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推荐3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 篇一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我们常常被高楼大厦、繁华都市所吸引,却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山峦和清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古语道出了山的神奇之处,也勾起了人们对仙境般美好的向往。
我曾经有幸登上一座不算太高的山峰,山势平缓,绿树成荫,清泉潺潺。登山的过程虽然有些许辛苦,但一路上却充满了惊喜。山顶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远处的山川起伏,近处的花草树木,每一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站在山巅,感受着清风拂面,心情也变得格外宁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片山林吸收,只余下一颗平静的心。看着云卷云舒,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的边缘。这种感觉让人感到无比的畅快和舒适,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登山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净化。在山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或许,这就是山的魔力所在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 篇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古语道出了山的神奇之处。山峦虽不高,但却蕴藏着无限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寻。在我看来,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美丽的景色,更在于其独特的气质和灵性。
曾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去登山。山虽不高,但却别有一番风味。山脚下的小河清澈见底,鸟语花香,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一路上,我们欣赏着山间的风景,聆听着山风吟唱,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登上山巅,眺望远方,一切尽收眼底。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站在山巅,感受着清风拂面,心情也变得格外宁静。这种感觉让人感到无比的畅快和舒适,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道出了山的独特魅力。登山虽然有些许辛苦,但却能让人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山的怀抱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或许,这就是山的魅力所在吧。愿我们都能在山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 篇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散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茅山的声名远扬,自不从今日始。茅山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就是那些历史掌故,名人足迹也足以让人心旌摇荡。
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先秦时,燕人郭四朝就修炼于这里的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也入山修炼,现在茅山上仍存留他的炼丹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刻石颂德而还,遂登句曲山北陲,埋白璧一双。李斯曾刻书于壁:“始皇圣德,平章山河,巡狩苍川,勒铭素壁。”
一座山能被帝王登临,应是最好的广告了。
东晋时,生于茅山的士大夫道士葛洪将早期道教系统化,著《抱朴子》一书。
南朝齐梁时期,士大夫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拒不为官,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无不前往咨询,月中常有数信。陶弘景被世人称为“山中宰相”。隐居时,陶弘景整理上清派教义教理,编著道教历史,发展修炼理论,树起了茅山宗的旗号。
到了唐代,李氏王朝以老子后裔自居,奉道教为国教,茅山道场几乎成了修斋建醮的.唐室家庙。茅山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年)是当时的道教领袖。他与著名道士吴筠都是茅山道士陶弘景的弟子,著有琴曲《蓬莱操》、《白云引》等,并撰有琴学著作《素琴传》。他们还有一个“仙宗十友”的文化沙龙,当朝的名流才子陈子昂、孟浩然、王维等都是成员,其中名气最大,一生受茅山影响最深的就是李白。《神仙记》卷二十记录,诗仙李白离开四川后,曾有一次茅山之行,写下了“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的诗句。
茅山秀美的景色,独特的道教文化,引得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至,并留下大量墨宝。
唐代皮日休诗曰:“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宋代范仲淹诗曰:“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元代吴全节诗曰:“寄语寻仙者,蓬莱即此间”;明代祝枝山诗曰:“宵依星斗宫坛卧,晓傍神仙宅舍行”;清代曹梅生诗曰:“仙境真清绝,全无鸟雀哗”……
此外,这里还留下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茅山李玄靖碑》,宋代名将岳飞过茅山书《墨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茅山崇禧万寿宫记碑》,清代书法家王澍书《洞天福地碑》,近代康有为的《茅山葬母碑》等书法名迹。
《菜根谭》一书也是洪应明隐居茅山时所著。
由于茅山处于低山丘陵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林茶果。这里还盛产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其中茅山苍术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过金奖。
作为上清派的祖庭,茅山道教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健康养生思想,《黄庭经》就是一本医学养生和宗教相融合的名著,丹术、导引、食疗、药膳等内容均为现代养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