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散文

我的老外婆情感散文(推荐6篇)

我的老外婆情感散文 篇一

老外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暖的人,虽然她已经年过七旬,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每次和她在一起,我都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亲情和温暖。

小时候,我经常和外婆一起在院子里玩耍。外婆总是用她那双温暖的手抚摸我的头发,给我无尽的关爱。她总是告诉我一些关于生活和人生道理的故事,那些故事虽然简单,却让我受益匪浅。外婆总是鼓励我要努力学习,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这些话语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边。

外婆是一个非常善良和乐于助人的人。每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外婆总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她从不计较得失,只是默默地为他人着想。外婆的善良和宽容感染了我,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如何去帮助他人。

外婆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她总是和我分享她的趣事和见闻,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意义。每次和外婆在一起,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幸福和快乐,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

外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的温暖、善良和乐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每次想起外婆,我的心都会充满感激和幸福,因为有她的存在,我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

我的老外婆情感散文 篇二

外婆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人之一。她用她那坚强的意志和善良的心灵,影响着我整个成长过程。

外婆是一个非常有主见和坚强的人。她在我面前总是展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外婆曾经告诉我,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坎坷和困难,但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这些话语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

外婆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她对家人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从不计较得失。外婆总是默默地为家人付出,从不图回报。她的爱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庭和亲情。

外婆是一个非常有智慧和耐心的人。她总是用她那温和的语气和睿智的眼神,指引我走向正确的道路。外婆总是教导我如何做人处事,如何看待生活,让我受益匪浅。外婆的智慧和耐心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外婆,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人之一。她的坚强、责任心和智慧,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得以成长和完善。每次想起外婆,我的心都会充满感激和敬仰,因为有她的存在,我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我的老外婆情感散文 篇三

  因舅舅们都外出打工了,母亲和两个姨商量着轮流接外婆到家里来住。

  外婆今年87岁,头脑还算清楚,可身体却真的很不好。因了年岁大了的原故,外婆的脑血管收缩的特别厉害,经常性的头晕头疼,每天都得靠药物来缓解。外婆刚到我家时天气正冷,头晕症状严重。我们陪她到人民医院看过医生,医生给开了类似于她以前吃过的药,说不能保证能收到好的疗效。

  外婆是从来没有去过大医院的,也从来没坐过小汽车。这次的“享受”让外婆喜出望外,掉得只剩几颗牙的嘴是乐得合不拢:哎呀,看到我的这些后代过得好,我打心里高兴啊,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坐小车子到大医院看病,这是何辈子修来的福喔!随后的好久,外婆都是开开心心的,头晕症状好了很多。

  其实,外婆以前就唠叨着到人民医院来看病,舅舅们都觉得这乡下医生看了好几回了,老年病想治好是不可能了,所以没有搭理她。这次我带外婆去人民医院看病最初的想法也只是安慰一下老人家,免得她老唠叨,想不到竟是如此效果。

  老外婆是个性子极要强的人,如果不是舅舅他们都外出打工了家里没人照料,她是断不会到这几个女儿家里住的。总记得以前,她只有在女儿们家里办喜事时才过来一趟,而且从不过夜,说自己住不惯——其实是不愿麻烦女儿女婿们。如果哪家留她过了一夜,那绝对是脸上有光的事,其他几个姊妹可是羡慕得不得了。

  的确,老外婆可是我们晚辈心目中的女强人。她和外公一起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月里硬是把七个子女拉扯成人,而且每个子女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外婆经常不是接济这家就是安抚那家。

  她,就像一把伞,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总是那么强大地庇护着伞下的亲人,包括我们这些后代。而此刻,外婆却真的老了,瘦小的身子倦缩在椅子里,深陷的双眼昏昏欲睡,没了神采。

  她把坚强和强大留在了生命的过去,而今,“老”,让她有了认命的迹象。每每看到此种情景,我的心里总会涌起阵阵酸楚,这就是生命?这就是人生谢幕的场景?

