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匠师速写散文【经典3篇】
乡村匠师速写散文 篇一
在乡村的小巷里,有一位老匠师,他是这个村子里最受尊敬的人。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享受慢慢醒来的时光,他已经拿起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操纵起工具来熟练而不失娴雅。无论是修理一把破了的椅子,还是打造一把新的锄头,他总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不费吹灰之力。
老匠师的房子是一座简陋的土坯房,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一张木桌和一把木椅。但是在这简陋的环境里,却散发着浓厚的工匠气息。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每一把工具都被精心打磨过,闪闪发光。在这里,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故事,都有它的灵魂。
乡村的人们都喜欢来找老匠师帮忙,不仅是因为他手艺好,更是因为他那颗乐于助人的心。每当有人找他修理东西,他总是笑容满面,一边修一边聊,让人感觉仿佛那个东西并不是坏了,而是有了新生。
老匠师的手艺传承自父亲,他说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他的父亲曾经告诉他,做手艺人最重要的是用心,用心去感受每一件事物的存在,用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有灵魂的作品。
在乡村的小巷里,老匠师就像一个守护神,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他用自己的双手,将那些被遗忘的老物件修复得焕然一新,让人们再次感受到它们的美好和价值。他就像是乡村的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途。
乡村匠师速写散文 篇二
在乡村的深处,有一位匠师,他是这个村子里最神秘的人物。他住在一座破旧的木屋里,整天都在忙碌着自己的手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委托,也不与人交流,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每当有人路过他的木屋,都会听见敲击声和切割声,仿佛那里隐藏着无尽的奥秘。
这位匠师的手艺非常高超,他能用最简单的工具做出最精美的作品。他的木雕技艺更是无人能及,每一件木雕作品都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灵魂一般。但是,他从不出售自己的作品,只是将它们摆放在木屋的墙角,任由风吹日晒。
村里的人们对这位匠师充满好奇,但又敬畏他的神秘。他们常常纷纷议论,猜测他的身世和来历。有人说他是一个被遗忘的皇族后裔,有人说他是一个修炼多年的道士,有人更说他是一个来自异世界的使者。但是,无论是哪种猜测,都无法揭开这位匠师的真实面貌。
有一天,一位孩子不小心摔碎了匠师摆放在墙角的木雕作品。孩子吓得目瞪口呆,以为匠师会生气责备他。然而,匠师却只是微微一笑,拿出工具,开始修复那件木雕作品。孩子看着匠师认真的神情,心里涌起一股敬意,他明白了匠师之所以如此神秘,是因为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手艺上。
在乡村的深处,这位匠师就像是一个传说中的存在,神秘而又神秘。人们或许永远无法知道他的真实面貌,但是他的手艺却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这个村子里一个永恒的传说。
乡村匠师速写散文 篇三
乡村匠师速写散文
我童年的时候,居所周边似乎都少不了各色的匠人,篾匠、木匠、泥瓦匠、铁匠、铜匠、弹棉匠……同时也都是或远或近的亲友,平常只要见着一个物件,大体就能说出是谁做的,比如若看到挑水的木桶或桶类的物件,就一定是街头的阿球师傅做的,若是竹器,大体就是享江叔做的,做衣服的有两三家,也八九不离十……
手艺人在曾经的乡村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传说我们的奶奶辈结个婚,或做稍大点的功德事,大都兴师动众的,几乎要动用各色的师傅,准备许久的时间。那时候,师傅是很受人敬重的,似乎带了神性,特别是盖房子做大木的师傅,户主都视若神明,一切礼节规矩马虎不得。当学徒学艺,是农民子弟除念书当官以外的重要出路。工匠们一般四处游走,相比常人见多识广,因个性、阅历不同,这些师傅身上,都长满了各样的奇闻逸事,坊间也由此衍生各色的传说,几乎每件物品都有一个故事,这大概也算是媒体不发达的时代,一种民间文化的沃土。
