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名句经典摘录【精彩3篇】
佛经名句经典摘录 篇一
佛经中有许多深刻的名句,这些经典摘录不仅包含了佛陀的智慧,也给人们指引了一条修行之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名句来启发自己,提升自身修养。
一句经典的佛经名句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蕴含着宇宙的奥秘,而每一个人也都有成为菩提的潜力。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美好,而这句名句提醒我们要学会用心感受,用心体会,从而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另一句经典的佛经名句是“众生平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句话教导我们要看到众生的平等,不分贵贱贫富,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和关爱。同时,一切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如同梦境一般,我们不应该执着于世俗的名利,而是要超脱这些幻象,寻找真正的自我。
还有一句佛经名句“行者,是谓修行者,不做恶事,正思惟,自净其心,是谓行者”。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应该远离恶行,保持正念,净化内心。在现代社会,诱惑与烦恼无处不在,而这句名句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保持清净的内心,走在修行的道路上。
通过这些佛经名句的经典摘录,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智慧和启迪,引导我们走向修行之路。无论是在喜悦或痛苦中,这些名句都可以成为我们内心的指引,让我们在尘世中保持清醒,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平和。
佛经名句经典摘录 篇二
佛经中的名句是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摘录,我们可以获得启迪,找到人生的方向。
“若有恶友,如恶狼,所向恶行,所谋恶事,不可与共。”这是一句经典的佛经名句,提醒我们要远离恶友,不要与邪恶之人为伍。恶友如同恶狼一般,会引领我们走向邪恶的道路,所以我们要慎重选择身边的朋友,与善良正直的人为伍,共同前行。
另一句经典的佛经名句是“不作恶,方正心,此为佛教。”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佛教的核心理念——不作恶、正念正念。只有摒弃恶念,保持善念,才能真正修行佛教的教义。在现代社会,诱惑与诱惑无处不在,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纯净的心灵,才能走上修行之路。
最后一句经典的佛经名句是“行者,当以离苦为乐,离乐为苦”。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世俗的快乐会使我们堕入痛苦的深渊,而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才是真正的快乐。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要学会超脱名利,寻找内心的宁静,从而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通过这些佛经名句的经典摘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佛陀的智慧,同时也能指导我们走向修行之路,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愿我们能够用心体会这些名句的含义,让佛陀的智慧指引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佛经名句经典摘录 篇三
佛经名句经典摘录
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维摩诘经》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维摩诘经》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维摩诘经》
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圆觉经》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圆觉经》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圆觉经》
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金刚经》
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金刚经》
无诤三味
《金刚经》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金刚经》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圆觉经》
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圆觉经》
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
《楞伽经》
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
——菩提达摩《愣伽经》
生灭是识,不生灭是智。
《楞伽经》
执著言教,昧于真实。
《楞伽经》
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
生死如幻梦,而业亦不坏。
虚空及涅槃,灭度亦如是;
愚夫妄分别,诸圣离有无。
《楞伽经》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维摩诘经》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维摩诘经》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经》
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维摩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