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散文

郁达夫经典短篇散文(经典4篇)

郁达夫经典短篇散文 篇一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短篇散文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其中,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经典之作。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以散文的形式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故都景象。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描述了落叶飘零、清风徐来的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他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对故都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对景色的描绘,郁达夫还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故都的风土人情。他描绘了一群喜欢在秋日里散步的老人,他们或许已经迈入暮年,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他们在故都的街头巷尾漫步,享受着秋日的美好,仿佛在回味着往日的岁月和往事。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通过这篇散文,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都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可以从中领略到秋日的静美与深情。

郁达夫经典短篇散文 篇二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短篇散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广受赞誉。其中,他的《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在《春》中,郁达夫以散文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描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场景,让读者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他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除了对景色的描绘,郁达夫还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春天的风情。他描绘了一群年轻人在春天里欢快地玩耍,他们充满活力和朝气,仿佛在展示着生命的勃发和活力。他们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享受着春天的美好,仿佛在感受着生命的奇迹和灵动。

郁达夫的《春》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通过这篇散文,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深厚感情和对生命的赞美,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春天的勃发与活力。

郁达夫经典短篇散文 篇三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yu)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郁达夫经典短篇散文 篇四

  立秋之夜

  黝黑的天空裏,明星如棋子似的散佈在那裏。比較狂猛的大風,在高處嗚嗚的響。馬路上行人不多,但也不斷。汽車過處,或天風落下來,阿斯法兒脫的路上,時時轉起一陣黃沙。是穿著單衣覺得不熱的時候。馬路兩旁永夜不息的電燈,比前半夜減了光輝,各家店門已關上了。

  兩人盡默默的在馬路上走。後面的一個穿著一套半舊的夏布洋服,前面的穿著不流行的白紡綢長衫。他們兩個原是朋友,穿洋服的是在訪一個同鄉的歸途,穿長衫的是從一個將赴美國的同志那裏回來,二人系在馬路上偶然遇著的。二人都是失業者。

  “你上哪里去?”

  走了一段,穿洋服的問穿長衫的說。

  穿長衫的沒有回話,默默的走了一段,頭也不朝轉來,反問穿洋服的說:

  “你上哪里去?”

  穿洋服的也不回答,默默的盡沿了電車線路在那裏走。二人正走到一處電車停留處,後面一乘回車庫去的末次電車來了。穿長衫的立下來停了一停,等後面的穿洋服的。穿洋服的慢慢走到穿長衫的身邊的時候,停下的電車又開出去了。

  “你爲什麽不乘了這電車回去?”

  穿長衫的問穿洋服的說。穿洋服的不答,卻腳也不停慢慢的向前走了,穿長衫的就在後面跟著。

  二人走到一處三叉路口了。穿洋服的立下來停了一停。穿長衫的走近了穿洋服的身邊,腳也不停下來,仍複慢慢的前進。穿洋服的一邊跟著,一邊問說:

  “你爲什麽不進這叉路回去?”

  二人默默的前去,他們的影子漸漸兒離三叉路口遠了下去,小了下去。過了一忽,他們的影子就完全被夜氣吞沒了。三叉路口,落了天風,轉起了一陣黃沙,比較狂猛的風,嗚嗚的在高處響著。一乘汽車來了,三叉路口又轉起了一陣黃沙。這是立秋的晚上。

  八月八日夜十二時(選自《達夫散文集》,上海北新書局1936年版)

相关文章

散文:因为是你,因为是我(精选3篇)

高中那会儿,过周末叫放假。享受片刻的清闲,对备战高考的学子而言,是再奢侈不过的事情。跨过那个门槛,之后的时光,仿佛不经意间就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那些曾经苦苦追寻的无比期待的一切,真正降临的那刻,不仅没...
散文2011-08-09
散文:因为是你,因为是我(精选3篇)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散文和歌曲结合式

广告用散文推出商品的牌号,使人产生初步印象,又用动听的歌曲、柔美醉人的旋律沟通情感,巩固商品的讯息。如“舒尔美席梦思”广告: 舒尔美席梦思广告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俗语说,日一...
散文2012-03-07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散文和歌曲结合式

夏日风情的经典散文(优选3篇)

一、棕榈谷戏水 莞邑城东有虎英,其谷深卧,藏一处唐拉雅秀酒店,临近棕榈谷水城。携妻带子进入谷内,空气凉润,清新隽永,微风吹拂,颤若肌肤。虎英湖畔,有商店旁立,孩儿见此欣喜,索一冰块雪糕解馋。临湖探谷,...
散文2016-07-05
夏日风情的经典散文(优选3篇)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通用3篇)

王教授通知我们返校。随着汽车轮缓缓滚动,我心里空荡荡的记忆像长了翅膀的小鸟,很快就飞回了前几天的港湾——赵家山小村庄。 我和杨麟搭伙走上了这个村子的山上,我们东奔西跑,好不容易打了几只松鼠和几只野兔。...
散文2011-04-01
山里人家经典散文(通用3篇)

相爱容易相处难散文

相爱容易相处难,如果不能再体谅,又何必再纠缠? ——题记 一、心有千千结 多少次在心里打下一个个结,每个结里都有你。 每一次唯美的邂逅都以悲剧收尾,唯独与你的相遇充满了浪漫的香气。那个夏日的阳光特别动...
散文2011-08-03
相爱容易相处难散文

梁启超散文《少年中国说》原文解读(精选3篇)

梁启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
散文2019-08-05
梁启超散文《少年中国说》原文解读(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