篾匠、木匠
竹木加工的匠人是最普遍的,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几个,现在的竹木师傅,多用电动工具了,装扮上不易分辩,以前是很容易分辩的,典型的装扮,就是工具挑,外出干活必挑着工具挑,扁担两头挂着竹做的扁篮,长提手,篮体椭圆形,一肘深,篮里装着、提手把上或挂或拴着,长短大小不一的各色工具。木匠也有用木板做的工具箱,有的还带抽屉,精巧实用。聚族而居的大户人家,一年来都会有一两次请师傅来家里做活的,大厅堂总有那么几天,满地是木板的刨花或竹屑竹片,小孩们就喜欢在边上看着,捡边角来玩,见师傅慢慢地一步一步,把大木头加工成各样精巧的部件,或整株竹杆最后拉成一丝一丝像面条一样的细丝,再由师傅的手上,变出各种成型的用具,感到十分神奇。做大木的师傅现在是更少见了,老家有做古廊桥的木工师傅,现在都得当做非遗传承人保护起来。
补缸匠
以前家里用的大大小的的物件,修修补补是再普遍不过的事,即便很富有的人家,所谓“缝缝补补再三年”,很多手艺与修补有关,补衣服是家常手艺,几乎是女人的必备技能。我记忆中,补碗的已经很少了(大约碗便宜,破了就扔了),最典型的,就是补酒坛和铁锅的匠人,这些手艺似乎也有一定的集群关系,比如有些村子是专门弹棉花的(如屏南的忠洋村),有些是打银的,补缸的师傅,大多来自周宁一带,挑着工具担,用周宁话拉着长调子,沿街巷一路喊着:“补—缸—补鼎哟……”有需要的人家,就出门来招呼,师傅就放下挑子,在门边的路边,支起灶具开始干活,周边的人家有东西要补的,就一起聚拢过来。也有的师傅,直接在街边上固定一个地方干活。那时,补得比较多的除了缸和锅,就是塘瓷杯盆,常常是圆形底边上大大小小补着几个眼。师傅把漏的孔眼周边,用锉刀等工具清理干净,剪个合适的金属片,把漏孔的地方堵上。补漏的材料用锡,连着手拉风箱的木炭炉子上,一个拳头大小的陶土器皿烧得通红,里面锡化成水状。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师傅根据孔眼的大小,把合适量的锡水,倒在一撮草木灰上,草木灰的下面垫块破布或瓦片,师傅的右手伸进杯盆内侧,用布把垫在里面的金属片扶住,左手拿起锡水,迅速往孔眼处按压,使锡水很快粘住孔眼,并渗入内侧将金属片牢牢粘住。补鼎的工艺类似,只是工作量大些,要沿锅的裂隙扩大创面后,码上一排的如瓜籽大小的梭形金属片。补缸的工艺稍不同,得用上铆钉,像补衣服一样,用铆钉沿缝隙钉一排。
银匠、铜匠、铁匠
银匠和铜匠手艺类似,但又有区别,银匠在我们老家土话叫“打银人”,差不多就是做首饰的。村里有个长驻的银匠,好像不是本地人,在老街上不同房子里长期租住过,秃顶、近视又耳背,做事时,总是戴着一副拴着绳子的厚眼镜,他手艺很好,据说也很有钱,但十分节俭,也一直没有娶到老婆。俗话“打铜仔”就是铜匠,业务类别好像比银匠更多些,有做铜器,锡器等,也有一部分补缸补鼎工作。铜匠多数是流动的摊,或到别村找个东家住下,定点做一段时间再换个村,如此轮回。铁匠就必需定点了,印象中,铁匠铺都是破烂不堪,黑乎乎的,烟熏火燎,不会引人驻足观看,过路时,只听见一阵阵时缓时急的锤打声,和拉风箱的呼噜声。
弹棉匠
我们村没有会弹棉花的,大多从忠洋村一带过来,弹棉匠最典型的,就是工作时的那身装扮,背脊上竖着一根竹杆,大的一头用腰带固定在腰间,另一头向前弯曲,末端垂下一根绳子,一个两米来长,状如巨大的琴弓一样的工具挂在绳子上,悬在师傅齐腰边,琴弦是一根很粗的牛筯绳,师傅左手握住弓形杆的中间(也是绑绳的位置),右手拿着一个如啤酒瓶状的锤子,不停地拔着琴弦,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靠牛筯弦的抖动,把成团的棉花弹成丝丝缕缕,然后把棉花摊成棉被大小,织上棉线,有的还用有色棉线,织上图案或喜字,再用两个像锅盖一样的大木轮把棉压实。一天下来,师傅身上头上都沾满了碎棉絮,像下了雪一样。一般师徒二人,一天就做一床棉被,只包工不包料,按如今的工时成本算,是很贵的了,工匠时代,在效率上是远不能和现在相比的。
石匠
现在城市建楼打地基不用石头,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水泥没有普及的时代,地基石材是必备的,建房首先要请的就是打石头师傅,除了石雕师傅外,,石匠大体上分为釆石师傅和做地基的.师傅,工种稍不同,也有二者都会的。釆石师傅主要上山采石,机器设备没有普及前,除爆破外的其它工序全靠手工,爆破下来的大石料,他们靠简单的钢钻铁锤,通过成排的钻眼,把石头崩裂成合适的大小,看似很粗的力气活,其实也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要让不规则的大石头,沿预设的方向崩裂,是需要经验和技巧的,高明的师傅,才能规整地崩切石条,断面平整,甚至直接就能当成品用。垒地基的师傅似乎省力些,只需对石料做简单处理,因材施用,但要让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块间,相互契合承受整墙的重量,是十分考验师傅功力的。很多乡村的地基,是就地取材用鹅卵石砌成,技术十分了得!
