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优质5篇)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篇一
《未来简史》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著作,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全面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未来的可能走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下面是我对书中一些关键观点的总结和思考。
首先,赫拉利提出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三大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认为,认知革命是人类从智人变成至少部分成为认知人的过程,使得人类能够进行复杂的合作和沟通,从而形成了社会。农业革命则是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转变为农业社会,这一转变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生活方式。科学革命则是人类从相信神灵和宗教权威转变为相信理性和科学方法,这一转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技术和经济进步。这三大革命共同塑造了当今世界的面貌,也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赫拉利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可能面临失业、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他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全球合作、技术创新和教育改革等。他认为,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科技创新,人类才能找到解决当今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最后,赫拉利还谈到了人类可能面临的“后人类”时代。他认为,随着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人类可能会进化成为“超人类”或“无人类”的生物形式。这一观点引起了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我们究竟会走向何方?我们是否能够控制技术的发展,避免出现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未来简史》,我对人类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篇二
《未来简史》是一部关于人类历史和未来的宏伟著作,作者尤瓦尔·赫拉利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可能性。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赫拉利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认知、技术和组织能力共同推动的。他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具有独特的认知能力,能够创造和传承知识,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同时通过组织和合作实现集体行动。这一观点使我对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认知、技术和组织的共同作用。
其次,赫拉利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预测和警示。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可能会面临失业、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全球合作、技术创新和教育改革等。他还警告说,如果人类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可能会陷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这一观点让我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充满了忧虑和担忧,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未来简史》,我对人类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希望能够继续研究这些问题,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愿人类社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明朗。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篇三
数千年来,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始终在变,唯独人类本身未变。如果我们能再造人类心灵,智人就将消失,智神将登上历史舞台。
一、智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1、人类的时代
相对于其它物种,人类可以说是“神”了,过去几亿年,人类是全球生态变化唯一重要因素,并改写游戏规则,突破地球各生态区之间的阻碍。我们驯化了动物,却给这些被驯化的个体带来了苦难,我们忽视了他们的主观需求。农业革命后,我们已不用与动物们对话,工业革命后,我们不用与神对话,仅剩我们自己的独角戏。
生物也是算法。哺乳动物的情感,是生存繁衍最关键的生物算法,我们99%的决定都是由这些算法决定,包括感觉、情感和欲望。
2、人类的特质
说人比其它动物优越,可能是因为人有心灵,它是一种脑中主观体验的流动。主观体验重要性在于,让我们感到饥饿和恐惧,促使我们生存下去,能够解释人们的行为。我们判断动物是否也有心灵,就看它是否能与人类建立情感关系。大多数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但是使人类胜出的是合作能力,胜利几乎都属于合作顺畅的一方。而合作,基于一套想象的秩序。
