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乌拉街散文(推荐3篇)
寻梦乌拉街散文 篇一
乌拉街,是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地方,仿佛是一个穿越时光的神秘之地。蜿蜒曲折的小巷里,古老的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各种古玩店、手工艺品店、小饭馆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两旁。每一家店面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件古玩都承载着无数的回忆。
我来到乌拉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奇异的物品,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宝库。我不禁被这里的独特氛围所吸引,忍不住探访每一个店铺,每一个角落。我看到了古老的青花瓷、精美的手工艺品、古代的书画,每一件物品都散发着别样的韵味。
在乌拉街的一家小饭馆里,我尝到了正宗的异国美食,那种香料的味道仿佛在口中绽放,让人回味无穷。店里的老板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告诉我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做法,是他们祖辈留下来的秘方。我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历史的尊重。
乌拉街的夜晚格外迷人,灯火辉煌,霓虹闪烁。在夜色中,乌拉街变得更加神秘,仿佛是一个梦幻般的仙境。我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着这里的别样风情。或许,乌拉街就是一个寻梦的地方,一个让人沉醉的世界。
寻梦乌拉街散文 篇二
乌拉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古玩,每一件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在这里,我仿佛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时间的流转。
我来到乌拉街,漫步在街道上,感受着这里特有的氛围。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砖瓦,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我走进一家古玩店,看到一件精美的青花瓷,细腻的纹路,深邃的色彩,让我不禁为之倾倒。这样的古玩,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让我思考着时间的流逝。
在乌拉街的一家书店里,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古籍,上面记载着古人的智慧,让我感叹古人的博学多才。这些古籍,是我们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传承文化的根基。我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们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对历史的珍视。
乌拉街的夜晚是那么宁静,灯火辉煌,星光璀璨。在夜色中,乌拉街散发着一种神秘的魅力,仿佛是一个梦幻的世界。我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着这里的别样风情。或许,乌拉街就是一个能让人寻梦的地方,一个让人感受历史风情的地方。愿这样的乌拉街永远存在,让人们永远怀念。
寻梦乌拉街散文 篇三
寻梦乌拉街散文
我是历史系毕业的。二十多年前,历史课堂上,古代史教授一再告诫出入大学校门的年轻学生实地考察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并n次津津有味地介绍亲身实地踏查古迹的收获和感受。讲女真“扈伦四部”,他提到了乌拉街,说前几年去乌拉街看见了几个女孩子仍然穿着满族的旗袍,乌拉街保留着醇厚的满族遗风。
我用大脑神经元将教授的描述加工、制作为一场场动态的图景。一条两边排列灰墙灰瓦彩檐红门清代建筑的街道,身着旗袍的女子在大街上优雅地走过,粘豆包蒸熟开锅的香味扑鼻而来……
从那时起,我以并不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乌拉之梦。寻梦乌拉,一直是藏匿心中忽而强烈、忽而淡漠的潜在愿望。近在咫尺的遗迹,就这样被带带拉拉拖了20多年没有踏足。今年清明节适逢雨雪,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怀揣着梦想向乌拉飞奔。
我能否圆梦?乌拉是否还为我保留当初的摸样?一路上,此类问题接二连三地拨动心弦,泛着一轮一轮涟漪。
乘小汽车出吉林城北行,跨过松花江桥,进入302国道,行进30多公里,接受路标的指示,在一个加油站旁左转;继续前行约5里路,又见一加油站,向右转,行驶3里左右乡道,抵达乌拉街镇。
