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无衣-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无衣-诗经原文

  无衣

  秦风〔先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①衣:古代上衣称作衣②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③袍:长衣。

  ④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⑤兴师:起兵。

  ⑥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⑦泽:内衣。

  ⑧戟:一种兵器。柄端为金属枪尖,侧边为月牙形利刃,是戈与矛的合体,兼有直刺、横击的功能。

  ⑨作:起。

  ⑩裳:古人穿的下衣。古代男女都穿“裳”,是裙的一种,此处是指战裙。

  ①甲兵:铠甲与兵器。?行:往。

  无衣-诗经拼音解读

  wú yī

  qín fēng 〔xiān qín 〕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páo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gē máo 。yǔ zǐ tóng chóu!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zé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máo jǐ 。yǔ zǐ xié zuò!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shang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jiǎ bīng 。yǔ zǐ xié háng!

  相关翻译

  谁言你无衣穿?我与你共享长衣。君王起兵征战,修整我那长矛,愿与你共同抗敌。

  谁言你无衣穿?我与你共享内衣。君王起兵征战,修整我那短戟,愿与你一起杀敌。

  谁言你无衣穿?我与你共享战裙。君王起兵征战,修整铠甲与兵器,愿与你共进退。

  相关赏析

  【内容解析】

  这首诗作为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读完让人精神为之振奋。据考证,周幽王时期,王室内讧,戎族入侵,进攻镐京,周王室土地沦陷,秦国靠近周王室京畿,遂奋起抗战。诗中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是永不过时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诗共三章,全部采用问答体形式。

  第一章,兵临城下,一句“岂曰无衣”,看似发问,实则一呼百应,与王室保持一致,“与子同袍!”共享长衣,休整长矛,共同抗敌!

  第二章,战鼓齐鸣,一句“岂曰无衣”,不是重复,不是发问,“与子同泽!”共享内衣,休整短戟,无惧侵犯,一起抗敌!

  第三章,大敌当前,一句“岂曰无衣”,是饱满的激情,是满怀的愤怒。

  “与子同裳!”共享战裙,拿起那精良的铠甲和兵器,共同进退!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简单的三句话,却是军民一心,云集响应,团结协作,共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同仇敌忾的精神。“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动作描写,准备精良武器。一致抗敌的军群形象,跃然纸上。“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王室命令已出,全体动员,本诗更像是一首誓词。

  这样的诗句,可歌,可舞,堪称激动人心!

  【章法结构】

  1.重章叠句的形式

  诗用重章登句的形式反复咏唱。三章诗的字数、结构都相同,只是在相对应的个别地方改换了少数不同的.词,使用了不同的韵调,借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一种思想和愿望,并使之充实集中、逐层递进深化,来加强主题的感染力。看似造语寻常,细味含义深远。其次是章法变化,奇特有致。每章都是先用两个偶句作基础,接着紧加一个奇句推向高峰。这就突破了一般光用偶句的惯例,而又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突出深入。

  2.问答式的句法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愦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泽、裳)”,这一问是如此无畏,这一答则有如气吞山河。全诗塑造了一群同仇敌忾的将士形象、决心与行动,与音乐式的节奏相结合,一种战斗的激情在文字间震荡。

  3.富有强烈动作性的语言

  诗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话剧!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为“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

  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登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5.赋的手法的使用

  本诗铺排叙述了一群将士齐心备战的场面,气势充沛,并能烘托出一种氛围,使诗歌充满了慷慨雄壮的基调。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展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演绎出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鉴赏:

  《毛诗序》评此诗为:《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读过这首诗的人都可以感觉出《毛诗序》此评显得偏颇。整首诗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种高亢的激情,只有赞美。没有讽刺。《毛诗序》此评驱散了诗歌本有的艺术魅力。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在这首诗上朱熹眼光独到,一语中的,他看出了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秦地人民好战尚武的精神势不可挡。

  这首诗是整齐的四言句式,从第一章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可以看出这是秦地人民为了作战的心理活动,他们现在挺身而出,不管环境有多艰难都视死如归、同仇敌忾。第二章就可以看出情感有所变化“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这一章秦兵似乎跃跃欲试。修好各种武器,全面做好迎战的准备,只等君王一声令下。到了第三章感情激烈如泉涌,"修我甲兵。导子偕行”,修好武器大家团结一心上前线,如果说第二章是待发的箭,那这一章他们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前去,所向披靡。整首诗无不渗透着那种慷慨激品的英雄气概,大家有着一颗同仇敌忾的心,他们同穿一个战袍,同穿一件外衣,甚至是同穿一件汗衫。战士们连战衣都备不齐,但是大家团结互助,什么都不计较。就凭着这种执著劲,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摧毁?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被诗中这种斗志昂扬、众志成城的精神所感动。在那样一个年代,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战士拥有的就是心之所向,这股热情令人心驰神往。

  作者介绍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共311篇,因此在先秦时期又名《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的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详情

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原文楷书

独纪ぜ颉酚置独纪ぱ缂颉贰独纪ば颉贰读俸有颉贰鹅颉泛汀鹅贰6碌塾篮途拍耆氯眨豸酥胄话病⑺锎碌人氖晃痪吖伲谏揭酰ń裾憬苄耍├纪ぁ靶揿保嵘细魅俗鍪豸酥堑氖吹...
名著阅读2012-06-01
兰亭集序原文楷书

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原文

恫嗽靶〖恰沸吹木褪亲髡叨匝影怖都移嚎闹植怂暝碌纳钋榛匾洹R韵率切”嗾砦獠锏牟嗽靶〖窃模怨┎慰肌! ≈只ê茫植烁谩;ㄖ值煤茫弊湘毯欤胺曳迹梢孕郎停徊酥值煤茫勐痰木ヒ叮仕兜目楦...
名著阅读2013-09-02
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原文

《阮籍传 晋书》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
名著阅读2017-01-03
《阮籍传 晋书》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秦既并灭六国》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秦既并灭六国,专有天下,罢侯置守。艾子当是时,与秦之相有旧,喜以趣之,欲求一佳郡守。秦相见艾子,甚笃故情,日延饮食,皆玉醴珍馔。数日,以情白之。相欣然谓曰“细事,可,必副所欲。”又数日,乃曰“欲...
名著阅读2012-05-05
《秦既并灭六国》的原文及译文

己亥杂诗的原文及翻译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一组诗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名著阅读2013-07-05
己亥杂诗的原文及翻译

描写绿叶的段落

段落,意思是指根据文章或事情的内容、阶段划分的相对独立的部分。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绿叶的段落 篇1  1、绿叶虽然没有花的姹紫嫣红、香气四溢,但...
名著阅读2018-02-08
描写绿叶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