现实除了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外,还有“互为主体”。它并不因为个人的信念或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的沟通互动而存在。
二、智人之前的成就
1、虚构
单一个体能力变化不大,但是虚构的故事,推动了历史。文字帮助推动社会进步,人们组成网络,分工细致。文字也构建了强大的虚构实体,也能重塑现实。事情细节,大家都以文字记录的为准,而不管是否真实。
2、科学与宗教
上帝存活在我们心里,信仰促使人们去做事,是一种动力。而科学,可能让神话更强大,更能控制客观与主观现实。人类受制于宗教这种道德法则系统,并非由人创建,也没法改变。宗教故事包括伦理判断、事实声明、具体指示三个部分。
灵性之旅与宗教相反,以神秘的方式把人带向未知目的地。宗教巩固世俗秩序,灵性要逃离世俗秩序。
宗教能为科学提供伦理上的自由,也能够影响科学研究的议题和科学发展的使用方式。宗教在乎秩序,而科学在乎力量。
3、现代契约
现代生活就是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宇宙里不断追求更多的力量。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一同推动社会对力量的追求。现代的理念,在于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增长,把饼做大。所以增长也是几乎所有现代宗教、意识形态、社会运动的追求重点。
增长需要资源,原材料和能源是有限的,但是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是无限的。知识增长,能带来更多原材料和能源。但是,现代经济的真正问题是生态崩溃。
4、人文主义
之前人们信教,圣经是权威。但是人文主义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自由意志是最高权威。我们不仅能提供个人生活的意义,也能为社会和政治程序提供意义。艺术创作唯一来源是人的感受,现代自由市场以顾客自由意志为主导,我们也教育学生要自己思考。
科学革命无法处理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人文主义提出知识=体验*敏感性。要追寻内心体验(知觉、情绪、想法),并要主要到其影响自己。
人文主义裂变为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进化人文主义。后来,自由人文主义取得最终胜利。
三、智人的困境与未来
1、实验室里的定时炸弹
从科学来看,人的选择不是生物预设就是随机,并没有什么自由意志。如果生物确实没有自由意志,那么用药物、基因工程直接刺激大脑,就能操控人的欲望。科学不相信信念,自由主义的故事就是神话而已。人并不是由什么单一的自我做决定,而是有2种自我:体验自我、叙事自我。体验自我主管意识,叙事自我用来编制故事与计划。生命科学认为,所谓自由个人,也是一个虚构故事,人只是生化算法的集合。
2、大分离
自由主义赋予每个人价值,每个人都很重要。如果智能与意识脱钩,人类可能失去经济价值。实现超级智能可能并不需要意识,如果人类再不强大,迟早变得没有用途。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创意类工作还是会交给人类。
生物是一种算法,算法不受物质影响,所以机器算法有可能比生物算法更强大。人类走向专业化,所以用计算机取代人类将会更加容易。财富和权力将会集中在更加少数人身上,激化社会政治不平等。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不断学习。
社会未来可能还需要人,但不需要个人。社会更了解个人,会为个人做决定,剥夺个人权威和自由。权威将从个人转向算法构成的网络。
未来,精英阶层与普通人之间的身体及认知差距还将扩大。20世纪医学帮助大多数人,因为20世纪是大众的时代。21世纪则是要让健康的人再升级,针
对大众的医学将结束,没必要让大量无用的人维持基本健康水平。
3、科技人文主义
新的科技宗教分为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两大类。科技人文主义认为,智人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应该创造智神,一种更优秀的人类形式。身体和心理升级,可以对抗最复杂的无意识算法,甚至可以引发第二次认知革命,让智神接触到目前还未想象到的新领域,成为整个星系的主人。
医学着重让健康的人升级,而非治愈。从治愈精神问题转向让心智升级。但是最后,我们有可能身体与大脑都升级了,但是失去了心智,因为没有找到心理的完整频谱。这样反而会造成人类的降级。只要我们相信人类的意志和经验是权威和意义的本源,就永远无法处理和这些科技的关系。
4、数据主义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这样,同样的数学定律可以同时适用于生化算法及电子算法,各种学科都能统一于单一的理论之下。数据主义认为,数据的流动量已经大到人类无法处理,应该交给电子算法处理。
民主和专制本质上是两套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对立机制,专制用集中式处理,民主用分散式处理。民主制度可能衰败。因为在过去,科技进步速度很慢,但是现在科技进步速度超过了政治演变速度,现在的政治体制已经无法处理大量数据流。
我们可以把全人类看成是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每个人都是里面的一个芯片。如果人类整体就是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那么其产出就会使一个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称之为“万物互联网”,除人以外,每个物体都能参与进来。
数据主义最高价值就是信息流,要链接更多媒介、事物,产生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让数据流最大化。要追求信息自由,信息自由所赋予的对象是信息,而非言论自由对应的人类。信息流通的权利应该高于人类拥有并限制数据流通的权利。
对于数据主义,体验不分享就无价值,我们无需从自己的内心里找到价值,我们只要记录自己的体验,连接到整个大数据流中。算法会帮我们找到体验的意义,并指示下一步操作。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篇四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是一本引人思考的书,同时也极具杀伤力,足以毁灭你的三观。
阅读这本书之前,也许你的三观是这样的: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意志需要被尊重和保护,自由、平等、博爱是大多数人信奉的普世价值观。
阅读这本书之后,你的三观或许变成了这样:数据是世界的中心,人生只是一套生化算法,哪里有什么自由意志?哪里有什么价值?一切都是虚构的故事。
未来究竟是个啥模样?
