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散文(精选3篇)
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散文 篇一
在古老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平夷所和平夷卫是两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它们位于黄河之滨,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平夷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据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草原,生活着一群勇敢而善良的平民。他们勤劳耕种,和谐相处,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打破了这片宁静,平民们不得不转移至附近的山区避难。在山区,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聚居地,取名为平夷所,以纪念他们曾经的家园。
平夷卫,则是平夷所的姊妹城市,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据史书记载,平夷卫建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边关要塞。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平夷卫见证了无数战争和征战,它坚守在黄河流域的边陲,成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的屏障。平夷卫的壮美城墙、古老城门、神秘寺庙,都是这座古城的见证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如今,平夷所和平夷卫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旅游胜地。游人们可以漫步在古老的街巷中,感受那份古朴和宁静;可以登上城墙,俯瞰黄河两岸的美丽风景;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每一处景点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那段辉煌的岁月。
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勇敢,传承着一种对家园的热爱和守护。愿这片古老的土地永远繁荣昌盛,愿这段历史的记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散文 篇二
在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这些古老的传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神秘色彩。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平夷所和平夷卫之间有一座神奇的桥梁,名为“和平桥”。这座桥梁连接着两个城市,也连接着两个文明,象征着和平与团结。相传,每当两城之间发生纷争或战争的时候,和平桥上就会出现一位神秘的仙女,她手持橄榄枝,头戴羽冠,身披白袍,向两城的人们呼吁和解,呼唤和平。奇迹总是发生在最需要的时刻,每当人们听从仙女的呼唤,放下武器,团结一心,和平桥上就会绽放出美丽的光芒,将那份和平之气传递给每一个人。从此以后,平夷所和平夷卫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两城的人们和睦相处,共同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除了和平桥的传说,平夷所和平夷卫还有许多其他的故事,比如关于古老神庙的传说、关于英雄豪杰的传说、关于美丽姑娘的传说……这些传说融合了历史、文化、信仰和民风,让这片土地更加神秘和迷人。
走进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传说。这里的每一根砖、每一块石头,都沉淀着千年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愿这片土地永远和平安泰,愿这些古老的传说永远传承下去,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散文 篇三
平夷所和平夷卫的诞生地散文
旧城山一一平夷所和平夷卫诞生地。平夷卫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置在今富源北部的一个军事单位,平夷卫始建于今富源哪里?史料记裁不同,民间传说也和史料记载不同。
