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泉原文及赏析

山下泉原文及赏析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译文

  轻波荡漾的水面映射出四周山色,澄澈的泉水倒映着山间林木扶疏的姿影。

  不理会石上的喧闹纷乱,独自回忆着山中的静谧。

  注释

  漾漾:水波飘荡的样子。

  山光:山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泉的小诗,它不是写山中的泉,而是写山下的泉。山中泉是涓涓细流,而山下泉则常常已汇流成小潭。依傍山麓,不免倒映出山光林影。诗就是从描写这水中的倒影开始的。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写轻波荡漾的水面,反射著四周景物的色彩,或草木之幽绿,或岩石之沉黑,总之是那山的色调。而在那山的基色上又映出林木扶疏的姿影,因为泉水清冽,诗人用了一个“倒”字来写林影,十分生动,而且涵义丰富,既可以指水中之影如林木倒伏水面,又可以表示水中之影与实物之形的正反颠倒,体物入微,极其简练而富有情趣。

  “那知石上喧”转写声,并进而寄托一时的感兴。泉由山中流到山下,在石上激起喧响,这本是自然之理,也是泉流的最后归宿。然而诗人却设想,这种喧响的嘈杂会让它怀念起在山中时的安静。这里“却忆山中静”的“忆”字有的版本作“益”,如果是“益”那么就是一种以动写静的反衬表现。仔细玩味,我觉得还是“忆”于义为长。诗人生活在大历年代,当时战乱初平,满目疮痍,社会现实令人失望。于是在当时人的心理上都弥漫着一重消极隐退的`情绪,常常是身入仕途,心却萦系在江湖之上、山林之间。这首诗实际上就表现了那种典型的心态。诗人起先是渴望立功扬名、一意进取的,可当仕宦生活饱经忧患之后,他转而怀念起未出仕的清闲了。“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诗人借助于移情手法,将自己的内心活动投射到外物上去,使客观外物泉成了自己心灵的外化和表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古代诗人眼中,山水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审美对象,它同时是诗人主体的投射和外化。诗人观赏山水,同时也就是在观照自我,他在物我之间寻求一种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甫曾这首小诗篇幅虽短,同样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皇甫曾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相关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译文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名著阅读2015-04-0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译文

儿童三字经全文

三字经全文共一千多字,其中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儿童三字经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著阅读2019-04-05
儿童三字经全文

七绝朱山石刻原文赏析

铭刻千年山顶存,久经风雨石留痕。 群臣祝寿随心记,字体新奇感后人。 注;朱山石刻位于河北邯郸市北面的永年县合会镇吴庄村村北约1公里处朱山山顶,又称娄山石刻,是河北最早的西汉石刻之一。石刻内容记载了汉高...
名著阅读2015-08-09
七绝朱山石刻原文赏析

平凡的世界及作者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
名著阅读2012-04-01
平凡的世界及作者简介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见庄公。...
名著阅读2012-02-03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

初中小石潭记原文

缎∈都恰飞孛栊闯隽诵∈痘肪尘拔锏挠拿篮途材拢惴⒘俗髡弑峁偈б夂蟮墓缕嘀椤O旅媸切”嗪痛蠹曳窒淼某踔行∈都窃模黄鹂纯窗伞!  缎∈都恰吩摹 〈有∏鹞餍邪俣剑趔蛑瘢潘缑...
名著阅读2015-02-03
初中小石潭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