  由于我们都要上班,母亲也是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老外婆经常是一个人呆着,大多的时候总是孤独陪伴着她。只有在双休日的时候,在我们得空的时候,才会凑在一起大声地和外婆说话。

  也只有这个时候,老外婆的脸上才会重新绽放出生命的笑容。由于外婆听力不好,所以在交谈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听她说,说她过去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说现在世道咋变得这么快,要过日子还得到外地去找生活,以前可都是外地人到我们这儿找生活……

  只要我们随便拉扯上一个话题,老外婆就能连篇累牍地联想过去,抒发感慨,而且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母亲听烦了,找点家务去做避之;爱人听烦了,约几个好友出去逛去;小女儿是没时间听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只有我老老实实地陪老外婆说着话。其实也不用说什么,只要在关键点上大声地应和一声就行,让老外婆知道我在听她说,我在和她聊。

  和外婆说话成了我得空时的一堂必修课。母亲和爱人问我跟她说话累不累?不烦吗?我说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她闷死吧。

  坐在老外婆的身边,看着她的眉飞色舞,我明显感觉到老人家的生命凭添了几份活力。这是一种需要在得到满足后的毫不掩饰的释放。我心中的五味瓶被打翻了。我是要腾出更多时间来陪伴老外婆的,哪怕是一种神不守舍的陪伴,都是值得的,珍贵的。

我的老外婆情感散文 篇四

  大年初二,跟着爸妈到柳州给外公外婆拜年,两位老人见到我们一家人的到来笑得乐呵呵的,寒冷的冬天多了一丝温暖。

  外婆把我拉到跟前,我蹲在她身边和她说话,年近90的外婆看上去依然爽朗,她微微颤抖的手在我脸上摸了摸,她又凑近看了看说:“你这脸上怎么长了那么多痘痘疙瘩?”我说:“外婆,长痘痘证明我年轻啊,不过,你看我脸都花了,不好看了。”她笑呵呵地说:“没关系,一样好看,你表哥小的时候也是满脸痘痘。”

  说到小时候,那时,每次回去,外婆总会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有空就和我们说“过去的事”,那些她亲身经历的事情,在我们听来就像故事一样传奇,童年的记忆中,美食和“故事”都是外婆家的味道。

  话语未落,外婆一把将我搂入怀里,咯咯咯的笑声传遍整个房间,她笑着说:“你这圆圆的脸,真可爱。”外婆像抱着孩子一样,让我坐到她的腿上,我自然不敢真的坐,佯装坐着,其实是半蹲着靠在她的怀里。

  外婆笑着,我也笑着,心里满是感动,我们都不善于说爱,但是一个拥抱,把心里的爱传递了出来,小小的屋子里飘散着幸福的味道。

  吃过午饭,为了让老人家能好好休息,我们要返程回家了,外婆送我们到门外,她说还要再抱抱,我在外婆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外婆又笑呵呵的说让我们一路平安。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味外婆的拥抱。外婆老了,我们长大了,各自有了工作,有了家庭,能陪伴的时间少了。父母像是一颗树,健壮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当我们也成为一棵树的时候,他们早已两鬓斑白,但仍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我想,儿女子孙环绕膝前,家中自然充满一片天伦之乐,脸上乐开了花,这花一定比公园里的桃花美上数十倍。

我的老外婆情感散文 篇五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窗外雨落纷纷,滋养着大地万物。人们也开始慎终追远,祭奠扫墓,对逝者的缅怀追思之情也油然而生。

  在我家,爷爷与我未见过一面,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也是少之甚少,就像我始终想不起自己刚学会走路的样子。纵然他们走的太早,但我童年时的宠爱却不曾少过一丝,尤其是外婆给我的,更是无可替代。

  我有三个姨三个舅,每家都是儿女双全、人丁兴旺,唯独我是家里的独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外婆在她的孙儿和外孙当中对我疼爱最多。从我最早的记忆里便是如此。

