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散文

我与经典同行散文【优秀3篇】

我与经典同行散文 篇一

走进书店,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书籍们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我从一个书架到另一个书架,犹如穿越时空,与经典作品相遇,与伟大作者对话。

经典作品就像是一座永不倒塌的灯塔,照亮着前行的道路。我拿起一本《红楼梦》,细细品味着其中的文字,仿佛置身于贾府的花园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每一场景都栩栩如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风情。

接着我又翻阅《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的文字简洁而优美,让人流连忘返。伊丽莎白的聪慧和达西的高贵形成了一种迷人的化学反应,让我感受到了浪漫主义的魅力。

每一本经典作品都是一座宝库,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我与经典同行,感受着文字的力量,思考着生命的意义。我想,只有读过经典,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在现实中找到前行的动力。

我与经典同行散文 篇二

小时候,我就喜欢翻阅各种经典故事,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那时候,我总是被故事中的英雄豪杰所感染,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让我深深着迷。

长大后,我开始接触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屠格涅夫的小说等。这些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我深刻地思考起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与经典同行,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经典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人类的喜怒哀乐,让我们从中学会成长。在与经典同行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宽容和理解,懂得了勇敢和坚韧。

如今,我依然钟爱经典作品,它们就像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我相信,在与经典同行的路上,我会不断成长,不断前行,直至人生的终点。愿与经典同行,直至永远。

我与经典同行散文 篇三

我与经典同行散文

  文化自信首先要文化传承。文化没有传承,何来自信?而如何文化传承?在演讲中,王余光先生就为何阅读经典与阅读哪些经典等问题详谈自己的看法。因此有了我与经典同行这篇散文,一起来阅读吧!

  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这个争议主要从“五四运动”开始。“五四运动”爆发之时流行着两句口号,其中一句是“打倒孔家店”。我想当时主要有几点原因。其中一个是,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发生的战争多以战败告终,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文化腐朽,因此要打倒。个结论是很牵强的。我个人认为中国被打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把责任推给中国文化,显然是错误的。因此,这个观点在当时社会上形成两派,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赞成的人包括鲁迅先生和当时北大的部分师生,同样也有对中国文化持赞成态度的学者,其中就有梁启超。

  梁启超先生曾给1925年清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学生开出书单,并撰文解释为何读这些书。我下面的观点取自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先生首先讲,不管学什么专业,你若不读这些书,就不配叫中国的学子。我把它概括成文化的传承。现在我们强调文化自信,我个人想,文化自信首先要文化传承。文化没有传承,何来自信?而如何文化传承?是通过经典阅读才能做到的。如果不读这些经典,谈何文化自信?梁启超讲的'第二点是:我们每个人在困惑的时候,这些书可以给我们一些指引。我把这个概括成价值的选择。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于选择。梁启超认为,你读了这些书,你会形成一种价值观,你在选择的时候就不至于困惑。

  老师和家长经常对孩子说,长大以后要有出息,那究竟什么是有出息?我想老师肯定答不上来,因为今天我们已经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了。梁启超那个时代能回答这个问题吗?我认为能回答。因为当时人们都秉持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或者说是中国儒家的价值核心。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显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出息就是不朽。不朽有三点:立德、立功、立言。两千多年以来,“三不朽”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价值核心。在这个价值核心中,立德最重要。中国人首先看重的是道德。第二点讲立功,要求你有本事。只有有本事,你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最后是立言,你要用你的言行,给后人树立楷模。这三点一直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梁启超讲的第三点是: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格言一定要熟读成诵。在那个时代,看书和读书有不同的含义。看书,就是我们今天的默读;而读书是发出声音来朗读。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点,对写作有帮助。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不背一点东西,想把文章写好,我认为是做不到的。第二点,朗读这些书对你气质的培育很有帮助。现在中小学也有一些背诵,但背的都是白话文。梁启超讲的背诵不是白话文,是古典文学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外国人对经典阅读的看法。

  在美国许多大学,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从上世纪初就开设经典教育课。这些经典教育课都是小班上课,老师必须和学生在一起读经典。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中学和小学都开设这些课程,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开设了一百多年。

  这些学校为什么要开这门课?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要求学生尊重传统。只有读这些经典著作,学生才会尊重它。要求学生尊重西方传统,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第二点是让学生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成为每个人教养的一部分。学生经常受到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所以西方很多优秀大学都是建在小镇上,以此让学生安心读书。好好读书,才是办大学的宗旨。

