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原文与翻译

高山流水原文与翻译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山流水原文与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山流水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高山流水翻译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注释】

  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广的样子。

  ④卒:通“猝”,突然。

  ⑤操:琴曲。

  【试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擅长。(2)好

  2.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意思对即可)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意思对即可)

  【意译】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

  俞伯牙游览泰山遇到暴雨,只好暂停行露。被坏天气搞得心绪很恶劣的俞伯牙,以抚琴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琴声最初表现久久不停的雨声,后来描述由于大雨造成山崩地裂的巨响,每次钟子期都准确无误地指出琴声所传达的演奏者的心声,令俞伯牙感叹万分。

  【说明】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高山流水”、“伯牙绝弦”等成语,都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的老师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

  在《吕氏春秋》中,也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拓展阅读:文言文阅读训练(9分)

  高山流水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①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②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③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④之,贤者奚由⑤尽忠哉!骥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注释】①志在:意在描绘。②少选:一会儿。③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④接:交接。⑤奚由:由奚的倒装,从何。⑥骥:千里马。

  5.对下列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哉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2)贤者奚由尽忠哉!

  A.(1)表示感叹,(2)表示反问。B.(1)表示感叹,(2)表示设问。

  C.(1)表示设问,(2)表示感叹。D.(1)表示设问,(2)表示反问。

  6.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7分)

  (1)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A

  6、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德的人也是这样

  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

  良马不自行千里,正是要等待伯乐然后才发挥其才能

相关文章

唐诗经典七言绝句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诗经典七言绝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诗经典七言绝句1  一、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
名著阅读2019-04-05
唐诗经典七言绝句

《旧五代史·列传五》的原文与译文解析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赵在礼之据魏州也,为邺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明宗即位,授检校司空,历博、单二...
名著阅读2014-09-09
《旧五代史·列传五》的原文与译文解析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及鉴赏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理论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水调歌头游泳》原文及鉴赏,更多热点杂文阅读欢迎访问(wenxue.yjbys.com)。 《水调歌头游泳...
名著阅读2019-02-03
《水调歌头·游泳》原文及鉴赏

苏轼传全文文言文翻译

导语:兄弟就是在你郁闷的想抽烟的时候,他抢过烟说吸烟不好,却又自我抽的人。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苏轼传全文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原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
名著阅读2014-08-09
苏轼传全文文言文翻译

题西林壁诗意及哲理

导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诗意及哲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
名著阅读2019-04-08
题西林壁诗意及哲理

苏轼《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翻译赏析

读俳伞に颓赂浮肥撬未难Ъ宜臻拇首鳌4舜噬掀从胗讶司帽鹬鼐郏奚陀讶嗣娑钥部辣疾ㄊ钡墓啪木澈颓镏穹缃冢幌缕腥胝猓丛乱褂胗讶朔直穑惴⒘硕允朗氯松某踔肌O旅媸切”嗍占乃臻读俳...
名著阅读2018-05-04
苏轼《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