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日记(实用6篇)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一
今天在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面积。我一开始觉得很难,但是老师给了我们很多例题让我们练习,慢慢地我就掌握了这个方法。
首先,老师告诉我们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以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5乘以3等于15平方厘米。我明白了,原来计算面积并不难,只要把长和宽相乘就可以了。
接着,老师让我们做了几道练习题。我仔细算了一遍,每道题都算得很准确。我发现只要认真思考,面积计算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
最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几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我回到家后,认真地做完了作业,并且检查了好几遍。我觉得这节数学课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加深了我对面积的理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还学会了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我觉得数学并不难,只要认真学习,就能掌握好这门学科。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二
今天在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小数。一开始我觉得很困惑,因为小数和分数看起来好像很不一样。但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我渐渐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首先,老师告诉我们,小数点后的数字可以看作是分数的分母是10的分数。比如0.5就可以写成5/10,0.75可以写成75/100。我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小数和分数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接着,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些练习题,要求我们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我仔细计算,慢慢地掌握了这个技巧。我发现其实小数和分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应对。
最后,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我们将几个小数转化为分数,并且进行简化。我回到家后,认真地做完了作业,并且反复检查了好几遍。我觉得今天的数学课收获很大,不仅加深了我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还提高了我的计算能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数学并不可怕,只要有耐心和恒心,就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三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寒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可以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蕙蕙,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可以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四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在昨天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解。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五
今天,在小学生学生报上看到这样一道题。
一只蜗牛从深12米的井底沿井壁向上爬,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求这只蜗牛几天能爬到井口?
看到这道题后,我想: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这等于说每天只爬了1米,每天爬1米,井深12米,那不是12天就能爬到井口了吗?
可是,答案却不对。
怎么会不对呢?
哦,对了。最后一天爬到出口时,它还会再向下滑吗?想到这里时,我不禁地笑了起来。这题出的太有意思了!不注意就让我们给答错了。
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白天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相当于一天向上爬1米、但是要注意12-3=9、也就是说前9天是每天向上爬1米,但到第10天时,蜗牛向上爬3米时,就爬到了井口,所以这只蜗牛用9+1=10天就爬到了井口。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来“小小数学屋,欢乐你我他”找我哟!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六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了。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这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了!同学们明白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