作为民族特色镇,相比其显赫的名气,位置偏了点。可往回追溯至400年前,乌拉却是这个区域繁华的城邑。
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乌拉,是女真氏族的一个部落,亦为乌拉部王族姓氏,因世居于松花江畔而得名。乌拉在满语中意为“沿江”。乌拉先祖布颜选中这块三面环山,一面濒水的宝地,率众筑城称王。至其孙满泰、布占泰先后为王时,乌拉部始强大。乌拉街原称布拉特乌拉,是明朝属地。明末曾盛极一时,颇为繁华,故流传着“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一说。
明代中叶,海西女真势力逐渐崛起,其中乌拉部相继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诸部,建立了乌拉王国,以乌拉街为都城。也就是说,当乌拉街贵为乌拉王国国都之时,当今的吉林,可能还是一片荒原、沼泽。
昔日的都城,久闻大名,我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来拜访了。
进入乌拉镇,首先在满族中学的满文校牌上捕获了满族的氛围。据说乌拉街镇满族中学开设了满语校本课,满语文化第一次进入吉林省中学课堂。这所中学的满族学生超过半数,挽救“极度濒危”的满语、继承和弘扬满族文化的担子责无旁贷地落在这些满族后辈肩上。我在大学时代选修过满族史,认得几个满文,见识满文,就不再抱怨英语难学了。这所学校全方位地推广满族文化,音乐课融入满族传统音乐,体育课加入了满族传统游戏项目,如狩猎、赛威呼、马上交战等。对乌拉满族中学的这一重大举措深表敬意,对那些潜心学习先辈所用文字的孩子们,送去我由衷的钦佩之情。对于承担编写乌拉满族风情、满族史话、满族礼俗等校本课程的同行,我在邻城为他们加油。
我们的车沿着主街道缓缓行驶,透过车窗,我寻寻觅觅,用目光搜集当年都城的气象,排查我梦中曾出现的清代临街商铺。
怎么不见了啊?此前参观过八大古都一些蜚声中外的古迹,也凭吊过偏安一隅名不见经传的陈迹,哪怕只余留一抔黄土,也未曾令我产生失望的情绪。我深知依据古迹残存信息点
超常发挥个人想象力重构那时情景,自我陶醉,是领悟古迹妙处的良方。也许,我为乌拉织就的梦境过于精致,沉淀时间过长,一时挥洒不去。
怎么能让年方十六的妙龄女孩儿走出老祖母的蹒跚步履,这样想,随即释然。重新拾起兴味盎然的状态拨开现代的高楼,寻找乌拉踩下的足印。
在热心的当地人指点下,我们继续西行,去见城墙。路南不远处,一大段有沧桑古柳按均等间隔列队守卫的城墙被清雪涤去身上的尘埃,迎接客人了。我渴望登上城墙,与它亲密接触,揉弄它疲劳的筋脉,无奈今年的气温延时走低,墙根的冰雪融水造成难以逾越的泥泞,新雪又增添了它的滑度。更难免反感的是,它的从农户之间伸到街旁的墙根边缘,堆积着高过城墙的垃圾与家禽的粪便。
我只能选择遥望,在遥望中复现一幕幕风云起兮苍黄变化的场面。
在明朝末年,建州出了个一代枭雄努尔哈赤,这是我们后人都知道的事情。他认识到了女真各部地相交错,各自雄长,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有利于明朝分而治之,相互牵制,必将更加剧女真族各部的混战。他确立了统一女真各部、建设强大女真,摆脱明朝压迫的宏大抱负,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目标,万历十一年五月,他以祖、父遗甲13副起兵,开始了长达36年之久的统一战争。他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确立了先内后外、先弱后强、远交近攻等战略,先统一建州本部,最后征服海西扈伦四部。于是,东北地区进入合纵连横、征服与反征服的“战国纷争”。
古勒山之战,9部“合纵”挑战努尔哈赤,被其打败,眼前这座古城的首领之弟布占泰遭到生擒。布占泰叩首求饶,努尔哈赤一来欲缓和激化起来的部邻之间的矛盾,二来可能发现了布占泰身上具有扶植为傀儡易于操纵的素质,“遂解其缚,与以猞猁狲裘”,对之抚育恩养三年。又将自己的女儿、侄女许配给布占泰为妻,结为翁婿关系。
当乌拉贝勒满泰死后,努尔哈赤把握准时机,派人护送布占泰回归乌拉,协助他击败争夺汗位的满泰子侄,夺取乌拉统治大权。
布占泰在返回乌拉初期,考虑到自身安危,与努尔哈赤部保持着友好盟友关系,两部又一次联姻,亲上加亲。后因争夺其他部族,两部征杀不断,布占泰多次背盟。他与努尔哈赤女儿的政治联姻缺乏感情,竟然将对努尔哈赤的恨转移到他的女儿及侄女身上,实施家庭暴力,囚禁。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何况那是建州的格格。努尔哈赤毕竟爱女心切,攻占乌拉,也是迟早要完成的任务,再加上双方也存在争夺心仪的女真第一美女(好比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东哥的情感冲突,所以,下定决心彻底拿下乌拉。
当年,在这座城墙下,进行着怎样的对决?两军距百步舍马步战,箭射如雨,呼声雷动。冷兵器在两军将领、兵士之间来回撞击,想必清脆耳寒,鸟兽心悸。
结局乌拉大败,布占泰兵皆溃,仅以身免,逃到叶赫客死他乡。其后人被努尔哈赤收编入旗,下令恩养。乌拉部成为后来构成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尔哈赤部众打扫好战场,掩埋好双方士兵的尸体,在这里养精蓄锐,继而问鼎中原。他的后继者明确乌拉部在清朝建立过程中的贡献,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把它尊为“本朝发祥之圣地”。
