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坊老邻居散文(实用3篇)
老街坊老邻居散文 篇一
在我家附近有一条老街坊,那里住着一群和蔼可亲的老邻居。他们或许已经退休多年,但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每天清晨,他们会聚在小区门口的长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着天,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
我尤其喜欢和老王聊天,他是那个小区里最年长的一位老人。老王身材高大,头发花白,总是面带微笑。他曾经是一名工程师,退休后便和妻子搬来这里过安静的生活。老王喜欢和大家分享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他说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除了老王,还有老李、老张等一众老邻居,他们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逢节假日,他们会举办一场小型的聚会,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有时候,我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感受到他们无尽的热情和活力。
在这条老街坊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会了尊敬老人,学会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会了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老邻居们或许已经年迈,但他们的心永远年轻。
老街坊老邻居散文 篇二
每次走过老街坊,总会被那些和蔼可亲的老邻居们所吸引。他们或坐在门口的长椅上晒太阳,或聚在一起聊天,仿佛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其中有一位老奶奶,她总是穿着一身花衣,头戴一顶花帽,手里拿着一把小扇。当夏日的炎热袭来时,她总是风风火火地给大家送来一阵清凉。老奶奶说话温和,笑容满面,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
除了老奶奶,还有一位老爷爷,他是那个小区里最慈祥的一位老人。每天早晨,他都会早早起床,给小区里的花草浇水,精心呵护。老爷爷总是笑嘻嘻地和邻居们打招呼,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邻里间的和睦。
在这条老街坊上,我学会了尊敬老人,学会了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会了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老邻居们或许已经年迈,但他们的心永远年轻。和他们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亲情和温暖。
老街坊老邻居散文 篇三
老街坊老邻居散文
在老烟台街的那些年,我家住在民生胡同72号,那时候街坊四邻的关系比较密切,不像现在这样“井水不犯河水”。过去的民生胡同是一条狭长的街道,我老公的童年时代就是在那里度过的,他童年里许多美好的记忆都和民生胡同分不开。那乡情浓厚得化也化不开。
我公公爹是一个万事不求人的脾气,屋里的家什准备得齐齐全全的,从不愿意去邻居家借物件使用。而我们院子的其他三家邻居都是喜欢前来借东西的街坊四邻。
一次邻居王大爷从新疆弄回一些葵花籽,大批量的,好几麻袋。他要卖掉葵花籽,却没有秤。我家有一杆秤。王大爷来借用,说:“老张嫂子,借您家的杆秤用一用。弄了瓜子来,吃不了卖点儿。回头送秤的时候,给你捎点来。”母亲一边拿秤给他一边说:“你不用客气,我家也不常用,你随便使唤。”好嘛,这一句客套话儿,我家的杆秤在王大爷家住了半个月。家里称米称面的时候,没有秤用了,很不方便。家里怎么会称米面呢?那时候吃饭是按定量做的,每月供应的粮食都不够使,只好用秤称着做饭吃。父亲对母亲说:“就你嘴欠,说什么不经常用干什么?不经常用,我准备它干什么?”害得我母亲只好派我去王大爷家要回我家的杆秤。王大爷还有点不高兴:使用你们家的秤,又弄不坏,至于追着屁股要回去吗?
话是这么说的,那一天两家分西瓜,又来了,“借秤”。于是我们家的杆秤,经常不在家,父亲自己买了秤,并不方便使用,于是乎,又买了一杆秤。这回好了,使用方便了。父亲说“早知道该准备两杆秤了。”
那时候奶奶身体不好,经常吃中药,于是父亲卖了一个砂锅给奶奶煮中药。于是这个煮中药的砂锅又成了邻居们经常借用的物件。按照老烟台街的习惯煮中药的砂锅是只能借不能还的。就是说,你家使用的时候借来用,不可以归还,只能等着主人来索取,或别一家来借。因为送中药锅给人家是不吉利的。
于是王大爷家和李大妈家就经常借中药锅用,而奶奶煮中药的时候,经常是人家正在使用着。所以父亲又感觉不方便了,于是又买来一个大一号的砂锅来煮中药。先前的哪一个成了公用的。邻居们知道了,都不好意思地说:“张大哥你怎么又买了一个砂锅啊?”父亲说:“我家老太太的中药量多,原先那砂锅小了点。”
就这样,我们家里备用的公用物件越来越多,有钳子、扳手,改锥、试电笔等工具;有木工用的锯子、斧子、刨子等;还有铁锹、镐头、撅头等农用工具;也有补袜子用的模子、各种颜色的缝纫机线、做针线活儿用的尺子、剪子、顶针等等东西。于是乎,来我们家借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谁家缺什么东西了,就会说:“到张嫂家去借用,他们家什么都有。”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还有一个做粉条用的河洛床子,每到春节的时候,大家就把自家平时节省下来的'淀粉用来做粉条,有的人家是买很小的土豆,磨成碎末,提炼淀粉,然后用来做粉条,自家做的粉条绝对是纯淀粉的,劲道,滑溜,非常好吃。我母亲是做粉条的行家里手,经常用自家的河洛床子给邻居家做粉条。所以一到春节前,母亲就成了大忙人啦!
邻居们关系密切有很多好处,谁家有了病人、小孩子,都是邻居们来帮忙照顾;母亲们在一起织毛衣,可以互相学习技法,编织出漂亮花色的毛衣,女孩们叫唤绣花用的花样,绣品的花色更是美不收收。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民生胡同也改造成了民生小区,邻居们都分散在四周的楼房里,有时候想见面聊天都难得了!真想念那些过去的旧时光,真想念那些过去的老街坊老邻居啊!母亲提到这些话题,总是眼泪汪汪的。她九十多岁了,多么想今生今世再和老邻居们见个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