《康熙平彝县志》记:“《滇后记》曰明洪武二十三年建平彝县于厄勒铺”。厄勒铺即今恩乐村。县志的纂辑者任中宜先生,是平彝县第二任县令,他对平彝县(今富源县)经过实地考察、到处搜寻历史资料、慎重地决定取舍,最后才纂写成县志,是对富源非常有贡献的一个人,但是他这个记载是有问题的。首先,没有《滇后记》这本书。《云南史料目录概说》著录了从汉到明清的云南史料,可以说对云南的史料搜罗殆尽,但也没有《滇后记》这本书的信息;而早在永乐年间有个人就记载平夷卫创建于鲁勒旧,他叫沈勖,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按“地近易核、时近迹真”的规律,比起所谓《滇后记》的记载,沈勖的记载更靠谱。他从洪武十五年就到当时的云南普安戍守(当时普安包括今贵州盘县、兴义、普安、兴仁一带,并旁及云南、广西的零星地域,属云南。普安卫城在今老盘县城),永乐十六年(1418年)他完成《普安州志》书稿时,平夷卫才建卫二十八年。嘉靖的时候普安州知州在《普安州志》基础上重修《嘉靖普安州志》,隆庆年间刊行,任中宜修县志时这本书已刊行一百多年,但是从任中宜《平彝县志序》文中看,他有可能没见到这本书。还有“洪武二十三年建平彝县于厄勒铺”这句,不知道这里记成平彝县是不是原文就是这样记的、还是后来抄录者出错,洪武二十三年建的是平夷卫不是平彝县。再说厄勒铺在明洪武二十八年前是越州地盘,叫厄勒营。土司的长子继承土司职位,其他的儿子分封到各营当营长,各营是土司的直系亲属管理,其地的居民既是兵,又是民,平时各理其事,打仗的时候要参战,故以营为建制。洪武二十三年,平夷卫设置的同时也设置了越州卫(在今越州镇),卫是“空降”到州县境内的军事单位,同一州县的地盘上同时设置两个级别相同的军事单位是不可能的,故在越州的中心地设立越州卫的同时又在越州的厄勒营设置平夷卫是不可能的。
越州厄勒营怎么变成沾益州厄勒营,又变成平彝县厄勒铺的?这是有一个过程的。
明洪武十四年越州土司龙海归顺明朝廷,龙海死后其子阿资承袭土司职位,洪武二十八年阿资被明朝廷剿灭,越州地大部分划归沾益州。据《康熙平彝县志》记载,越州地盘划给沾益州的地方称海地上五营、中五营和下五营,清初编里甲时分别被编为太平里、久安里和长治里,久安里和长治里康熙五年划归平夷卫,太平里仍归沾益州。康熙三十四年合并平夷卫和亦佐县建平彝县,久安里和长治里归平彝县。清末久安里分为久安里和独户里,民国称久安区、独户区,长治里称长治区,这三区几经变化,今称墨红镇、竹园镇和大河镇。
明代龙海地盘上的下五营,清代称长治里,今称大河镇。下五营中今天还有两个可以确认,即今富源大河镇的海营寨和恩乐,海营寨之所以叫海营寨,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海家的营盘,恩乐当时彝语叫厄勒营,意为大山上的营寨。现在大河镇恩乐村还有些老人会说恩乐以前属于沾益州厄勒营,说的就是龙海土司地盘的下五营之一厄勒营划给沾益州后叫沾益州厄勒营,因为在这里曾经设置了一个铺而改名为厄勒铺,厄勒铺后划归平彝县。铺是设在驿道上的基层军事单位,在上一个驿站与下一个驿站之间设置,铺与铺之间距离十里至三十里不等。铺撤销后厄勒铺改名为厄勒村,后又改为恩乐村,是根据彝语音厄勒译过来的汉语名称。
纂辑《光绪平彝县志》的李恩光也怀疑过平夷卫建在厄勒铺,他写道:“《滇后记》谓洪武二十三年建平夷卫于厄勒铺。按:于此置卫以防之,容或有也。”这里“容或有也"四字,表明他也认为平夷卫建在厄勒铺没有确证。另外今恩乐民间传说明洪武年间有个叫陈恒的人随傅友德、蓝玉、沐英讨伐云南元朝残余势力有功而被赐封骁骑将军。洪武二十五年,蓝玉被朱元璋诛灭,被牵连进蓝玉案而受害的人上万,因为陈恒曾经是蓝玉的部下,害怕受牵连,就逃到恩乐改姓田隐居起来,富源境内有传说陈、田二姓是一家。当时的恩乐远离明军卫所驻地,是海家管辖的地方,如果恩乐有卫这一级建制,陈恒逃到恩乐不是逃到明朝廷军队的势力范围之内了吗?还有说陈将军的墓就在恩乐芭蕉湾村,问及碑文的时候,说是后人立的,现在碑文是照原碑文抄录的。
最有说服力的是明代《寰宇通志》记载“平夷卫在霑益州南百二十里”,在它基础上修成的《明一统志》记“平夷卫在沾益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当时的沾益州即今宣威,宣威至平夷卫有一条古驿道:往沾益州城(宣威老城)南门出发至板桥有四十里,往板桥至铁翅(时属沾益州,沾益州分为新沾益州和宣威州后属宣威州,今属富源后所镇)有七十里,再走十多里到平夷卫北界迤后所,加起来就是一百二十多里的距离。如果平夷卫在厄勒,那就是在当时的沾益州南二百多里,这显然与平夷卫“在霑益州南百二十里”的记载不符。
再来看最早记录平夷所和平夷卫建置情况的江苏高邮人沈勖(xù)写的原文,他撰写的《普安州志》记载:“平夷千户所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十二月,蒙(承蒙皇恩)调征南千户刘成等创立于鲁勒旧。二十三年(1390年)三月,蒙将鲁勒旧改立云南平夷卫,将本所官军移守香罗山(今贵州平关),仍立为本卫(指普安卫)千户所。”《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也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征南将军傅友德等将兵讨阿资,道过平夷,以其山势峭险,密迩龙海(密迩意为很接近,龙海指越州的龙海土司),宜筑堡驻兵屯守,以悍蛮夷。遂迁其山民往居卑午村,留神策卫千户刘成等领兵千人树栅置堡。其地后以为平夷千户所”。这两本明代的书都记载了平夷千户所是刘成洪武二十一年创立的,只不过《明太祖实录》中记的是在平夷很接近越州的山势峭险的地方,《嘉靖普安州志》记的地点是鲁勒旧,那么鲁勒旧在哪里呢?《明太祖实录》为什么说建平夷千户所的地方“密迩龙海”?