人类将长生不死。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等领域的飞速进展,让人类战胜死亡变得越来越乐观。
幸福快乐将由人类自己掌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痛苦将从人类的体验中彻底消失。
智人变成神人。在追求幸福和不死的过程中,人类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位,力量、性感、智慧,如果你想要,都可以购买。三条通神路径: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分享作者的几个观点:
人类超越其它物种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想象力,人类创造出抽象的主观世界,如国家;一是大规模合作的能力,通过语言、文字等工具,人类的合作规模几乎没有边界。
人文主义受到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挑战。人文主义崇拜人类,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人类体验为宇宙赋予了意义,人类的自有意志是最高权威。
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
书中提到的几个印象深刻的事情:
1、两个自我
人类有两个自我:一个体验者,一个叙事者。体验者感知每时每刻的意识,但没有记忆能力,不会讲故事;叙事者唤起记忆,讲故事,做决定。
2、《剑桥意识宣言》
20xx年,神经生物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在剑桥大学签署:“各种证据均指出,非人类动物拥有构成意识所需的神经结构、神经化学及神经生理基础物质,并且能展现出有意图的行为。因此,证据已充分显示,负责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物质并非人类所独有。”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篇五
从1月25号开始读《未来简史》这本书,到2月2号读完第一遍,接着又梳理了第二遍,前前后后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这阅读的速度实在是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和计划,但我相信任何好书都是值得花时间的。
早就打算读完之后,一定要写一个自己的读书笔记出来,聊作是自己对这本书的输出。读书笔记推了好几天,一直没写,因为对于这样一本书实在不知该如何下笔,但如若不写出来,却又感觉如鲠在喉,好像这本书还没有看完,还没有终结。
因此,硬着头皮,尝试着去写,力求能够让学习变成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是为序。
1、《未来简史》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本书开宗明义地就提出在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之后,在21世纪,人类将可能会面临的三大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
在减少了饥荒、疾病和战争之后,人类现在希望能够克服年老甚至死亡,获得永生。21世纪,死亡不是一个必然性的问题,而是一个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人类会死亡可能是因为心脏不跳、大动脉被脂肪堵住、癌细胞在肝脏里扩散、病菌在肺里繁殖等等。这些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而造成的,只要是技术问题,就会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在拯救人类脱离各种不幸之后,他们现在希望能够幸福快乐。历史上,人们认为,追求幸福只是一件个人的事;而现在人们则认为,追求快乐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如果没有政府规划、经济资源和科学研究,个人的追求幸福快乐就会成为天方夜谭。
在人类挣扎着超越求生的动物性之后,他们现在希望把自己升级为神,成为神人。在追求不死和幸福快乐的过程中,事实上,人类就试着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位。人类将通过基因的改造、人和机器的结合、纯机器即人工智能三步直接成神。
但是,尤瓦尔赫拉利也提出,对人类未来这三项内容的预测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一定是且只能朝着这几个方向去走。这是历史学家的预言,但不是宣言。赫拉利预测人类会往这三个方向努力——事实上,人类已经在努力了——但这并不代表人类应该往这三个方向努力。提出这一历史预测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讨论现有的选择,讨论我们是否能够有其他选择,然后去想象不同的命运,让历史往一个不同的方向走。
2、赫拉利通过什么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也许有人看到书名会误解《未来简史》应该是一本讲述未来、预测未来的历史;或者一说到历史,应该就是按照中学历史书上“王朝的更迭、经济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科技的发展”等这样的线索去叙述。
事实上,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说得不是未来,而是历史,是通过了解历史的方式,来预测未来的几种可能性,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而指向未来。”
书中讨论的核心也不是社会、国家或文明,而是人。了解智人究竟是怎样的生物,智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以及它究竟特别在哪里;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智人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光怪陆离的世界,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路口。
因此,整本书的逻辑就是先抛出人类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三大议题的结论,再通过回头梳理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推理判断出未来将会如何。
3、每一部分的内容概括:
现代人类基本上都认为人比世间万物都要高级,都要特别,是位列其他所有动物之上的。原因是,只有我们才拥有永恒的灵魂、才有意识。
赫拉利帮我们翻开历史。首先,在人类的一开始,也就是远古狩猎采集者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种动物,可能都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上帝出现了之后,作为交易,把人的地位给提高了,仅赋予了人类永久的灵魂,人可以任意对待动物,位列其他动物之上。但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做过的千千万万的试验,并没有发现人类有灵魂,或者证明猪没有灵魂。
另外,进化论也无法解释灵魂的存在。灵魂如果不是进化而来的实体,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那究竟是在哪一天呢?是这个小孩的父母没有灵魂,而到了小孩这一辈就突然进化出了灵魂了吗?
