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优质3篇】
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 篇一
今天是周一,新的一周开始了。我作为一名大班教师,每天都要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总是让我感到惊喜。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我特意在教室里设置了一个建构区。
建构区是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材料,自由搭建、创作的区域。在这里,他们可以用积木搭建高楼大厦,用磁性玩具创造各种形状,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模型。我相信,通过建构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今天的建构区格外热闹,孩子们在那里争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孩子搭建了一个高高的城堡,有的孩子用积木搭建了一个彩虹,还有的孩子用橡皮泥捏出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在这里尽情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
我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发现他们在建构活动中展现出了很强的合作精神。有的孩子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向其他同学求助。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让我感到欣慰,我相信通过建构区的引导,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下课时,我看着孩子们满足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建构区不仅是一个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的场所。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建构活动,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全面提升。
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 篇二
今天是周三,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一天。建构区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展现出了无限的创造力。
在建构区里,我发现一群孩子正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各种材料,认真地讨论着要做什么。原来,他们正在计划着一次大型的合作创作活动。有的孩子负责搭建建筑物,有的孩子负责制作小道具,还有的孩子负责设计布景。他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仿佛一个小团队一样。
我看着孩子们的合作场面,不禁感叹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在建构区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还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种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会继续引导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作品逐渐完善,一个精美的城市模型展现在我们眼前。高楼大厦、小花园、小汽车,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孩子们的用心和创造力。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互相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下课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建构区,带着满足的笑容回到家里。我相信,通过建构区的引导,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会不断得到提升,他们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名大班教师,我会继续努力,为孩子们营造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 篇三
一名大班教师的建构区日记
我班幼儿很喜欢到建构区游戏,搭建水平也比较高。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挖掘幼儿潜能,我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设计草图,然后按照草图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运用和巩固了数、量、形、比例、对称、力等相关概念,发展了空间知觉,而且培养了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以及同伴间的合作意
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5月9日
今天参加建筑游戏的是尤尤和永基,这是两个建筑能力非常强的孩子,但是两个能力强的孩子合作能力较弱,经常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在游戏开始时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要先一起商量,设计一座立交桥,然后再搭。”两个孩子在协商后设计出了一张四层立交桥图,遮挡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并估算了大概需要什么形状的积木,需要多少块。看到两个曾经互不相让的孩子能在一起认真地商量和设计图纸,我非常高兴。
在搭建的过程中,两个孩子遇到了难题:设计的四层桥太难搭了,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四种长度的积木做柱子,于是他们调整了计划,改建了一座两层立交桥。但是底层桥只是在地面上围成了一个类似围墙的形状,既没有高度又没有路面,两个孩子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我觉得今天对他们的挑战已经很多了,就暂缓了这个问题的提出。