鲁勒旧是今天的富源县旧城山,鲁勒旧是当时彝族对旧城山的称谓。鲁是黑彝支系阿鲁家的意思,勒是尖山的意思,旧是有的意思。鲁勒旧是“有黑彝支系阿鲁家居住的山”的意思。相传旧城山古时是一座尖山,黑彝族在山腰、今天富源矿厂住宿区所在位置建立营寨,今天富源矿厂抽水站就是传说中的鲤鱼潭,是鲁勒旧的人们取水的地方。鲤鱼潭曾经发过大水,住在山脚的人们纷纷往山上跑,大水过后,人们看见鲤鱼飘在水面,就把这个龙潭叫鲤鱼潭。旧城山南麓有一个洞叫地牢,是古时彝族头人关罪人的地方,西麓有清溪河,东麓有西门河,古驿道从旧城山脚过,战略位置险要。鲁勒旧所在地汉族称平夷,平夷之名来源于唐代平夷县。按《嘉靖普安州志》记载:“废平夷县,在州西一百三十里,今云南平夷卫治。”唐高祖武德四年,置西平州,贞观八年改西平州为盘州,领县三:附唐、盘水、平夷。明代洪武二十三年置的平夷卫中的“平夷”一名是源于唐代平夷县。早在洪武中,沐英留镇云南时,在旧城山的山脚建了三元宫,三元指天、地、水府三神,能赦罪、解厄、赐福。三元宫位置在今富源矿厂办公楼位置,一九五二年,被富源矿产撤了建办公楼。洪武二十一年傅友德带领明军平越州土司阿资叛乱,路过这里,见旧城山地势险要,距离越州地盘又近,为震慑越州土司,就留下千户官刘成带领一千人在三元宫旁边建立平夷所。为什么说旧城山离越州土司的地盘近?这需要回顾一下古越州的地盘才能说明这个问题。元末明初时任越州知州的是龙海,俗称龙海土司,洪武十四年明军到达越州、驻扎在汤池山(今石宝山),派一个叫刘泰的文官去龙海土司官邸(在今三宝)说服龙海土司归顺,龙海与属下商量后,望风归顺明朝廷,明朝廷仍让他当任越州土知州。龙海土司的地盘包括今富源的墨红、竹园、大河、今曲靖麒麟区的茨营、越州、东山及陆良部分,旧城山距离当时龙海土司的下五营即清代称为长治里、今天称为大河镇的地方,有二十多里地,故说“密迩龙海”。龙海土司于明洪武二十年随明军去辽宁征讨北元残余势力,六月在回云南的途中病死于盖州。明朝廷让他儿子阿资袭任土知州职位,阿资在越州水城造城居住,负固不出,不服从明朝廷调遣,因此洪武二十一年傅友德奉命征讨阿资。明军路过平夷古驿道旁的鲁勒旧(今旧城山),看到这里地势险要,就留下神策卫千户刘成带领千人屯守。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刘成等领兵千人只是“树栅置堡”。所谓堡,就是用土筑起一道屏障,可资捍卫,故曰堡,刘成的这个堡是在土屏障上用树围栅起来的。刘成带领一千人驻扎下来后在鲁勒旧(旧城山)西边开垦农田自养,这是明军在富源最早的屯地,以刘成的姓取名叫刘氏屯(今牛柿屯)。
刘成创立的千户所两年后搬迁至香罗山戍守,仍然把移守地香罗山叫平夷所,平夷所原来在的地方创立平夷卫。平夷所即后来的'贵州盘县西部的平关,西距今云南富源胜境关十五公里。
