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典籍原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典籍原文及翻译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论语典籍原文及翻译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孔子论语典籍原文及翻译

  【原文】

  151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原文】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原文】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原文】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原文】

  155 子曰:无为而治(1)者,其舜也与?夫(2)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1)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2)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原文】

  156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2)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3),行乎哉?立则见其参(4)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5)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6)。

  【注释】

  (1)行:通达的意思。

  (2)蛮貊: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音mò,在北方。

  (3)州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处。

  (4)参:列,显现。

  (5)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6)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原文】

  157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3)而怀之。

  【注释】

  (1)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2)如矢:矢,箭,形容其直。

  (3)卷:同捲。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评析】

  从文中所述内容看,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

  【原文】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原文】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 篇。

  【原文】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原文】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5)郑声(6),远(7)侫人。郑声淫,侫人殆(8)。

  【注释】

  (1)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2)殷之辂:辂,音lù,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

  (3)周之冕:周代的帽子。

  (4)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5)放:禁绝、排斥、抛弃的意思。

  (6)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是淫声。

  (7)远:远离。

  (8)殆:危险。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评析】

  这里仍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侫人。

  【原文】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原文】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1)者与!知柳下惠(2)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

  (1)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

  (2)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原文】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原文】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1),如之何’者,吾末(2)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

  (2)末:这里指没有办法。

  【译文】

  孔子说:从来遇事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原文】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原文】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原文】

  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

  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

  【注释】

  (1)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原文】

  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原文】

  1522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

  (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原文】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孔子论语赏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孔子[1]: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逾越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多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当做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相关文章

离骚原文及翻译全文

独肷А肥侵泄焦逼谑饲醋鞯氖侵泄糯畛さ氖闱槭R韵率切”嗾淼墓赜诶肷г募胺肴模队亩粒M馨镏酱蠹摇! ±肷А 〉鄹哐糁缫豳猓藁士荚徊埂! ∩闾嵴暧诿馅钯猓└...
名著阅读2019-05-07
离骚原文及翻译全文

《红楼梦——黛玉葬花》赏析

引言:《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红...
名著阅读2011-01-06
《红楼梦——黛玉葬花》赏析

读红楼梦之黛玉有感

绿竹斑斑渐黄昏,相思无寄几度闻。寒塘至今度鹤影,冷月何时葬花魂。——题记 细雨斜织的夜晚,不喧闹,只有那雨水与芭蕉碰撞的声音,只有那千百竿潇湘竹随风摇摆的声音。透过纸窗,黯淡的烛火闪烁,一女子在蜡烛旁...
名著阅读2019-01-03
读红楼梦之黛玉有感

描写竹子的词语

描写竹子的词语1修竹 秀竹 文竹 斑竹 方竹 紫竹 毛竹 箬竹 竹笋竹节 竹筒 竹枝 竹笠 竹排 竹凳 竹签 竹林 竹丛竹筷 翠竹 楠竹 绿竹 修长 颀长 簇拥 摇曳 竹海挺拔 苍劲 茂盛 婀娜 袅娜...
名著阅读2011-06-07
描写竹子的词语

素女经全文原文及译文

《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
名著阅读2019-05-05
素女经全文原文及译文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

文言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语文技能,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徐文长传》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
名著阅读2017-08-06
《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