再说意识。我们都认为人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意识:你能感到你的愤怒、你的渴望、你的恐惧,你所有的主观体验。但实验室里抑郁的大鼠就没有意识吗?做好攻击计划的大猩猩就没有意识吗?另外,人类为什么要有意识呢?没有半点意识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开起汽车来也没有半点问题。
截止到目前,生物学家也解释不了意识。科学家能给出的'最好的答案是人根本不需要意识,只要“通过神经信号传递解释就能够预测人脑的决策过程,预测人的行为”就已足够,意识,只是一种“心理污染”罢了。
所以,我们所认为的人有灵魂、人有意识,人比其他动物高级的看法都是无法证实的。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统治世界,是因为只有智人能编织出一张共同想象的意义之网,赋世界以意义,这就是虚构的力量。
人类的历史都是围绕着各种虚构故事而展开的。某个部落里崇拜的先祖精神,农业革命时农民深信的神祇故事,古埃及的法老神,基督教里的耶稣,现在的苹果公司……这些都是每一代人想象出来的虚构故事,却拥有着强大的力量,把更多的人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促进这些人更容易合作。
虚构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而这些虚构对的故事背后往往都是一种宗教(这里的宗教并非是一般认为的只有相信超自然现象或神的才算宗教,而是只要是一套能约束人的规则、能巩固自己设想的社会执行的,都可以算宗教。例如,共产主义)的约束规则,各自信奉着不同的法则,维护社会秩序,组织人类进行大规模合作。
在现代,科学和宗教并不是一对冤家,而是达成协议携手并进的。科学在乎力量,通过研究得到力量,治疗疾病、生产食物、征伐作战;宗教在乎秩序,其目的就在于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因此,两者一拍即合,维护秩序,得到力量。
二者的契约,在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时,便走向瓦解。但人类有了力量之后,却无法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以,人类又兴起了一种新的革命性的宗教——人文主义,将意义重新带回这个宇宙空间。
人文主义崇拜人类的生命、情感及欲望,用人的体验,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让我们向内探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人文主义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真正的内在自我,通过感受来体验这个世界。所以,在人文主义那里,获取知识的方式就是:知识=体验×敏感性
想要知道任何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连接自己的内心体验,并以最大的敏感性来观察它们。体验,是一种主观想象,包括知觉、情绪及想法。敏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到自己的体验;二是,必须允许这些体验来影响甚至改变你。
虽然所有人文主义都认为“人的内心体验”是第一位的,但在其内部,也存在着三大派别: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以及进化人文主义。
自由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很独特,每个人的体验都很重要,都会让世界丰富多彩,因此,应该尽量让每个人都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社会人文主义认为,自由主义过于注重自己的感觉,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进化主义认为,有些人就是比别人优越,最适者就该脱颖而出。
在历史的发展中,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自由主义胜出。现在的世界,就是自由主义的天下。
在政治上,自由主义认为,选民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喜欢选谁就选谁;在经济上,决定权在市场,顾客永远是对的;在美学上,你觉得美,就是美;在伦理上,在不伤害其他人感情的前台下,你感觉对了,就去做吧;在教育上,不再强调标准答案,而要启发学生,你怎么想。
目前在当下,还没有哪种可行的替代选项能够替代自由主义在这个阶段的宗教地位,但自这并非意味着由主义就能安享荣耀、高枕无忧,自由主义也在面临危机。