搭建结束后,两个孩子边数自己实际用的积木数量边对照自己的估算数量,发现相差很多,有一点失落。我鼓励他们道:“事先想出需要积木的数量太难了,你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搭建出自己的桥就已经很棒了,你们在搭建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两个孩子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想要指挥灯、交通标记,这样才像真正的马路。”
活动区结束时,我请他们与其他孩子分享今天的游戏经验,其他孩子看到他们的设计图也非常感兴趣,表示自己今后也要先设计再搭建。美工组的小朋友答应明天为他们制作指挥灯和交通指示牌。
5月1 0日
今天来建构区游戏的是可可和晨旭,他们设计的是一室两层的立交桥,也表现出了遮挡关系,但是路线被遮挡后就不能顺畅连通了:原因是遮挡前的线路与遮挡后的线路发生了错位,使得这座立交桥的马路不十分顺畅。他们的设计图虽然比尤尤他们的简单,但是有自己的特色:立交桥的拐弯有变化,有一个是直角,其他的角度是弧形。
由于设计图简单,所以搭建起来就比较容易,他们在搭建过程中,也是把地层桥贴着地面搭,但是他们把积木放平了。这样就形成了可以跑车的马路。
游戏结束后与小朋友分享时,我引导幼儿关注:“今天马路有什么变化?”小朋友们说:“今天的马路平。”“今天的马路宽,可以跑车。”孩子们受到了可可和晨旭的启发,表示自己今后搭马路时也要把积木放平了搭,车在这样的马路上走会更安全。
有的小朋友提出:“你们把美工组帮助做的交通指示牌放在路中央了,这样会发生危险的。”于是孩子们又一起讨论了交通指示牌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5月1 1日
今天来建筑区游戏的是新字和京文,这两个孩子建筑能力中等,但是做事认真细致。游戏结束后,我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建筑学习了前面小朋友的优点。避免了前面小朋友的不足,我们在前两天重点讨论的问题,如搭路面时要把积木放平、交通指示牌应放在路边等,他们都注意到了,看来这是两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孩子,懂得从别人的教训中吸收经验,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5月1 2日
今天来游戏的是怀瑾和雨江,他们的设计图比较新颖,是一座单层的立交桥,但是这座桥比较长,拐弯也比较多,有6处,而且路面宽窄不同。
看到设计图时,我以为路面宽窄不同是因为孩子的小手肌肉动作发展得不够好,不能把线条画得平直以保持同样的宽度,但当我看到两个孩子的搭建结果后,我明白了,他们就是想搭一座道路有宽有窄的桥。两个孩子在搭建路面时,有的路段选用两块积木并排搭,有的`路段只用一块积木搭建,这样就形成了有宽有窄的马路。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高兴地说:“两块积木搭的马路可以并排跑两辆车。”“两块积木搭马路。就有回来的路了。”“对,一块积木搭的路只能往远处跑,没有路再跑回来。”
孩子们的发现也令我振奋,看来他们在相互启发下又有了新的提高。
5月1 3日
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不同长度的积木,孩子们要建造真正双层桥的愿望(底层桥也架高不再平铺在地面上)一直没有得以实现。
我提醒孩子们带一些辅助材料来当桥墩,他们带来了较多的大薯片桶和较少的露露桶。我想他们在带材料时还是经过思考的,因为他们想把桥架得更高,所以较多带来了较高的“桥墩”——薯片桶。但游戏时孩子们却很少用这些自己带来的“桥墩”,这使我很苦恼。
今天我偶然来到大一班,发现大一班的小朋友在用露露桶做桥墩,而且玩得很开心。我很受启发,马上请我们班的一些孩子参与到大一班的游戏中,希望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这样露露桶、积木、薯片桶正好作为三种不同高度的“桥墩”,可以满足孩子们搭建多层立交桥的愿望。
希望孩子们能从今天与大一班孩子的游戏中受到启发,更好地运用不同的材料。
5月1 6日
对于建筑能力强的幼儿来说,总是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搭建有些简单了,导致这些孩子的建筑水平停滞不前,于是我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现成的图片搭建。
今天,尤尤和永基就在按照一张非常漂亮的立交桥图纸搭建,由于难度较大。他们只是搭建了设计图中的一个角落。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采取了一些解决方法:搭建双层桥需要较高的积木做桥墩,他们没有找到适当的积木,也没有选择薯片桶,而是把两块积木拼在一起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高度;他们想搭建较缓的坡度,但是选择渐渐变矮的桥墩没有成功,于是他们没有把桥面直接接到地面,而是把高架桥的桥面与低架桥的桥面接在一起,达到了较满意的缓冲坡度。
看来,对于建筑能力较强的幼儿,对他们适当提高建筑难度,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但这并不等于要求所有的幼儿都达到这个水平,针对不同幼儿的建筑水平,教师要给予不同的指导。
5月1 7日
今天,我邀请大一班的小朋友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参加建筑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更高了,他们在没有设计图的情况下边商量边搭建,合作水平又有了提高。
这次孩子们在搭建的过程中选择了用薯片桶当高架桥的桥柱,并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薯片桶太轻容易倒。“我们搭了一座爱倒桥。”他们说。我及时提问:“为什么用薯片桶搭的桥爱倒?怎样才能不倒?”孩子们忙着搭建,没有太关心我的问题,只是更加小心地走路、拿积木,靠自己的小心保持大桥的稳定。他们用薯片桶、积木、露露桶这三种高度的物品做高架桥的桥墩以保证高架桥能渐渐变矮与地面相接。
由于高架桥已经用了较矮的积木和露露桶做桥墩,用什么做低架桥的桥墩又成了一个难题。孩子们在商量后,还是选择了用积木当桥墩,这次是把积木放倒了用积木的侧面当桥墩。但又出现了新问题:孩子们想让自己的低架桥也能渐渐变矮,与地面自然衔接,但是没有更矮的积木做桥墩。在探索一番后,他们选择了用积木当桥墩,这次他们把积木放平垫在了路面下,这样无论是高架桥还是低架桥都有了不同的高度,都有了较缓的坡度与地面相接。
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样让薯片桶变得更结实,他们提出可以在桶内加一些重物,以保持薯片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