4、用心一也(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5、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6、虽有槁暴(即使/虽然)

  7、金就砺则利(金属/金子)

  8、劝学(勉励/规劝、劝戒)

  9、而绝江河(渡/断绝)

  10、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①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

  ②非我也,兵也。(也,表判断)

  ③ 是亦走也(也,表判断)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

  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⑦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⑧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申 为介宾结构后置 ) 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负戴 为介宾结构后置)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何异 为介宾结构后置) ⑤青,取之于蓝(“于蓝取之”为介宾结构后置)

  ⑥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⑦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⑧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3.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应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相关文章

揭秘《红楼梦》:贾探春的CEO之才

引导语:《红楼梦》中贾探春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经世致用之才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放在现代绝对可以担任集团ceo一职了,为何这么说,且看下文。 《红楼梦》里,女子比男子们的眼界见识要...
名著阅读2019-02-05
揭秘《红楼梦》:贾探春的CEO之才

湖心亭看雪的原文和翻译

逗耐た囱芬跃兜谋誓切鹆俗髡咦约汉耐た囱┑木杌媪怂吹降挠木采钤丁⒔喟坠憷难┚巴迹泶锼脑锻阉椎南星檠胖隆O旅媸切”辔蠹艺砹撕耐た囱┰暮头耄M馨锏酱蠹遥  『耐た囱...
名著阅读2016-04-08
湖心亭看雪的原文和翻译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六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唐代]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唿。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名著阅读2014-07-05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杨一清传原文及翻译

杨一清,字应宁。少年时就能写文章,凭借奇童的身份被举荐为翰林秀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一清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杨一清传 杨一清,字应宁。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
名著阅读2019-06-03
杨一清传原文及翻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
名著阅读2017-03-04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

《红楼梦》人物名字的谐音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其中人物名字的谐音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红楼梦》人物名字的谐音,希望对你有...
名著阅读2018-05-01
《红楼梦》人物名字的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