  外婆家离我家不远,步行差不多半个小时就能到,四岁半时,我第一次一个人背着装满馍馍的小布袋去了外婆家,在母亲的再三叮嘱后,迈着小步子,踩着小脚印就出发了,爬过长着几棵空心柳树的小山咀,再走过一小段平路,就能看见母亲生长过的村落了。顺着径直的下坡路了阵小跑后已经到了村口,村里面弯弯绕绕的路再熟悉不过了。外婆家在一条小巷子里,前面是个小园子,整齐地堆着一些柴火。墙根下有几只老母鸡在哪里抓扒着,咯咯地叫个不停。我隔着墙就喊起了外婆,外婆一下便听出是我的声音,答应道:“我的娃咋来了”,说着就匆匆地往外走了,我飞快地跑进去,站到外婆跟前气喘吁吁,像一只很久没有见到主人的小狗,外婆擦擦我额头上的汗问道:“你妈妈呢?”当我说我是一个人来的时,外婆有些惊讶,随即又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我的娃长大了!”刚一进屋,外婆就打开炕头上橘色的小柜子,拿出很多平时攒下来的好吃的,让我先解解馋。吃完后,就在门口一个人玩起来,一会追赶母鸡,一会挖土堆,一会又拿起长棍子去惹门口的那匹白马,可它总是那样温顺。不一会,外婆又喊起我的名字。又该吃午饭了,是我最喜欢吃的长面,外婆做的面不但长,而且又滑又细,外婆给我调好时,用筷子搅起来总让人偷偷咽几下口水。晚上是外婆做的浆水拌汤,一颗颗麦粒大小,晶莹剔透,乘上一碗,还没等凉下来就端起来咚咚喝完,一连喝上好几碗,把小肚子喝的鼓鼓的。

  天慢慢暗了下来,屋里亮起了二十五瓦的灯泡,我在被窝来回翻腾。外婆总是穿着那件蓝色的褂子,盘着腿靠墙坐着,双手搭在一起,满脸慈祥。外面越来越静,不时传来几声狗吠,我突然有些想妈妈了,一个人玩了一会,更觉得无趣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外婆也看出了我的心事,轻轻摸摸我的脸,又将我的小手放在她手心里,看着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起初我并不想听,只是觉得无聊,但是慢慢听下去足以让我深深地着迷,我已经忘记了第一次听外婆讲的是那段故事,可是每段故事都让我记忆犹新。指头里跳出来送饭的那只善良无比小青蛙,最后变成了一个美男;半路上捡到的花儿,总是在没人的时候偷偷变成人,替男子做好饭,最后变成了仙女,与男子共结连理;不孝顺的孩子,在风雨交加的夜里,被雷神抓去了脑袋,而孝顺的母亲的孩子总能得到一把金子……

  大多时候,我还是和母亲一起来的,每次母亲总是帮外婆梳头,当母亲从外婆头上取下小布网时,我才发现原来外婆的白发都藏在这里面。慢慢地,母亲基本上每次都会跟外婆说我如何不听话,我总是跑到一边。等母亲走后,我会住上一段时间,调皮捣蛋事数不胜数。每次听到母鸡咯~咯~叫起的时候,我飞快地跑到鸡窝前,拿起一颗热乎乎的鸡蛋朝外面跑去,每次不是丢了就是磕破了;晚上我又把母鸡从鸡窝里抱出来,偷偷藏在外婆炕头的柜子里,想着第二天醒来就能拿到一颗鸡蛋,结果睡到半夜那只笨鸡总是发出声响,当外婆打开柜子是着实吓了一跳。自从外婆从她的柜子里给我拿惯了好吃的后,我便不再客气,自己开始动手了,把维维豆奶粉撒的满炕都是,把小舅给丈人家的罐头设法弄开后,将里面的糖水一口气喝完,再灌满凉水,拧上盖子放回原处,外婆知道后总是一笑了之。有几次,我还偷偷把外公的烟拿了出来,藏在小园子里跟哥哥一起抽,结果还是被外婆发现了,那晚,外婆坐在我身边说:“你还小,不能抽烟,不然就长不大了。”,果然我成了兄弟中最矮的一个,真是应了外婆的话。

  白天闲暇里,外婆取下她的线袋子,里面有各色的细线,再从怀里摸出一根极小的绣花针,绣上许多漂亮的图案,用来做枕头,有艳丽逼真的各种花草,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外婆临走前,每个儿女家里都有她做的枕头,连他的孙儿和外孙几乎也是人手一个,有些甚至传到了重孙那一辈。当然,我小时候也是枕着外婆做的枕头长大的,上面是一直可爱的小老虎,母亲说,外婆还给我未来的儿女留下一对,现在还在家里的箱子里压着。

  上完一年级时,我生病住院了,半年多一直在病房里,有时候也很想外婆,想去找哥哥姐姐们玩。出院后,母亲就带着我去了外婆家,外婆将我抱在怀里,哭了起来。有一年的夏天,我在外面吃了太多的槐花,吃坏了肚子,躺着外婆的怀里哭得死去活来,外婆用手在我的肚子轻轻地揉着,哼着小调调,过了一会,我居然睡着了,在睡梦中,肚子上仿佛还有一只温暖的手停在那里。

