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李白文学常识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高中李白文学常识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高中李白文学常识
众所周知,李白是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气势磅礴,潇洒脱俗,十分有个性和特点,很值得后代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学大教育专家为我们推荐的经典文学常识-诗仙李白和他的诗介绍这篇文章吧!
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他非凡的自负,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国盛唐时期知识分子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李白(701--762)祖籍在今天的甘肃,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迷。从李白的诗中我们得知,他的家庭富裕而有文化教养,他从小博览群书,除读书之外,还练得一手好剑。李白从二十多岁起,为了增长见识,到各地游历。由于他见识广博,才智过人,因此在诗歌写作上有了杰出的成就。尽管当时印刷、交通极不发达,但通过文人之间的相互题赠和交流,李白年纪轻轻已经很有名了。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学习知识、应试入仕是中国古代读书人一贯的追求。年轻的李白也非常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于是来到了国都长安。由于他的诗名,和名人的举荐,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入皇宫作翰林。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
李白生性高傲,对当时官场上的腐朽风气很不满意,希望得到皇帝任用,让他有机会施展政治上的才干。而当时的皇帝只是把他看做一个御用诗人。再加上宫廷里的权贵对他诋毁,使得皇帝不再信任他。李白带着对朝廷的失望,离开了京城长安,重新过起“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云游生活。
李白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历中度过的,这期间他写下大量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诗句,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李白的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900多首,此外还有60余篇散文。他的诗歌以奇特的想象、恢
宏的气势引人入胜。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誉为“诗仙”。[高中李白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