我家镇上有个叫乃佑的前峭村,那个石师傅我稍了解,考溪村建小学时,就是请他做的地基,他是我父亲在前峭教书时的学生,学习似乎不怎么样,但豁达机灵。他父亲是石匠,并不想让他再学这手艺,可他自己喜欢,父亲做事时他就看着,有一次他按耐不住,径自上去垒了七八块石头,问父亲做得如何,他父亲看他做得有模有样,嘴上虽不说,心里却十分赞叹,从此也不再反对,慢慢教他,后来他就靠这门手艺生活。
裁缝
我对门邻居叔婶两口子,就是做裁缝的,靠这手艺赚一家人的饭食,生活在当时已达小康,还把6个孩子中的5个,培养成大学生(他一家9个大学生,在那个年代很不容易,在村里传为佳话),现在传统裁缝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了,他在九十年代初就不做了。后来,开了一段时间的食杂店,十几二十年前,街上还有不多的几间裁缝店,如今也多数换了别的店了,老街上只有一间还继续营业,是我一个亲戚开的,我叫她表婶,她家算是世代的传承,我小时候,家里难得做的几件衣服,几乎都是她做的,做衣服用的布和扣子之类,都是自已去布店里买的,量了一下身高腰围,就按师傅的做下去了,至于样式,压根就没概念,印象中,多是中山装类似的结构。现在的主要业务,是做寿衣和帘子之类的活,很少有人做衣服了,用的还是老式的脚踩缝纫机。
剃头匠
理发这行当,只要人存在,一天就不会灭绝,不仅没有成为非遗,而且现代文明进步,把这个行当从内容到形式,都发挥到了极至,但如何机械化,总还是师傅技术为主。我小时候,村里理发师傅基本都是老头子在自家为人理发,专业开理发店的,只有阿丁一家,他也兼修表。理发的客人也都是男性,女性头发似乎都是自已剪或结辫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记得最初是因为八十年代,有一段时间流行烫卷发,就慢慢有了女理发师,阿丁的几个女儿,也跟父亲学理发了,越来越多的女人进店做头发,后面花样就越来越多,从客户对象到从业人员,再到设施工具、业务类别都革命性地改变,如今理发店里,已是街面上帅哥靓妹集合最扎眼的处所了。
道师
老家有一种像道士一样的师傅,村民称为“先生”,专为人们做法事的,归为匠人有点牵强,这里也权当一门手艺来说吧,他们最经常的,是给小孩“过关”、“招魂”,或给死去的人超度,也给人们择黄道吉日,算是村里必不可少的一个行当,在外人看来,也是十分玄秘的,小孩们对这些“先生”都很害怕,平日里都敬而远之,大约因为见了他们,就想到死人的缘故。我邻居就有一位这样的先生。他的房子和我家隔一条窄巷,很破,摇摇欲坠的,门上,外墙壁上歪歪斜斜地钉着旧木板,总是贴满了各色的纸符,他也许用这办法防止房子倒掉。我父亲和他很要好,小时候,父亲带我去他家玩过,吃过他的不少东西。他活儿多的时候,有时叫父亲帮他写疏(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文书,像信件一样,做法事时,要烧了让神明收去)。这是一个不亚于其它匠人的专业活儿,得有正宗的传承,比如从父辈或师傅传下来,礼仪规矩十分讲究,不能马虎,文书格式都十分严格,做法事时,有一整套类似咒语的唱词,听着喑哑浑浊,模模糊糊的,但是,一招一式极其庄重。
这活儿现在几乎要成为非遗了,原先,我们村里有三位这样的先生,如今都已去世,似乎也没有合适的人传下来,另一方面,现在基督教影响也越大,他们不做这类法事,“市场”也就小了很多。年轻人更是觉得无利可图,不愿去学了,据说,现在有这方便需求的,都得到邻村去请。
