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离娄上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孟子离娄上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2)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6)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 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经》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7)。’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 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 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 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 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8)也,下无法守也,朝不 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 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 方蹶,无然泄泄。’(9)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 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 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注释】

  ①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即公输班(“班”也被写成“般”、“盘”),鲁国人,所以又叫 鲁班,古代著名的巧匠。约生活于鲁定公或者哀公的时代,年岁比孔子小,比 墨子大。事迹见于(《礼记61檀弓》、《战国策》、《墨子》等书。

  ③师旷: 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事迹见于《左传》、《礼记》、《国 语》等。

  ④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吕、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 六律即阳律的六音,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

  ⑤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微、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 3、5、6这五音。

  (6)闻:名声。①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引自《诗 经-大雅-假乐》。愆(qian),过失;率,遵循。

  (8)揆(kui):度量。

  (9)天之方蹶,无然泄泄(y i):引自《诗经61大雅61板》。蹶,动;泄泄,多 言,话多。

  (10)非:诋毁。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 旷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 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现在有些诸侯, 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 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 缘故。所以说,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 研能够自己实行起来。《诗经》说:‘不要偏高啊不要遗忘,一 切遵循原来的规章。’遵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 没有过的。圣人既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绳墨等 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 人既用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 了;圣人既用尽了脑力,又施行不忍人的仁政,他的仁爱之德便 覆盖于天下了。所以说,筑高台一定要凭借山陵;挖深池一定要 凭借山沟沼泽;如果执政不凭借前代圣王的办法,能够说是明智 吗?所以只有仁慈的人才应该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不仁慈的人占 据了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恶行败德传播给老百姓。在上的没 有道德规范,在下的人没有法规制度;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 尺度,官吏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如此下去,国家还能生存 就真是太侥幸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 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不是国家的祸害;如果 在上位的人没有礼义,在下位的人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越来 越多,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诗经》说:‘上天正在降骚乱,不 要多嘴又多言。’多嘴多言就是拖沓罗嗦。侍奉君主不讲忠义,行 为进退不讲礼仪,说话便诋毁前代圣王之道,这就是拖沓罗嗦。所 以说,用高标准来要求君王就叫做‘恭’,向君王出好主意而堵塞 坏主意就叫做‘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仁政就叫做‘贼’。”

  拓展内容:孟子的名言

  1、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

  原典大意:上上下下相互追逐、攫取私利,国家可就危机四起了。

  反思: 学校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没有培养出高尚思想的社会公民,而是造就了大批汲汲于名利的人。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大环境有关,更与教育者甚至文 化精英阶层的'“功利”观念密切相关。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而不只是赚钱的机器。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他把“明人伦”作为教育之首要,真是一针见血。

  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原典大意:道德高尚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反思:今天,许多年轻教师初涉教坛,却表现出对儿童的厌恶,所以,体罚、责骂甚至侮辱学生的事件屡屡出现。

  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典大意: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

  反思:孟 夫子的这句教育名言被国人严重误读了!在很多人眼里,高分生就是“英才”。于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金抢夺高分生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悲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进入学校,便越来越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渐渐丧失远大理想。难怪有人戏谑地说,我们的教育是“得天下英 才而愚昧之”。

  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原典大意:贤人是自己先弄明白了再去让别人明白,现在的人却是自己稀里糊涂便企图让人明白。

  反思: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可是,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甚至大学教授无心钻研业务,满足于“参考书就是这样说的”,或从网上直接下载资料。因而,在课堂上“避难就易”“照本宣科”或者“随意发挥”成为常见现象。造成的后果是,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原典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

  反思: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物质优裕的时代。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精神世界充斥着浅薄的搞笑娱乐。他们稍遇挫折或不如意的事,便使性子,甚至做出出走、自杀 等极端行为。作为家长,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培养其自立节俭的好习惯。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磨难意识的教育,适时组织开展野外生存体验等活动,提高 其磨难承受力。

相关文章

石溪记文言文翻译

《右溪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一篇散文。此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描写小溪的环境清幽秀美;第二层感叹小溪不为人所赏识,作者修葺之后将其命名为“右溪”。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右溪记 唐代:元结...
名著阅读2018-02-02
石溪记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于”字的考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
名著阅读2012-01-03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于”字的考点

母爱的比喻排比句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母爱的比喻排比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爱的比喻排比句 篇1  1、母爱像...
名著阅读2017-08-05
母爱的比喻排比句

现代最美情诗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最美情诗(精选10首),欢迎大家分享。  现代最美情诗1  人若...
名著阅读2014-08-04
现代最美情诗

孔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导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孔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名著阅读2013-04-09
孔子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诗经:行露

墩倌稀ば新丁肥侵泄糯谝徊渴枳芗妒分械囊皇资U饪赡苁且皇准锹家桓稣杲谂蛹峋隹咕芤延衅奘抑宋蘩稻啦墓痰氖瑁匏塘苏飧雠硬晃非勘⒓嵴瓴磺男愿瘛H拢彩寰洌镅韵绻...
名著阅读2012-09-05
诗经:行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