在努尔哈赤统一各部的过程中,根据时机的需要,与各部时战时和,战则反目成仇,合则联姻结亲。
乌拉部的格格阿巴亥,布占泰侄女,年仅12岁,就在叔父的亲自护送下,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12岁,相当于小学6年级的学生。她稚嫩的双肩已经寄托着族人的希望,擎起政治联姻的重任。当年,她的送亲队伍就从这座古城走出,披红挂绿,洋溢喜庆。她们走向建州,她走向努尔哈赤的身边。按辈分,努尔哈赤可以作他的爷爷,她们之间一定存在代沟,她小小年纪,面临的将是深不可测、凶险异常的宫斗。当从这里出发的时候,她的幸福指数前途未卜。
所幸的是,乌拉的一方水土赋予了她美貌和聪明活泼、乖巧伶俐的异禀,一生深受努尔哈赤的宠幸。到建州两年后并未生育的阿巴亥就在后妃中脱颖而出被立为执掌后宫的大妃。她与努尔哈赤生育3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多尔衮深受努尔哈赤的厚爱与器重,虽然并未继承汗位,后来成为摄政王,为满清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
陪伴努尔哈赤的岁月,并非高速公路那般平坦,期间也陷入过困境,遇到过挫折。我想她曾经有过无奈的委屈,无力的内心挣扎。试想,当努尔哈赤的铁骑踏上乌拉的土地,她生于斯、长到12岁的母帮,她的亲属族人在战争中身首异处,这不可能是她愿意看到的。作为汗王的大妃,她又不可以阻碍夫君统一女真各部的大业。两难的心里挣扎,她的心经受了怎样的撕扯折磨?
当她所能依靠的大树轰然倒下,四大贝勒畏惧她干预朝政逼她殉葬,她哀求诸王在她死后善待她的三个儿子,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37岁的阿巴亥含怨自缢而死。生殉的阿巴亥有机会与努尔哈赤同柩火化,生同床,死同穴,与一位大英雄生死相依,她值得。
城墙不远处,有一座白花点将台,遐想白花公主点将的气势与场面,给乌拉街增添了斑驳陆离的历史文化色彩和魅力。
城墙的千年垂柳,恰似两个女人袅娜的身姿。两个女人在这片土地留下的印迹,为这片土地蒙上了几分妖娆,几分温情,几分英气,也平添了几分惆怅。
清朝入关以后,乌拉的历史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顺治十四年,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衙门,负责向皇家供奉东北特产,成为清朝贡品基地之一,赢得“乌拉城远迎长白,近绕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赞誉。在255年间,每逢到了进贡时节,成车的乌拉特产,小米,鳇鱼,貂皮等恭送到紫禁城,丰富了皇家的.饮食,美化了宫廷生活。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此地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给予很高的尊荣。
清朝在乌拉街留下了“八庙四祠三府一街”等古建筑,现保留下来的有魁府、萨府、后府等旧址。黑瓦灰墙的房屋点缀在楼舍之间,追忆着该地往昔的满族风情。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一行只参观了古建筑的代表—魁府。这是迄今保存较好的清代两进四合院,斗拱木架结构的青砖瓦建筑。此时早已人去房空,只有院中的大柳树依旧忠贞不渝地守护着它的宅院。青砖小瓦,磨砖对缝,前出廊檐,掩饰不住它繁盛时的古朴典雅,享受过的高贵尊崇。房门已锁,透过北厢房门缝查看,屋内堆满了崭新的灰瓦,预示着魁府修葺一新的明天。但愿精心的修复不要褫夺它最初的神貌。愿墙壁上镌刻的满文福字化作羽翼护佑整个庭院。
下午一点半,我们在乌拉街的一家餐馆品尝了满族特色酸菜火锅,店家以质朴的热情和大盘超额的菜量(与以前去过的餐馆对比)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餐馆的墙上装饰着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等帝王的画像,楼梯拐角处挂着康熙皇帝书写的福字。提醒人们体会曾经有一个彪悍的民族在这里留下永不消逝的身影。
几百年过去了,在乌拉后辈的字典里,早已没有恨的概念。他们回望本族历史的时候,能够以理性的眼光评价努尔哈赤的征服。认识到他力挫群雄,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伟大事业,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创造了满族的辉煌巅峰。征服是能够理解的,而当初乌拉部的首领反征服,维护本部族的独立,同样是可以理解的。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特定的战事与和平。
今天,逝去的一切都可以被后辈善加利用,作为打造美好未来的资本。
乌拉街,我已来过,我的梦圆了;乌拉街,我还没有翻阅尽你珍贵的遗存,我的梦又缺了。寻梦,怎么可以一次大功告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