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出处】

  唐·李商隐《贾生》。

  【意思翻译】

  可惜的是汉文帝移席向前,与贾谊空谈了半夜,他问的不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只是关心鬼神的事情。可怜:此作“可惜”解。虚:白白地,徒劳地。前席:从坐席上向前移动,以便靠近谈话者。苍生:百姓。问鬼神:当时汉文帝刚祭祀完,所以向贾谊问及鬼神的本原。

  【意思1】

  可怜:这里指可惜。虚:徒然;空自。前席:古人坐在席上,用膝盖向前挪动叫做前席。据《史记·贾生列传》载: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谈到深夜,文帝钦佩贾谊多学博识,不禁移动自己的坐位,凑近贾谊。句意:可惜汉文帝空自凑近贾谊,因为他问的不是百姓的疾苦,不是安邦治国富民之道,而是询问关于鬼神的事。这是诗人对贾谊不得施展治国安民的抱负而表示的惋惜。

  【赏析】

  可叹啊,汉文帝与贾谊深夜长谈,身体不知不觉地往前倾。然而他问的不是有利苍生的治国大计,而是在求问鬼神之事。“可怜”二字,领起下文对可叹之事的叙述,揭示出全诗的情绪基调。古人席地而坐,双膝着地,汉文帝虚心询问,就连膝盖越过了席子也不知道,表现其急切之情。然而汉文帝面对贾谊这样的治世之才,诚恳询问的却是鬼神之事,真让人觉得可笑可气、可怜可哀啊。此处托古讽时,选取汉文帝接见贾谊之事,讽刺了晚唐统治者沉迷神仙方术、不重贤才的荒唐行径。同时,诗人以贾谊自比,暗示了他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感。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希望被问或应当问的事没有问,却问了别的事情。[例]想起昔日有一个名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我想,我与沮授的言谈可不要涉及到不应该的话题,以便后人耻笑。故此,我首先询问:“沮公对当今局势如何看法”(赤虎《商业三国》)

  二、用以形容怀才不遇。[例]所谓风云际会,萧何、樊哙、灌婴之流,倘然没有那番际遇,说不定也会“遗之在草泽”,或为书史,或为布贩以终其生。李义山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冯英子《人才学和人事学》)

  【全诗】

  《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①贾生: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才华横溢。

  ②宣室:西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即贾谊。贾谊因遭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才调:才华格调。无伦:无比。

  ③虚:徒然。前席:在座席上向前移动坐处。

  【鉴赏1】

  借贾谊贬谪长沙事抒写怀才不遇之感,久成熟套。作者独辟蹊径,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因谈话投机,不自觉地在坐席上移膝靠近贾谊)。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是君臣遇合的盛事和士子的殊荣;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前席问鬼这个典型细节,借题发挥,深刻揭示出封建君主表面上敬贤重贤,实际上不能识贤任贤,重鬼神而“不问苍生”的昏愤腐朽本质,和杰出人才在深受恩遇的表象下,被视同巫祝,不能发挥治国安民之才的不遇的实质。不但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巧妙,而且透出诗人不以个人荣辱得失,而以是否利于国家与苍生来衡量遇合的.超卓胸襟。诗虽托汉文以讽时主之迷信神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慨贾生而悯自身之怀才不遇,徒以文墨事人,但所揭露的问题则具有典型意义。“义山七绝以议论驱驾书卷,而神韵不乏,卓然有以自立,此体于咏史最宜”(施补华《岘佣说诗》)。本篇不但以议论为主干,巧妙无痕地融化史事,而且以抒情唱叹贯注于议论,将警策透辟的议论和深沉含蕴的讽慨融为一体,显得思深韵长。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前两句由“求”而“访”(询问)而赞(才调无伦),既极写文帝之虚心待贤,更极赞贾生之才情盖世。第三句承中寓转,以“可怜”与“虚”分别加在“夜半” “前席”之上,轻点蓄势,透出贬意,末句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引满而发,射出直中鹄的之一箭。这种由强烈的对照与突然的转跌所造成的艺术效应便特别强烈,使末句这一全篇之警策更显得突出。但仍只以“问”与“不问”作对照,点破而不说尽,辞锋犀利而不失抑扬吞吐之妙。

  【鉴赏2】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撷取汉文帝与贾谊深夜促膝谈心却“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史实,替天下所有有抱负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包括他自己)不能为苍生社稷尽展其能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首句写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姿态。文帝刚祭祀完毕,在未央宫前殿正室向那个被放逐长沙刚回来的臣子咨询,求贤之心非常迫切。次句借汉文帝的口赞叹贾谊的才华,“贾谊的才华格调更加无可比及”,文帝的赞扬从侧面烘托出贾谊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学识过人。看来贾谊深得文帝的赏识,我们应该为贾谊庆幸,得遇明君,有了施展抱负的空间。一二两句层层铺垫,极力渲染汉文帝的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真可谓君臣遇合的盛事。从第三句开始,笔锋却陡转直下,“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如此虚心垂询、凝神倾听,原来并不是为国为民,而是追问鬼神的本原!一个才子的雄才大略不是用在苍生社稷上,不是为国家大事谋划、为百姓造福,而是去解答一些无聊又无谓的问题,实在是可悲、可怜、可叹。皇帝关心的不是苍生而是鬼神;皇帝的求贤,只是满足他自己的消遣。这样的“求贤”,太虚伪!贾谊有才,也得到皇帝重视,但其实他的才学还是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三四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撕破了沽名钓誉的面纱,揭示了某些封建统治者所谓重视人才的本质。诗中的皇帝并不局限于汉文帝,诗中的贾谊更是晃动着诗人自己的影子。“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刘学锴语)。全诗内容跌宕起伏,诗人的讽刺非常犀利,但含而不露。

相关文章

崔颢诗原文鉴赏

生平简介 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 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
名著阅读2018-07-09
崔颢诗原文鉴赏

《兰亭集序》亮点探究

1.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
名著阅读2012-05-07
《兰亭集序》亮点探究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一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1  归园田居·其一...
名著阅读2013-08-06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

解读《弟子规》入则孝之一

引导语:入则孝是《弟子规》第一篇,孝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具备的,下面我们通过下文来学习关于孝顺的知识。 《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
名著阅读2011-05-04
解读《弟子规》入则孝之一

诗经《叔于田》全文及译文注释

《国风郑风叔于田》《诗经郑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五句。出自《诗经》。此诗的主旨,古今因对叔一词特指与否的不同理解,而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叔是特指郑庄公之弟太叔段;而另一...
名著阅读2018-08-02
诗经《叔于田》全文及译文注释

《哀江南赋》翻译

哀江南赋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文章,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哀江南赋原文: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
名著阅读2019-02-01
《哀江南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