  那个时候,最高兴的事当然是过年了,新年的第一天,被母亲打扮的像个女孩,穿着一身非常亮丽的衣服,趴在父亲的背上一步也不用走,父亲那个时候走的很快,不一会就到了外婆家。跪在地上给外公、外婆、舅舅磕上几个头,然后舅舅将我高高抱起笑着说:“这么重了,还让你爸背着你。”。收完了每个舅舅的压岁钱,等屋里人少了,外婆才从柜子里翻上半天,拿出一摞捆的结实的衣服,打开一层有一层,取出一张五块的钞票给我,对我说:“快开学了,让你妈给你买些笔和纸,我的娃这么聪明,一定要好好学习”。我心想,我家里有那么多笔和纸,我才不会买呢。外婆又怕我把钱丢了,居然把我身上所有钱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放在我口袋里,从怀里摸出她的绣花针,给我把口袋整整齐齐缝了起来。而我呢?一出门就把口袋撕开了,那些钱也尽数送给了小卖铺。

  上了初中以后,和哥哥姐姐在同一所学校,来外婆家的次数更加多了,可在外婆身边的时间却少了许多,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粘着外婆让她给我讲故事,大多的时间里,我总是和哥哥一起玩,一起偷着抽烟,晚上躺在一个被窝里谈论班里的女生。放假了也是偷上烟叶牵着牛去绿茵茵的山沟里,黄牛挑剔地吃着青草,我们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上来回飘动的云朵,抽着烟,盼望着长大。每到饭点,外婆总会走出小巷,迈着沉重步子来到外面找一圈我,很多次我都是在大舅家吃过了的。外婆看见我总会说:“刚刚,我擀的面,再吃些。”;“刚刚,我烧的拌汤,喝一碗了再去玩”,有时候我想吃了,就跑到外婆前面,外婆手里多了一根拐杖,走的很慢,我总是先到屋里等上一会她才能来。

  初二时,我家盖了新房,外婆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晚上没完没了的咳嗽,白天总是坐在炕上打盹。那个时候,我总是冲着母亲发脾气,把母亲气个半死。外婆看到后板着脸对我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让几个你舅舅下来把你绑在树上打一顿”,我嬉皮笑脸的一点也怕,因为我记得外婆以前就这么说过,她才舍不得呢。我也有很多死党,经常来我家玩,我会把母亲藏起来的好吃的拿出来跟他们一起享用,母亲骂我是个败家子,可外婆看见后总是笑而不语。母亲每天把饭做熟后,都让我端给外婆,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不少,慢慢地也和母亲争吵的次数少了,无聊的时候还会做着泥人听着外婆再讲一遍那些老故事。

  零四年的秋天,我满怀希望地去了县里读高中,母亲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外婆,外婆高兴地说:“我的娃是最聪明的,以后一定会有出息”。我背着聪明的名,在三年的岁月里,尽情的玩,尽情的疯,这些外婆怎么会知道呢?三年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算,见到外婆的次数更加少了。小舅盖了新房,外婆也跟着搬到了新家,老房也从此闲置了下来。每次去看外婆,外婆说不了几句话就咳嗽起来,我在她身边待的时间也很难超过半个小时。外婆照旧会给我找吃的,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到她身边,而我总是找各种的理由去和哥哥玩,外婆也没有像以前以前一样挽留,只是好像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

  最后一次见到外婆时,我已在离家更远的西安待了半年。过年回家,母亲说:“去看看你外婆吧,她特别想你,现在身体也越来越差了,让她见见你。”,我沉浸在远方的自由生活里,对母亲的话不以为然,可最后还是拗不过母亲。 小时候那段踩满小脚印的路在我四十二码的脚下显得毫不费力。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了外婆,她坐在北房前的凳子上,身上还是一件蓝色的褂子,双手搭在膝上,旁边竖着那根拐杖,夕阳照在脸上,满脸的褶皱清晰可见,,额前的一些白发被风吹乱,眼里也没有了一丝光华,嘴唇干瘪着。我想喊一声外婆,却在不觉间嘴角颤动了起来,外婆先开口了:“我的娃来了…”曾经一句平常不过的话,此刻却足以穿透心窝。