建立平夷卫的王诚,又被记为王成,当时的《明太祖实录》有记载: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右军都督佥事王诚致仕,给半俸,命其子庸袭职。”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夏“戊申改平夷千户所为平夷卫指挥使司,上以云南列置戍兵,平夷尤当南北要冲,四面皆蛮夷部落,必置卫屯兵镇守。乃命开国公常昇往辰阳集民间壮凡五千人,遣右军都督佥事王成(这里写成王成)、千户卢春统赴平夷置卫”。洪武武二十三年五月“右军都督佥事王庸坐事当死,因自陈其过恶于上前,法司请论如法,上曰人莫难于知过,彼既能引咎自责,将复为善人,姑贷之。命解其官,送云南平夷卫代其父诚(指王诚)屯守,寻命为本卫指挥使。”这几处的记录,翻译成白话文如下: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右军都督佥事王诚退休,退休工资是在职的一半,他的长子王庸承袭他的官位。洪武二十三年四月,皇帝朱元璋派兵戍守云南,他认为平夷地处南来北往要冲部位,四面是不开化的少数民族部落,必须置卫屯守,于是命开国公常升在辰阳募集壮丁五千人,派右军都督佥事王成(即王诚,是退休后被起用)和千户卢春带领来平夷建卫。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王诚儿子王庸因事获罪应当处死,因为王庸向皇上朱元璋自首,朱元璋原谅了他,说人难得的是知道自己的过错,能够引咎自责,将来又是好人。于是解免他右军都督佥事的官职,发送到云南平夷卫接替他父亲王诚屯守,不久王庸被正式任命为平夷卫指挥使。王庸是第一任平夷卫指挥使,王庸带领父亲王诚往辰阳带来的5000兵士在平夷卫屯守,他带领兵士在旧城山脚开垦的屯地因他的姓而得名王家屯,王家屯地名今存。王诚在洪武二十六年因牵扯进蓝玉案与次子王序在京城被处死。王庸在富源县最早的县志《康熙平彝县志》上只字未提,其结局不知如何。
洪武皇帝朱元璋驾崩后,他孙子建文帝继位,《康熙平彝县志》记载“惠帝建文元年,筑平夷卫”,这时平夷卫建卫九年了。之前的九年,平夷卫也是在鲁勒旧(旧城山),理由上文已述。建文元年筑的平夷卫城是土城。《康熙平彝县志》记“孝宗弘治七年,建平夷卫石城。旧《通志》曰:正统中、东移数百步。”正统皇帝在位十四年,正统中是正统七年(1442年年),平夷卫向东移了数百步(一步等于五尺)。从东移到建成石城为止有五十二年的时间。建一座石城用五十二年的时间,对于又要建城又要屯守的平夷卫人来说很不容易了。
弘治七年(1494年),平夷卫的卫城由旧城山搬迁至鸣凤山。弘治七年建的平夷卫石城的城墙周长一千二百六十五米,高四米,共有八百六十四个垛口。开东门、南门、大西门、小西门,北门未开。建东门、南门、北门、大西门、小西门城楼五座。平夷卫城墙有多宽?笔者七十年代住在小西门中段,听到街上的人骂人说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有不知趣的人问城墙有多厚,回答说有中安小学门前那条街厚;因为那条街就是拆了城墙在城墙的基础上建的。石城建起后土城叫古城寨,古城寨所在的山就叫旧城山。
综上所述,结论是:平夷卫始建于旧城山,是在平夷所搬走后在平夷所基础上建的,后不断扩大向东移,最后搬迁至鸣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