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哥廷根》季羡林散文【精选3篇】
《重返哥廷根》季羡林散文 篇一
季羡林,这位著名的中国学者,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是中国学术界的泰斗之一。然而,他的学术之路却始于一个遥远的地方——德国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这座位于德国中部的小城市,却有着丰富的学术氛围和悠久的历史。季羡林曾在这里留学,深受这座城市的影响,对其情有独钟。多年后,他再次踏上哥廷根的土地,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重返哥廷根,让季羡林感慨万千。他在散文中写道:“哥廷根,我再次来到你的身旁。我思念你的大学,你的博物馆,你的图书馆,你的街巷,你的人民。”他回忆起年轻时在哥廷根勤奋学习的日子,感慨万分。
在哥廷根的大学里,季羡林接受了严谨的学术训练,培养了他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批判性思维。他在这里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朋友,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开拓视野。这段经历对他的学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学术成就的重要基石。
重返哥廷根,让季羡林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脆弱。他看到了曾经熟悉的街道和建筑,却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他深深地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如梦,唯有学术的追求是永恒的。
季羡林用他深沉的文字,表达了对哥廷根的热爱和怀念。他将这座小城市视为自己学术生涯的起点,是他学术追求和精神家园。重返哥廷根,是对年轻时代的回顾,也是对学术梦想的坚守。
《重返哥廷根》季羡林散文 篇二
重返哥廷根,是一次心灵的回归和思想的追寻。季羡林,这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人生轨迹始于哥廷根,这座小城市承载了他无数的回忆和梦想。
在哥廷根的大学里,季羡林度过了青年时代最为宝贵的岁月。他沉浸在学术的海洋中,探讨哲学、文学、历史等诸多领域,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这段经历让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交流思想,激发了他的学术激情和探索精神。
重返哥廷根,让季羡林感受到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曲折。他看到了曾经熟悉的校园和街道,却发现一切早已面目全非。他深深地感叹时光的无情和生活的无常,却对学术的追求始终如一。
在哥廷根的图书馆里,季羡林找到了许多年轻时代的回忆和书写。他翻阅着古籍和文献,感慨万千,思绪万千。他深知学术之路漫长而艰难,却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重返哥廷根,是对一段青年时代的怀念,也是对学术梦想的坚守。季羡林用他深邃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描绘了对哥廷根的热爱和对学术的执着。他将这座小城市视为自己学术生涯的源泉和精神家园,永远珍藏在心中。
《重返哥廷根》季羡林散文 篇三
我在上面讲到江山如旧,人物全非。幸而还没有真正地全非。几十年来我昼思梦想最希望还能见到的人,最希望他们还能活着的人,我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和夫人居然还都健在。教授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夫人比他寿更高,是八十六岁。一别三十五年,今天重又会面,真有相见疑梦之感。老教授夫妇显然非常激动,我心里也如波涛翻滚,一时说不出话来。我们围坐在不太亮的电灯光下,杜甫的名句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四十五年前我初到哥廷根我们初次见面,以及以后长达十年相处的情景,历历展现在眼前。那十年是剧烈动荡的十年,中间插上了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没有能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初几年,我每次到他们家去吃晚饭时,他那个十几岁的独生儿子都在座。有一次教授同儿子开玩笑:"家里有一个中国客人,你明天到学校去又可以张扬吹嘘一番了。"哪里知道,大战一爆发,儿子就被征从军,一年冬天,战死在北欧战场上。
这对他们夫妇俩的打击,是无法形容的。不久教授也被征从军。他心里怎样想,我不好问,他也不好说。看来是默默地忍受痛苦。他预定了剧院的票,到了冬天,剧院开演,他不在家,每周一次陪他夫人看戏的任务,就落到我肩上。深夜,演出结束后,我要走很长的道路,把师母送到他们山下林边的家中,然后再摸黑走回自己的住处。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那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房里,只住着师母一个人。
他们的处境如此,我的处境更要糟糕。烽火连年,家书亿金。我的祖国在受难,我的全家老老小小在受难,我自己也在受难。中夜枕上,思绪翻腾,往往彻夜不眠。而且头上有飞机轰炸,肚子里没有食品充饥,做梦就梦到祖国的花生米。有一次我下乡去帮助农民摘苹果,报酬是几个苹果和五斤土豆。回家后一顿就把五斤土豆吃了个精光,还并无饱意。
大概有六七年的时间,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我的学习、写论文、参加口试、获得学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授每次回家度假,都听我的汇报,看我的论文,提出他的意见,今天我会的这一点点东西,哪一点不包含着教授的心血呢?不管我今天的成就还是多么微小,如果不是他怀着毫不利己的心情对我这一个素昧平生的异邦的青年加以诱掖教导的话,我能够有什么成就呢?所有这一切能够忘记得了吗?