  关于阅读哪些经典,争议则更大。我觉得读经典要看对象。首先,我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只要读一部中国传统经典就可以,就是《唐诗三百首》。老师们都认为孩子应该好好读它,按梁启超的说法就是熟读成诵。现在有一个口号是“多读书,读好书”,我反对这个观点,尤其反对孩子多读书。多读书就是翻一翻,翻一翻等于没读。我强调精读书,尤其是年轻人,精读才能成为你的知识。

  我认为用六年的时间读《唐诗三百首》,是可以做到精读的。一周读一首,对小学生而言不会有很大压力。如果小学生读不懂,那么家长和他一起读。没有什么读书方法,关键在于坚持。我认为到了六年级的时候,这本书就薄了。这对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气质的培育是有帮助的。

  中学六年,我也推荐一本书——《古文观止》。这本书一共收录历代222篇散文,都是最优秀的古文的散文。我个人想,从初一到高二,这五年时间,一个礼拜读一篇,压力也不大,而对部分散文则应熟读成诵。如果中小学生能够精读这两本书,那其他书均可不读。现在有家长和我说,他们让孩子读《论语》,我不反对,但是也不赞成。我们让年轻人读经典有两个目标,一方面我把它称为工具性。在中小学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强调阅读这些经典的工具化,就是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读这些书不是为工具性,而是为思想性,到中学毕业后再强调思想性。《论语》强调的是思想性,对写作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我并不赞成在中小学时期读《论语》。

  中学毕业,我推荐三本书,第一本是《论语》,《论语》是一本思想性的中国经典。《论语》是要用我们的一生去阅读。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对《论语》的理解会更进一步。第二本书是《史记》,《史记》中主要是传记,像读武侠小说一样,非常好读,也非常有趣。第三本书是《诗经》,中国人认为读《诗经》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这四个字对所有人都有意义,尤其对女性更有意义。

  我建议读这五本书,如果有兴趣,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下读。我曾经多次呼吁大学图书馆建立经典阅览室,来支持大学重拾经典教育。我认为在大学开展经典教育,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养,能够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呼吁的想法。

相关文章

我告诉自己不准哭散文【推荐3篇】

十二月的天气显得格外的寒冷,窗外依旧是一片萧索的景象,默念着一路走来的画面,远逝在如流水般的时光里,郁郁寡欢着无奈,模糊了岁月的视线,让人窒息的找不到一种温馨的归属感。 若说是此刻这种氛围让我心伤,那...
散文2019-06-01
我告诉自己不准哭散文【推荐3篇】

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实用3篇】

记忆中的花瓣永不飘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记忆中的味道》的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喜欢这篇散文。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一幕幕的温暖的往事就如同散落在记忆中的花瓣,偶尔总会在时光的枝头飘荡,令人回...
散文2014-09-04
抒情美文:记忆中的味道【实用3篇】

张小娴爱情散文【推荐3篇】

张小娴,1967年11月3日出生于香港,香港女作家,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1993年为《明报》撰写娴言娴语专栏文章。1994年于《明报》连载《面包树上的女人》而出名。1993年为《明报》撰写娴言娴语专栏...
散文2016-01-06
张小娴爱情散文【推荐3篇】

银杏林里悟禅意散文随笔(精彩3篇)

与朋友相约,来到息心寺游玩。息心寺也算是我们这里的一景吧。 我觉得天下寺庙是一家,看多了寺庙的布置,也就没多少新鲜的感觉。一样的,前有四大天王,中间的大雄宝殿,后有灵塔禅院。讲究的还有钟楼、鼓楼、经堂...
散文2011-01-01
银杏林里悟禅意散文随笔(精彩3篇)

春天的散文优秀

春天是美好的,人们都向往春天。以下让小编为你分享一些关于春天的散文吧,希望大家喜欢!关于春天的散文1啊!美丽而迷人的春天终于来了!它正在驱赶寒风凛凛的冬天,可是冬天不会心甘情愿地走,因为前几天又冷了起...
散文2014-01-07
春天的散文优秀

桃抒情散文

1 第一场雪下来了,轻柔地落在我的秃枝桠上。这美丽的精灵呀!扬扬洒洒,因风而舞,一如我不能成篇成章的思绪。 圣洁的雪呀,星霜屡换,当我再度用生命接近你时,这哪里是一次简单的时间轮回呀!经过岁月的暴风雨...
散文2018-02-03
桃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