劁猪匠
这算是极冷僻的一门手艺了,我如今都差点没记忆了。小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只记得小猪买回来养不多大时,就会请劁猪师傅来家里把猪劁一下,也就是阉猪。这算是一项觉得残忍的活儿,小时候大人开玩笑吓小孩就说:“再调皮!把你小鸡鸡劁了……”小孩们就识趣地用手护着裤档慌乱逃去,大人哈哈大笑。记忆中,村里只有一人会这手艺,人家叫他“阿忠师”,是我一个女同学的爸爸,壮实,上身长下身短的样子,走路摇摆起来一副威武样,传说他会武功,不知真有其事否。他劁猪只带很简单的工具,一把刀,一根带着短棍的绳圈。他身手敏捷,户主把猪从栏里赶出,趁其不备,一把拉住猪后腿,猪倒地瞬间,他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捆挷了猪的脚,同时用套索套住猪的嘴,猪就是剩了叫的份儿了,他娴熟地取出刀具,割开猪后腹某个部位,伸进两手指往里掏了一小会儿,抠出一小撮像菜花一样的东西(大约是猪的卵巢),然后用针把创口缝上,涂上点锅底黑灰,就算完事了,前后不到10分钟。
360行都有工匠,如今,各行各业分工细化,其实,工匠的类别是更多了,减少的只是传统的工匠,现在还较常见的传统工匠,大约是补鞋匠,磨刀匠之类,高大上一点的有木雕根雕匠,更多的类别,我们这一代已经很模糊了,上面是我比较熟悉,而现在又很少见的几个类别。记得小时候,还有一种专门给嫁妆画“厨花”和专画老人像的画匠,我母亲陪嫁的衣柜门上都画着厨花,用油彩在玻璃或木板上画各色的花卉、风景,人物故事等,十分逼真,我在乡下的时候,也当了业余画匠,给人家画了一些老人像,我见过我曾祖父的画像,应是民国时期所画,彩色的,非常细腻逼真!功夫是我的百倍以上,如今这行当,已被照相技术彻底取代。
印象中,乡间的手艺人都是平平实实,千百年来延袭传承,靠手艺赚口饭食,养一家人,平时大多也种地,与普通的农民没有太大区别,大多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勤快点的可小康,因手艺而大富大贵的很少,乡间似乎也没有暴富的环境,即便是如今的产业技师,要大富大贵也并不容易,甚至收入远不如销售人员、中介商或投资客,但这些默默的工匠,才是真正推动技术进步的。
如今工匠的概念,己大大减弱了,但广义上的工匠,永远不会消亡,仍会以产业技师的形态存在,我们只是和他们之间隔了一层市场而已。现在生产高度集约化,大到建房,小到生子,用品基本一站搞定,省时省力,也品类齐全,大大方便,但相应地也缺了那些过程的乐趣,机器味重了,人味也就淡了。时下热烈讨论人工智能胜过人脑,机器人控制人类,机器人战争……我并不以为,在创造性上人工智能真能胜过人脑,但像手艺这种局部技术领域,机器是早就超越了人类了。如今我们都已习惯认品牌,认不出也用不着认是哪个师傅做的了,造价、款式、效率比工匠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百姓也相应地随意起来,对工匠的敬重,也大不如前却挑剔有加。如今,乡村各类物件也都趋向泛滥,垃圾大量产生,环境和水质都大大下降,工匠时代的物件大都少而精,当今是丰而杂,有利必有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