危机一,自由主义相信人类有自由意志,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由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的。但目前最先进的科学告诉你,你之所以觉得脑中浮起某个愿望,是因为大脑里某种生化过程创造出的感觉,这些过程可能是生物预设,也可能是随机,但绝不是自由意志。
危机二,自由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单一、不可分割的自我,只要努力向内探寻,一定能在内心深处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听从真实自我的声音。但生命科学又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深深地去探测自我,就会发现会有各种互相冲突的声音,根本没有真正的自我,而且人类也绝非不可分割,而是由许多分割的部分组成。赫拉利举了几个“脑裂”患者(即左右半球的脑神经是断开的)实验的例子,发现你不止一个自我,你的脑子里也不止一种声音,它们有的时候可能各自为政。
另外,行为经济学家也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发现,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你每时每刻的意识,叙事自我是一个会讲故事、会唤起记忆、会做重大决定的另一个实体。举例来说,你可能在新年下定决心,要控制饮食,要每天锻炼,这种伟大的计划就是叙事自我做的;只不过,过了一个星期,你的体验自我开始“发挥作用”,不想上健身房,想吃各种零食,想窝在沙发里看电视。
危机三,自由主义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创造意义,为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赋予意义。但同样地,这样的想法,再次被戳破。生命科学认为所谓的“自由个人”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只是生物化算法的组合,每时每刻,大脑的生化机制都会创造体验,但一闪即逝,接着就是更多的闪现、消失、闪现、消失,彼此快速相连。这些瞬间本身并没有累积成什么意义,但人类的叙事自我会编织出一个故事,赋予它以意义。
在第三个新千年的起点,自由主义的威胁已不再是“有没有自由个人”这种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将面临着三大威胁。
①在经济和军事上,人类已经丧失用途,政治和经济制度也不会认同人有价值;
②社会系统认为人类整体有价值,但个人则无价值;
③某些独特的个人仍有其价值,但这些人是一群超人类的精英阶层,而不是一般大众。
科学的发现和科技的发展必将人类形成大部分无用的普通人和小部分升级的超人类,各种事情的决定权也已完全从人类手中转移到高度智能的算法,这都意味着自由主义行将崩溃,二十一世纪,正在酝酿新的宗教。
在赫拉利看来,新的宗教有两个: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教。
科技人文主义会由于面临着一个无解的两难,即:科技人文主义在认为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在开发能够控制、重新设计意志的科技。这就意味着科技人文主义永远无法处理意志和科技的关系,因此,它将被“数据教”所取代。
数据教既不崇拜神,也不崇拜人,它崇拜的是数据,宇宙由数据流组成,宇宙间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
数据以及包含在数据之内的伟大的算法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我们了解自己的方式不再是“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是“聆听算法的意见!”
数据主义会产出一个“万物互联网”的数据处理系统,崇尚信息的自由,届时,所有意义的来源就在于“连接到这个系统”,将你的体验、记录、上传和分享,连接到大数据流,算法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你的价值就在于将体验转化为自由流动的数据。所以,“你体验到了什么,就记录下来。如果你记录下了什么,就上传。如果你上传了什么,就分享。”
当然,生命究竟能不能简化成数据流,还有待商榷,但是万物之网已经有了巨大的价值,数据教仍然有可能会接管世界。在未来,数据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犹如人类对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人类终究也不过是宇宙数据流里的一片涟漪。
到这里全书内容就结束了。赫拉利再次强调: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书中所讲的一切情境,都是可能性,而非预言。学历史的作用,也就在于能多考虑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