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消失的村庄散文【最新3篇】
寻找消失的村庄散文 篇一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山谷深处,有一座曾经繁华的村庄,如今却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听说过关于这个村庄的传说,于是决定展开一次寻找消失村庄的探险之旅。
我踏上了通往山谷的小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清澈见底的溪流。我沿着小径走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来到了那个被遗忘的村庄。村庄的破旧的房屋已经被时间侵蚀,只剩下残垣断壁。我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氛围,仿佛整个村庄都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不见踪影。
我走进一个废弃的房屋,屋内布满了灰尘和蛛网。墙上挂着一幅斑驳的老照片,上面是一群笑脸灿烂的村民,他们或许早已离开这个世界。我闭上眼睛,尝试着回想起这个村庄昔日的繁华和欢乐,可是只有寂静和落寞回应着我。
我继续在村庄中穿行,探寻着消失的痕迹。在一处废弃的菜地里,我发现了一颗孤独的枇杷树,它依然挺立在那里,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我摘下了一个熟透的枇杷,咬了一口,甜美的味道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当太阳开始下山的时候,我离开了这个消失的村庄。在回程的路上,我默默地思索着这次探险的意义。或许,寻找消失的村庄并不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是为了感受那些被岁月掩盖的记忆,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寻找消失的村庄散文 篇二
在迷雾笼罩的山间,有一个传说中的消失的村庄,被誉为“失落之地”。关于这个村庄的传说越来越神秘,吸引了无数探险家的目光。我也被这个传说所吸引,决定踏上寻找失落之地的征程。
我穿过蜿蜒的山路,穿过茂密的森林,终于来到了失落之地的边缘。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但却透露着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悲凉。我沿着一条小径走进失落之地,只见到一片荒废的房屋和残垣断壁,没有了生机和欢乐。
我感到一种无力和迷茫,仿佛迷失在时光的长河中。我闭上眼睛,尝试着寻找失落之地的记忆,却只有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这个村庄的曾经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它的消失究竟是因为什么。我只知道,这个失落之地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谜团,让人无法触摸。
我继续在失落之地中探寻,希望找到一些线索或者答案。在一处废弃的菜地里,我发现了一只古老的瓷罐,里面装满了枯黄的纸片。我打开纸片,上面写满了无法辨认的文字和图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当太阳渐渐下山的时候,我离开了失落之地。回望着这片荒废的土地,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和心酸。或许,失落之地不只是一个消失的村庄,更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被时间和遗忘所吞噬。我带着对这个失落之地的思念和祈愿,默默地离开,希望它们能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寻找消失的村庄散文 篇三
寻找消失的村庄散文
七弯八拐绕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朋友的新居,座落于城南郊区的别墅。小城的变迁着实让人叹服,几年下来,发展速度之快别说外乡人,连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感觉象是坐火箭。
朋友的别墅前是穿城而过的盘龙河,盘龙河两岸草丰树茂,对岸河畔,有州庆50周年时新建的盘龙体育馆和云南省最大的三七交易中心。作为住宿区,风景和空气都是绝佳的。晚饭罢,几个朋友顺着河边散步,欣赏着这片新建成的别墅群。
记得幼年时,这一带是产粮和时令蔬菜的主要产区,那时候时令蔬菜都吃不完,根本不知道啥叫大棚,啥叫反季节果蔬。现在地少了,新鲜无公害的蔬菜没地种了,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什么都觉得好吃,吃着什么都觉得那么香甜。不到季节,别想吃到新鲜的当季瓜果蔬菜。
我们继续往前走,希望能看到记忆中的田园村庄。读书的时候,每天上下学都要走过一片盈满了清香的菜地。晨曦中,可以看到几个劳作的农民在地里给庄稼松土或浇水,水和着泥土的气息,伴着晨风直钻入鼻子。下午放学的时候,还可在菜地间的灌溉水沟旁边捉红蜻蜓和漂亮的蝴蝶,或在沟里抓小鱼儿。麦黄的`季节,麦浪在风里起伏翻涌,麦香阵阵。站在麦田里的稻草人歪歪地戴着草帽,穿着彩艳的衣服,驱赶着想要偷吃麦粒的麻雀。男孩子们从书包里掏出自制的弹弓,对着天空飞翔的鸟雀射上一弹,相互比试着谁的手法最准。
暮色里,有牧童唱着熟悉的歌谣赶着老牛走在乡间斜埂上,牛脖子上挂着的铃铛晃晃悠悠,用一串清脆摇醒了一片蛙声。天真的童趣和大自然完美地融合为一休。
如今,菜地稻田没了,灌溉水沟也没了,蜻蜓、蝴蝶没了,雀子偷不到吃的,稻草人自然也下岗了。一片片自然的绿色在消失,低矮的瓦房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已经被层层叠叠的商住楼、人工花园别墅区取而代之,城郊村变成了城中村。那些乡村习俗和童年趣事已经模糊成雾中忽隐忽现的片断。一些身体尚且硬朗的老辈人,把自家别墅的前后花园改造成家庭菜园,种上些无公害蔬菜,又在屋顶上建起鸡圈,养几只生态鸡,鸡粪往菜地里一放,便是很好的农家肥。
非常怀念曾经相伴童年的村庄。
那些印刻着童年乐趣的田野乡村在逐渐消失。只是,无论任何事物,有得必有失。失去了村庄,得到了发展的新城市。消失的村庄已经变作了追求物质文与精神文明的筹码。眼前排座整齐美观的大房子,百余米宽的街上水一样的车流,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便是见证。农民有机会走出几代人赖以生存的土地,依靠政策和自己依旧勤劳的双手,实现了新时代农民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村庄,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
记忆中的村庄,只能永远留在记忆之城里,随着城市发展的阔步,慢慢地变成一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