  我几步走到她身边,一句外婆才出了口,外婆再次拉着我的手,我感到了一丝冰凉。那双曾呵护我十几年的手为何失去了温度,我想那温度已在无声无息里融入我的生命,温暖了我的一生。院子里静静的,我问外婆其他的人呢,外婆说舅舅、舅妈卖笤帚去了,这段时间家里很忙。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堆着高高的笤帚。外婆说着伸手拿过身边的拐杖,双手紧紧握在上面吃力地起身,我急忙去扶,和外婆一起进了小屋,外婆弯着腰指着水壶说:“你看里面还有水吗?喝一点,你走热了。”我看着已经风干发白的壶塞说我不渴,外婆又走到柜子跟前去找吃的,我不知道她还有什么可找的,我只是不愿她这样弯着身子,我不想再去吃什么,我宁可像从前一样去偷着拿,只愿她的腰身能直一些,能给我讲上一段快听烂了的故事。

  外婆问母亲身体怎么样,二姨、小姨怎样,又说了一些老话,让我好好学习、把自己照顾好、听妈妈的话、以后对父母要孝顺…..。我只是应声,我想对外婆说些什么,可连一句也说不出来。我让那么多人都失望了。

  我就这么走了,没有回头,留下外婆独自一人守在她的小屋旁,我不知道她和外公晚上吃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斜晖还能在她身上停留多久。

  两个月后,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哭着说:“你外婆去了~”出殡前,我赶了回去,院子里白茫茫的,儿孙们披麻戴孝站成了一片,我上前磕过头,就看见眼睛红透的母亲,母亲一看到我,又掉起眼泪来,我没有说话。走进外婆的小屋,看见外公坐在炕上默默流泪,几位老者坐在他身边追溯着外婆的一生,我又走了出了,走来走去,无所适从。

  随着噼里啪啦的炮仗声,哭声顿时连成了一片,就这样,村里人抬起外婆走向了最后的归宿,犹如身后的夕阳永远沉入了山的尽头。

  “外婆,如果您的灵魂还未走远,请您回头看一眼吧,看一眼您的儿女们,你生养了他们,渡过了多少苦难的日子,如今您走了,她们在为你哭泣;您看一眼你的孙儿吧,他们也曾在膝下抓着您的衣襟欢笑,如今,他们都以长大,你还有何憾呢?

  后记:

  外婆去世后,怀念之情不绝,每遇孤身老者更是久久难平。今年借春节之际,去了外婆生活过得老屋,走进巷子,觉得一切都比孩时小了许多,门口的几颗椿树也已不见,园子的墙垣破损,院内七零八落,狼藉一片,厨房门开着,外婆做饭的身影若隐若现,停留片刻,仿佛从天际传来了外婆的声音。打开大屋的门,里面又低又暗,朝着炕看去,一物一景更是历历在目,心中久久难以平息。

  岁月无情,从生到死,是天命。人生苦短,如丛中晨露,白驹过隙,此刻虽是青春年少,但终究都会老去,古云:“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更是对岁月的无限感伤。 这几年,常年在外,偶回家中,忽觉与父母间好似亲戚,多了热情关怀,也少了许多以前的欢悦。 古有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乃表孝悌之仪,怪自己做的太少。外婆去世已近五年,每次与母亲谈及到外婆,母亲总有许多愧疚之心,悔恨前事连连,有些细微小事更是惹的掉下泪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养育之恩大过于天。外婆长存慈爱之心,对每一个儿女都是疼爱有加,对我宠爱之至,更教会我做人的品质与美德。

我的老外婆情感散文 篇六

  我的外婆今年已有八十六岁的高龄了,但身体依然很硬朗。她的体型略胖,一头银灰色的短发,略显清瘦的脸颊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弯弯的眉毛中间有一颗痣,人们常说痣在眉心,是有福气的象征,人的命运也很好。

  也许别人不会很相信这种说法,但外婆这大半生的经历却恰恰证实了这一点。

  外婆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生活在那个年代里的人,大多都忍受着旧社会的苦难与折磨,但外婆的生活却是比较顺畅的。听姨妈讲,外婆的老家住在乡下,家里算得上是地主,因为在她的家里请了很多长工。

  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还很保守,家里重男轻女,外婆虽在家里免不了要受些鄙视,但是还是不用吃很多苦的。后来外婆嫁给了外公,生下了姨妈和母亲, 一家人来到城里生活。在家里,一直都是外公持家,外婆管得比较少,直到外公去世,家里的事情才由她做。母亲成年之后到现在,和姨妈一直赡养外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外婆也不用再操心。

