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原文及翻译
新序原文及翻译
《新序》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是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序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心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宋人有得玉者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沪教版作“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矣。文学常识编辑1、本文选自《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轶闻轶事,半史半闻,原书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巩校定,清代学者有辑佚,校补各一卷。
【原文翻译】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神色中流露出想得到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即使如此,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爱惜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一个)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可翻为“呵”,下同)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有一个得了一块宝玉的宋人,把宝玉献给宋国的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这个献宝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人看,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是真的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所以宋国年高有德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所当作宝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现在拿百两黄金和黄莺来给婴儿看,婴儿必定选择黄莺;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来给鄙俗的人看,鄙俗之人必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来给贤德的人看,贤德之人必定选择合于道德的至理之言。人的知识愈精深,他所选择的也愈精妙,人的知识愈粗浅,他所选择的也愈粗俗。子罕所当作宝的东西真是到了极致的境界了。
2、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版本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说苑》、《列女传》,以及辞赋《九叹》等。编译了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文言实词】
(一)通假
(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
(二)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歌颂
(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
(3)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
2、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老朋友
3、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
4、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宝,以……为宝
(四)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达,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
(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
文言虚词用法
1、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2、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
(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3、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二)省略句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故敢献之。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宋人有得玉者
2、介词结构后置
(1)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文言难句名句摘录精译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译;徐君细细的观赏了剑,未开口讨,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
(2)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译:继承人说:“先父没有这个遗命,我不敢接受这把宝剑。”于是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的陵墓旁的树上,离开了。
(3)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我将不贪作为我的宝贝,你将玉作为宝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还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把。
(4)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译: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当作宝贝的东西(与众)不同罢了
(5)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译: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他所选择的越精妙;一个人的知识越浅薄,他所选择的'也越浅薄。
创作背景
虽然早期的资料认为刘向是《新序》的作者,但更准确地说他是该书的编者,因为书中材料的主体都来自于其他典籍,刘向本人并没有创作任何部分内容。把刘向视为作者而非编者起源于对《七略》中《新序》著录的错误解释,《七略》把此书和其他三种著述一同著录在刘向所“编排的”(即“序”)的67篇之中(见《汉书·艺文志》,第1727页)。根据《汉书·刘向传》(《汉书》卷三十六,第1958页),刘向“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严灵峰认为在这段话中“新序”不是一部书名,班固用此词仅是意为“新编”,因而班固所说的仅是一部著作,即《新序说苑》。
后来的目录著作中称《新序》为刘向所“撰”(见《隋书·经籍志》,第997页;《旧唐书·经籍志》,第2024页;以及司马贞《史记索隐》,第2238页),然而,他们也称刘向“撰”《说苑》和《列女传》。而在刘向自己的《七略别录》中,他清楚地声称他从已存在的典籍中“编辑”(校)了这两部著作。由于这个原因,一些学者认为刘向没有撰写《新序》中的材料,他仅仅是对它们作了收集和编纂的工作。徐复观认为现代学者误解了“序”字在汉代的含义,并说这一词在汉代也意为“撰”。
刘向大概在公元前24或前25年把《新序》进献给皇帝。根据《晋书·陆喜传》(《晋书》卷五十四,第1486页)的一个说法,刘向是仿陆贾(约公元前228-前140)的《新语》而作《新序》。对《新语》通行本和《新序》的仔细比较说明,这两部书无论在文本上抑或结构上都没有任何紧密相似之处,这两部书的唯一相同特征是它们都有明显的儒家伦理思想。
虽然《汉书》中没有标明《新序》的具体卷数,但学者们推测原本为30卷,因而在《隋书·经籍志》,第997页,《旧唐书·经籍志》,第2024页,《新唐书·艺文志》,第1510页都在儒家类著录此书为30卷。到了北宋,仅存10卷,曾巩(1019年-1083年)把这些残存之文加以编辑,形成了通行的10卷本。其中,叶公好龙被选为小学五上教材。
作者简介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又名刘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谷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