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散文

走进小石潭记世界【优选3篇】

走进小石潭记世界 篇一

小石潭,一个位于山间的小村庄,宁静而祥和。走进这个世界,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古老的岁月。

清晨,村庄里弥漫着淡淡的晨雾,屋檐上挂着露水,微风拂过,吹拂着晨起的村民。他们走出家门,挑着水桶去取水,或者背着锄头去田间劳作。这一切仿佛是一幅古老的画卷,在慢慢展开着。

在小石潭,人们过着简单而安宁的生活。他们种田、养鸡、晒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纯粹。村里的孩子们在田间奔跑,笑声回荡在山间,给这个小村庄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村庄被染上了一层金黄色。村民们收拾完家务,聚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星空闪烁着点点星光,仿佛在为这个宁静的村庄点缀。

走进小石潭,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繁忙的生活,只有宁静和祥和。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起来,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简单。

走进小石潭记世界 篇二

小石潭,一个隐藏在山间的小村庄,虽然地处偏僻,却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文化。走进这个世界,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仙境。

小石潭的山峦连绵起伏,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宜人。村庄的房屋沿山而建,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古朴而美丽的感觉。村里的古老祠堂保存完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

走进小石潭,可以看到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他们过着勤劳朴实的生活,尊重传统,崇尚自然。村里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舞龙、赛狮等,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

小石潭的美景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创作。清晨的雾气、傍晚的夕阳、山间的风景,都是他们镜头下的绝美画面。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灵感和创意,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小石潭,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繁忙的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古老的传统文化,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

走进小石潭记世界 篇三

走进小石潭记世界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游记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记》更是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面对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我们在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领略小石潭的美景,体会柳宗元的感情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从“读──画──写──音乐赏析”这几个环节入手,尊重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感受、体验,让学生在赏景品情中“走”进了小石潭。

  一、在“读”中走进小石潭

  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文言语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但读也要讲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确定相应的读书方式。在《小石潭记》中,我安排了三种读书的方式:

  1、诵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句子停顿,读得流利,读懂文意,通过诵读,落实字、词、句,疏通文意,初步感知课文。

  2、在“画”中读:

  在教学中,有一个“评画”的环节,要求学生点评同学们为小石潭作的画。在评画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一幅画的特点,让学生选读相应的文段。达到以画促读,以读入画,以读入情的目的。如:有──幅画形象地画出了潭中自山自在的游鱼,就让学尘边赏画边朗读“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这一文段,让学生品味作者对水中游鱼栩栩如生的描绘。有一幅画画出了随风摇动的竹林及柳宗元坐在潭边的背影,就让学生朗读“坐潭上……乃记之而去”这一‘文段,使学生品味到了小石潭幽寂的气氛及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3、品读:

  在引导学生领略了小石潭的美景,体会了作者游小石潭的复杂心情后,请学生选出课文中自己最欣赏的一段,体会它山情入景,山景及情的写法,然后放声朗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

  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勾勒出小石潭的形象。就这样,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学生就会渐渐走进小石潭中。

  二、在“画中”走进小石潭

  《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细腻逼真,文中的各种景致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但仅让学生透过文字来感知小石潭,再怎么发挥想象,小石潭都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环节:

  1、深入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

  学生要准确地画好小石潭,就必须深入阅读课文,自己去体验、去探究,根据自己人对课文的理解来构思、创作。在阅读──构思──画画这一过程中,激发了学生阅读潜能,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性。每一幅画都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评画:

  将学生的画用实物投景仪投放出来,要求学生以课文句子为依据,点评出每幅画的优点与不足。如:有──幅画画的是一条小溪及溪边的竹林,学生点评时就指出:“课文中的小石潭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及‘其岸势犬牙差互’,而你这──幅画没有画出小石潭的这个特征来。”再有一幅画画的是柳宗元坐在潭边,低头凝视水中的游鱼。学生点评时就指出:“这幅画的优点在于很好地体现了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这一个片断,画出了柳宗元为游鱼之乐而乐的情景。”这样,在评画的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又能对自己画中的小石潭进行不断的修正、完善。这个教学环节,山眼(文字)中之潭到心中之潭,再由心中之潭到画中之潭,一个幽静秀美的小石潭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模糊的影像了,学生由“画”走进了小石潭。