  我是由外婆一手带大的,因此和外婆的感情很好。

  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外婆常常很早就起床,站在厨房里为我煮着她最拿手的面疙瘩。热气腾腾的面疙瘩甜甜的,香香的。很多人吃多了就会觉得很腻,我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但从来没有抱怨过,依然开心地吃着那碗早饭,因为那是外婆煮给我的,里面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外婆也一天天地变老,岁月无情地外婆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晚年的她行动不便,已不能下厨房做早餐。但亲戚和朋友时常会买一些吃的给外婆,外婆总说:“我要把它们留给我的孙女儿吃”。即使东西变质了,她也舍不得扔,总想着要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

  外婆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人。如果她喜欢一个人,那么即使这个人对她只有一丁点儿的好,她也会很感激她,而且从不愿白得别人的东西。如果她不喜欢一个人,那么即使这个人再怎么对她好,外婆也不会理她,两人见面就和仇人一样。

  我依稀记得,外婆曾经有个好朋友王奶奶。每当她带着我到王奶奶家去做客时,王奶奶时常会给我们拿些点心,外婆也会拿一些吃的给王奶奶尝尝,两人关系很要好,因为这样,我和王奶奶的孙女,也成了好朋友。我家以前的邻居谢奶奶,因为有一次和外婆发生了一些矛盾,外婆便再也没有理过她。

  外婆是个爱热闹的人,她喜欢四处逛逛。晚年的她虽然经不起长途跋涉,但是她依旧喜欢到外面去看看。就在去年,母亲为外婆租下了一个车库,方便她出门,还请了一位保姆照顾她。每当我路过那儿,我总看见外婆幸福地笑着,看着外面。

  悠悠岁月,时光流转,对于以往的人和事,外婆也早已记不清。可她依旧还记得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时时刻刻地守护着这份永久的亲情。

相关文章

女人爱美散文

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与女人在某个年龄段是不一样的。小时候就不用说了,小女孩的两只毛毛眼刚一开窗子,就已经知道臭美了。用我母亲的话说,鸡追狗撵年龄的秃小子只知道傻淘。女人从成年到老去,心理年龄并不...
散文2015-05-04
女人爱美散文

高中散文:浅爱(优选3篇)

我的心自从在你那走失,就一直在流浪。灵魂一直游走在躯体之外。我曾试图去寻找,寻觅我心中的浅爱。可真的好难,我都找不到!会默默的流泪,会默默地祈祷,会默默地思念...... 彷徨地等待着下一个我所不愿来...
散文2019-06-05
高中散文:浅爱(优选3篇)

以春讯为题的散文(最新3篇)

春色即将降临,大地是一片空白。寒冬在犹豫,寒气在徘徊。寒风亲吻着大地,被潮韵侵润,恋情依依。凄冷的子夜在隐隐作痛,犹似娩婴在腹中躁动! 夜很深,已是夤夜。 天特别的蓝,蓝中透缁,晶莹如墨玉。繁星似宝石...
散文2016-09-03
以春讯为题的散文(最新3篇)

春色如许优美散文

“苏三离了洪洞县”、“月儿弯弯照天下”、“听他言下的我浑身是汗”……这些熟悉的京剧唱词,不断交织充斥在我的脑海、回荡在我的心中,我为京剧而痴迷,为国粹艺术而骄傲! 苏三,那对爱情执迷不悔的女子,为了一...
散文2014-07-04
春色如许优美散文

观澜版画村探源散文

很多年前就从新闻里知道了深圳有个观澜版画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无缘前往。 三月的一天,周末。太太难得周末休息,便提议去观澜版画村走走,我满口答应。于是,吃过早餐,匆匆下楼去坐公交。 我虽然不是搞...
散文2012-07-01
观澜版画村探源散文

昨夜我又梦见了你抒情散文

走过一段崎岖的山路, 来到了山顶那片儿小树林里, 此时正入晚秋, 山风丝丝的凉, 唯有束束暖阳透过林隙, 温盈着我生命贮存的身躯, 然我的思绪却随着风中那片儿片儿翻舞着的金叶儿,唱着无言的歌儿,飘去了...
散文2012-01-06
昨夜我又梦见了你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