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羁旅行
长安羁旅行
长安羁旅行,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孟郊,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原文】:
长安羁旅行
作者:孟郊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
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
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
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长安羁旅行注音:
shí rì yī lǐ fā ,měi shū fēi lǚ chén 。
sān xún jiǔ guò yǐn ,měi shí wéi jiù pín 。
wàn wù jiē jí shí ,dú yú bú jiào chūn 。
shī míng shuí kěn fǎng ,dé yì zhēng xiàng qīn 。
zhí mù yǒu tián yì ,jìng liú wú zào lín 。
shǐ zhī xuān jìng chǎng ,mò chù jun1 zǐ shēn 。
yě cè téng zhú qīng ,shān shū wēi jué xīn 。
qián gē guī qù lái ,shì wài fēng jǐng zhēn 。
长安羁旅行翻译:无
长安羁旅行赏析:
《长安羁旅行》为唐代新乐府辞,这首诗是孟郊所写的乐府杂题。诗作表达了作者应试不第,羁旅长安的失意困顿之情和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不平之鸣。
孟郊一生困顿,幼年烽火,中年流寓,虽怀奇志,终不得展。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都名落孙山,直到近乎“天命”之年才得中榜。792年(贞元八年),作者首次赴长安应试,下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在长安度过了相当一段羁旅生涯,这首诗盖作于此间。
全诗沉浸在一种抑郁感伤的情调之中。首四句“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言很长时间也懒得梳理一次头发,而且每梳都尘土飞扬,一副蓬头垢面的狼狈像;古代十天为一旬,“过”有“了”的意思,极言其少,“三”、“九”均非确指。月余才喝过了几次酒,而且每顿饭还是以往的粗茶淡饭。“十日”、“三旬”一面说明是隔时之久,另一面也表明是羁留之长。因为唐制科举考试是在秋季开考,到次年春天才发榜公布,故凡远道而来的应试者须在长安淹留半年有余。接着“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花红柳绿的景象;但诗人却因为落第而孤守寒舍,丝毫感受不到春日的温暖,心里是一片冰凉的.世界。
作者所感受的似乎也不仅仅在落第本身,中六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心。”正如民间俗语所说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原来作者是深深地体味到了封建时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情态。也许此时曾跟孟郊同场应试的韩愈者流正官袍加身,如云的宾客正使他们应接不暇呢,而诗人却门可罗雀,“门前冷落车马稀”,一个人远离家乡,不但没有一个亲人的半句安慰话,还得遭受势利小人的白眼,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怎不叫人凉透脊梁。“直木”二句是说挺拔的大树上自然有成群的鸟儿恬静地立在上边,而清寒的小溪里肯定不会有结队的鱼儿躁动于其中,“比”的意思很显见。由此诗人发出感喟,方知道明争暗斗的名利场中不是君子呆的地方。这里的“君子”,带有自况的意思,尽管有人认为此二句未免有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
末四句,笔锋一转,诗人于无望中萌动了新的理想。他想象,将来要柱着藤竹拐杖跋涉于崇山峻岭、青竹翠柏之中,采薇而食,象伯夷、叔齐那样隐居山林,过那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并且心中暗暗歌咏着陶渊明的《归去来辞》,避开人事喧嚷的尘世,在大自然中(“事外”)去享受那“不受尘埃半点侵”的高洁、宁静的生活。诗人于无可奈何之中总算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归宿”。虽然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并非诗人的初衷。
孟郊的诗在艺术上是比较独特的,但对于孟诗艺术风格的评价,自来就褒贬不一。韩愈对孟郊推崇备至,认为他“才气清高”(《与孟东野书》),其诗“高山魏晋”(《送孟东野序》)。夏敬观也说:“孟东野诗,当贞元和间,可谓有一无二者矣。”(《说孟》)苏东坡在《读孟诗二首》中却说读孟郊的诗“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竟日嚼空螯。”“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贬得一钱不值。平心而论,以上所持各怀其偏。惟钱钟书先生谓东野诗“深语若平,巧语带朴,新语入古,幽语含淡。而心思镵刻,笔墨圭棱”(《谈艺录》),颇中肯綮。从这首《长安羁旅行》中便可得到印证。
“十日一理发”四句,出语平平,但于此“平平”之中却深意藏焉。封建社会文人如妾,根本谈不上什么政治、经济地位。唐统治者为了网罗人才,巩固基业,便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官爵的垄断局面,决定开科举以诗赋取士,这对于出身微贱而又胸怀大志并且处于人生奋发时期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乘槎”到“日边”的唯一途径。因此,落第的打击已够沉重,羁旅的痛苦更添悲哀,因为这不仅仅是其生活当中的一次“羁旅”,更意味着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一次“羁旅”,无怪乎他在《登科后》诗中把这一时期称作“昔日龌龊时”,同时更加之世态人情,故此“独余不觉春”的感叹才有了情感基础。因见“深语若平”。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即言诗若一味用巧,必失于不能深厚沉着,但须以巧进,以朴成。如《古诗十九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句皆以巧中带朴,天然浑成,而孟诗的“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亦真朴自然,巧近朴成。
另外,“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其辞淡淡,其情甚幽,诗人的感情深入肺腑又发自肺腑,正如苏轼所说“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而“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则颇类陶渊明的某些诗句,“事外风景真”又似乎直出于陶渊明的“野外罕人事”,古色古香,颇具古趣。
孟郊文学作品: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没有律诗。艺术上不蹈袭陈言,或擅长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词藻,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钩章棘句,掐擢胃肾”(《墓志》),精思苦炼,雕刻其险;如韩愈所说“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答孟郊》),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
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孟郊专写古诗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
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
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 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夏敬观、华忱之均著有其年谱。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