  三、在“写”中走进小石潭

  通过“读”和“画”两个教学环节,学生对小石潭有了更具体可感的认识。这时候让学生描写小石潭,就不是无话可写,而是急于要写,乐于要写了。因此,我又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描写小石潭。先请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再以“小石潭真__________啊!”为题,用描述性的语言写出自己对小石潭的印象。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读”和“画”的基础上,学生已是“胸中有潭”。潭中那清澈见底的'泉水,怡然自得的游鱼,潭边那奇形怪状的岩石,互相缠络的古树翠蔓……这种种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已是呼之欲出了。此刻要组织语言来描写小石潭就如蚕茧吐丝,源源不断。因此,学生胸中之潭又化为笔下之潭,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又走进了小石潭。

  四、在“音乐”中走进小石潭

  叔本华曾经指出“音乐的可能性和功能超越其它一切艺术之上”,“音乐比文字更有力”。确实,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容易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因此,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个环节:音乐赏析──与柳宗元共鸣。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带领学生去触摸柳宗元的心灵。先是让学生倾听──段古筝弹奏,然后思考以下问题: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你认为这段乐曲与课文的思想内容相吻合吗?它能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在或缓慢或急切,或清幽或愤懑的乐曲声中,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宋体验,有的感受到了小石潭的清幽寂静,有的感受到了柳宗元的孤独凄凉……理解了柳宗元寄情.山水,因景而乐;又触景生情,因景而悲的复杂心情。音乐成为一个媒介,让学生融入音乐中,融入景中,融入情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共鸣。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距离,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情景交融的《小石潭记》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宋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石潭记》的教学正是基于以上体会进行设计的。

相关文章

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优质3篇)

燕山脚下是故乡,无时无刻不怀想。 故乡那个山村很小很小,偏僻遥远,山环水绕,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四,五百口人。 雄伟神奇的云彩山造就出乡亲们粗犷彪悍如大山一样的性格,奔流不息的青龙河打造出乡亲们如水一样...
散文2018-02-05
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优质3篇)

夏日和弥河源来个约会吧散文(经典3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陶渊明先生最理想的生活王国。 一个人,每日穿梭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奔跑在汽车尾气弥漫的拥挤的车道上,为车子、房子、位子、票子诸事而奔走操劳,怎么...
散文2015-05-01
夏日和弥河源来个约会吧散文(经典3篇)

最后七天的生命优秀散文

最后七天的生命 你说一个好好的人,突然在七天的时间里离你而去你会怎么办?而且是你最亲的人,他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个生意人,一直以来身体不错也很健康,就在这个春节感觉有点头痛也没太在意,只是服了一些...
散文2016-06-04
最后七天的生命优秀散文

梨花一支春带雨散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梨花一支春带雨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散文2019-02-05
梨花一支春带雨散文

时光匆匆离去散文【优秀3篇】

时光,总是那么的匆忙,我们来不及等待,来不及停下来思考,来不及静静的回味过去的美好,更来不及想象明天的快乐或是悲伤,匆匆的就把我们带离了现在。一天就这样过去,岁月的痕迹在心底深深地留下,朝起朝落,形色...
散文2019-01-04
时光匆匆离去散文【优秀3篇】

清风散文(精彩3篇)

盛夏的小区内车辆不多,行人很少。地面被晒的滚烫,脆弱的皮肤无法与暴露在阳光下的金属接触。我走在路上不敢抬头,火辣辣的太阳太猛烈了,太霸道了,谁都不敢去瞪它一眼。原来的天空失去了蔚蓝的色彩,好像是一片火...
散文2017-04-04
清风散文(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