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黄耳传书》原文注释翻译

文言文的《黄耳传书》原文注释翻译

  黄耳传书

  晋之陆机,畜一犬,曰“黄耳”。机官京师,久无家信,疑有不测。一日,戏语犬曰:“汝能携书驰取消息否?”犬喜,摇尾。机遂作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经驿路,昼夜不息。家人见书,又反书陆机。犬即上路,越岭翻山,驰往京师。其间千里之遥,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机葬之,名之曰“黄耳冢”。

  (选自《晋书·陆机传》)

  【文言常识】

  旬。10天为“旬”,或称“一旬”。上文说“二旬”即20天,“五旬”即50天。所谓“上旬”、“中旬”、“下旬”,是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阶段:前十天为“上旬”,中间十天为“中旬”,后十天为“下旬”。十岁也称“一旬”,“六旬老人”、“七旬老人”等说法,意为60岁的老人、70岁的老人。

  【文化常识】

  驿路。 驿路又称驿道。它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大道,犹如现代的公路——当然路面比现代的公路差多了。在驿路上每隔一段距离——比如或50里,或100里,设一个站头,叫“驿”。在驿站上备有马,叫“驿马”;备有马车,叫“驿马”。官府如有紧急公文要传送,或追捕要犯,送信的或缉拿的.可利用驿马或驿车一站一站调换,迅速前进。

  【译文】

  晋朝的(诗人)陆机,养了一只(汤宗元种)狗,叫“黄耳”。陆机在京城(洛阳)当官,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发生了什么事。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他的)狗说:“你能带书信跑(回家乡)取消息(回来)吗?”狗很开心,摇摆(它的)尾巴。陆机立即写了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狗经过专门给马车通行的道路,日夜不休息(赶路)。家人看到(陆机的)信,又回信给陆机。狗立即上路,(一路上)翻山越岭,直奔京城。(家乡和洛阳)之间(相隔)几千里远,人走路来回需五十天,而狗(只用了)二十多天。后来狗死了,陆机(在家乡)埋葬了它,取碑文名为“黄耳冢”。

  注释: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黄耳:犬名。

  书:书信。

  官:做官。

  名:命名。

  驰:奔跑。

  反书:回信。反:同“返”,返回。

  息:停止。

  余:多。

  畜:养。

  京师:京城。

  疑:怀疑。

  戏:戏弄。

  语:对……说。

  不测:没有意料到的(事情)。

  携:携带。

  盛:放。

  系:绑。

  即:马上,立刻。

  冢:碑墓。

  久:时间长。

  取:取得。

  名之曰:取名为。

  驿:古代通行驿车的大路。

  【成语释义】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相关文章

《草虫的村落》阅读理解及答案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
名著阅读2011-01-09
《草虫的村落》阅读理解及答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最全集(2)

〖启示〗《后汉书》讲述东汉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写的是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晋统一;《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以史为鉴戒的的思想,所以叫《资治通鉴》。 【...
名著阅读2015-08-09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最全集(2)

《陈涉世家》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名著阅读2019-07-01
《陈涉世家》的原文和译文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

导语:“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人生没有失败,生活只需坚强,逆境中,任何人都可以扼住命运的喉咙!小编整理了一些《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作者将...
名著阅读2016-03-09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

邯郸学步文言文原文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邯郸学步文言文原文,欢迎参考~  邯郸学步文言文...
名著阅读2011-01-05
邯郸学步文言文原文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

度志罚侵泄拇称裘山滩摹T谥泄糯涞敝校度志肥亲钋诚砸锥亩帘局弧!度志啡〔牡涔史叮ㄖ泄澄幕奈难А⒗贰⒄苎А⑻煳牡乩怼⑷寺滓謇怼⒅倚⒔谝宓鹊龋诵乃枷胗职恕叭...
名著阅读2019-04-05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