现在我们又会面了。会面的地方不是在我所熟悉的那一所房子里,而是在一所豪华的养老院里。别人告诉我,他已经把房子赠给哥廷根大学印度学和佛教研究所,把汽车卖掉,搬到这一所养老院里来了,院里富丽堂皇,应有尽有,健身房、游泳池,无不齐备。据说,饭食也很好。但是,说句不好听的话,到这里来的人都是七老八十的人,多半行动不便。对他们来说,健身房和游泳池实际上等于聋子的耳朵。他们不是来健身,而是来等死的,头一天晚上还在一起吃饭、聊天,第二天早晨说不定就有人见了上帝。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如何,概可想见。话又说了回来,教授夫妇孤苦伶仃,不到这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教授又见到了自己几十年没有见面的弟子。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又是多么高兴,我无法加以描绘。我一下汽车就看到在高大明亮的玻璃门里面,教授端端正正地坐在圈椅上。他可能已经等了很久,正望眼欲穿哩。他瞪着慈祥昏花的双目瞧着我,仿佛想用目光把我吞了下去。握手时,他的手有点颤抖。他的夫人更是老态龙钟,耳朵聋,头摇摆不停,同三十多年前完全判若两人了。
师母还专为我烹制了当年我在她家常吃的食品。两位老人齐声说:"让我们好好地聊一聊老哥廷根的老生活吧!"他们现在大概只能用回忆来填充日常生活了。我问老教授还要不要中国关于佛教的书,他反问我:"那些东西对我还有什么用呢?"我又问他正在写什么东西。他说:"我想整理一下以前的旧稿;我想,不久就要打住了!"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来看,老两口的意见还是有一些矛盾的。看来这相依为命的一双老人的生活是阴沉的、郁闷的。在他们前面,正如鲁迅在《过客》中所写的那样:"前面?前面,是坟。"
我心里陡然凄凉起来,老教授毕生勤奋,著作等身,名扬四海,受人尊敬,老年就这样度过吗?我今天来到这里,显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一旦我离开这里,他们又将怎样呢?可是,我能永远在这里呆下去吗?我真有点依依难舍,尽量想多呆些时候。但是,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站起来,想告辞离开,老教授带着乞求的目光说:"才十点多钟,时间还早嘛!"我只好重又坐下。最后到了深夜,我狠了狠心,向他们说了声:"夜安!"站起来,告辞出门。
老教授一直把我送下楼,送到汽车旁边,样子是难舍难分,此时我心潮翻滚,我明确地意识到,这是我们最后一面了。但是,为了安慰他,或者欺骗他,也为了安慰我自己,或者欺骗我自己,我脱口说了一句话:"过一两年,我再回来看你!"声音从自己嘴里传到自己耳朵,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又真诚。这真诚感动了老教授,他脸上现出了笑容:"你可是答应了我了,过一两年再回来!"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我噙着眼泪,钻进了汽车,汽车开走时,回头看到老教授还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活像是一座塑像。
过了两天,我就离开了哥廷根。我乘上了一辆开到另一个城市去的火车。坐在车上,同来时一样,我眼前又是面影迷离,错综纷杂。我这两天见到的一切人和物,一一奔凑到我的眼前来;只是比来时在火车上看到的影子清晰多了,具体多了。在这些迷离错乱的面影中,有一个特别清晰、特别具体、特别突出,它就是我在前天夜里看到的那一座塑像。愿这一座塑像永远停留在我的眼前,永远停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