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性散文【通用5篇】
议论性散文 篇一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有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而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物质享受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把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当作人生的唯一意义,那么人生就会变得空虚和肤浅。因为物质的满足是短暂的,一旦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我们就会追求更多的东西,永无止境。而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是来自内心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内心的平静是人生的意义之一。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让人们感到疲惫不堪。但是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内心的平静不是来自于外部的物质条件,而是来自于对自己内心的觉察和调整。只有通过修炼内心,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真正的幸福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幸福并不等于拥有一切物质财富,也不等于不经历任何困难和挫折。幸福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是一种对自己内心的和谐和平静。只有真正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一个深刻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但是无论如何,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意义。
议论性散文 篇二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他们在互联网上学习、娱乐、社交,但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双刃剑。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拓展视野。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门的,有些信息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应该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做到明辨是非,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也是青少年社交的重要平台,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但是互联网上的社交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网络欺凌、信息泄露等问题。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陷入不良社交行为。
另外,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也吸引着大量的青少年用户,他们在互联网上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但是过度沉迷于互联网娱乐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青少年应该适当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能更好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
总的来说,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时应该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做到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才能更好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议论性散文 篇三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议论性散文 篇四
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3:理解
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当然,无论东西方人士,对女性的歧视、蔑视、轻视,都是错误的。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与检讨。我们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来对于儒学的批判,有许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浅层次或直线性的,以致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多数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殇”的方式来对待儒学。我们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和理性批判的`方法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
议论性散文 篇五
1.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2. 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3.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4.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