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记忆散文(经典3篇)
70后的记忆散文 篇一
小时候,家里常年都有一本发黄的相册,里面记录了我童年时代的点点滴滴。每当下雨天,我总是会翻开那本相册,一页一页地回味着那些美好的记忆。
我记得小时候的夏天,总是热得让人无法呼吸。那时候,我们姐妹几个总是会在院子里玩水枪,嬉笑打闹,留下了无数快乐的瞬间。还记得那个时候,妈妈总是会给我们做好吃的冰棍,尽管不是很豪华,但却是我们最喜欢的味道。
又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日聚会,那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生日聚会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但我却从未觉得缺少了什么。妈妈总是会为我做一个小小的蛋糕,上面点缀着几根蜡烛,那时候的我总是觉得这个蛋糕比什么都珍贵。
而如今,已经是70后的我,回想起那些美好的记忆,不禁感慨万千。岁月如梭,时间飞逝,曾经的那些快乐与幸福,仿佛就在昨天。虽然岁月已经在我们脸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但那份童真与纯真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心底。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旅程,我们在路上不断地前行,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就如同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愿我们永远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永远珍惜那些珍贵的记忆。
70后的记忆散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在70年代的那个年代,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我们只能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在夏日的午后,我们总是会躲在那些绿荫浓密的树丛里,尽情地嬉戏玩耍。而晚上,我们则会聚在一起,一边吃着爸妈做的糖葫芦,一边听着祖辈们讲那些传奇的故事。
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都会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剧。虽然镜头模糊,声音有些杂音,但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而且,我们还会一起排练春节晚会的节目,每每想起那个时候的笑声和欢乐,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意。
而如今,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想起那些美好的记忆,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旅程,我们在路上不断地前行,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记忆。然而,这些记忆,却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永远珍藏在心底。愿我们永远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永远珍惜那些珍贵的记忆。
70后的记忆散文 篇三
70后的记忆散文
70后的记忆:记忆里的小人书
说起小人书,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并不陌生。那时候,对小人书的热爱简直就是一种痴迷。那一幅幅简单几笔勾勒的图画,配上几十个文字,薄薄的几十页,便能凸现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那些彩色斑斓的素描和工笔,给了那个年代的人留下了涂抹不去的回忆。如今,那些曾经捧着小人书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的孩童,现今早已为人父人母。当历史的印记在现实世界里用另一种形式呈现时,让人倍感亲切,每一次路过古玩市场看到小人书的那一瞬间,那种久违的感觉就像是你遗忘已久的宝贝突然找到,有种蠢动索然。让人迷恋的小人书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了美好的童年。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人们的业余时间和农闲时节除了听收音机,打扑克、聊天讲故事,其他的娱乐活动根本没有。小人书便成为了很多孩子的启蒙课本。一本本小小的书籍,记载了那代人的欢笑和泪水,也承载了很多童年、少年的梦想和回忆。
那时候,父母怕孩子看小人书上瘾耽误学习,于是极力进行控制。我和弟弟就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偷偷阅读,有时候躲在被窝中,有时候夹在书本里掩盖,现在想来,感到自己的举动很可笑。记得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和小朋友淘换来一本《小炉匠》,整天比划着学里面的打铁动作,那种痴迷使我至今仍难以忘怀。
时光如履,人生匆匆,当我们再一次翻开这些小人书时,曾经的记忆,曾经阅读时的感触,原来都未曾远去。曾经涤荡过我们年少无知灵魂的小人书,已经在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曾记得那时在县城有一个‘菠萝岭’的书店,那时候书店每周的周末开展“一分钱租看一本书”,活动,便偷偷的把奶奶的鸡蛋偷上一个,到供销社卖3分钱,可以美美地看上一天。那时候,置身在电扇下的我常是一边乘凉,一边看小人书尽享受乘凉阅读的快乐。当年小人书的内容大多是反映英雄传奇、革命斗争的故事。这些英雄们的斗争故事,启迪激励了儿时的英雄梦想。它用经典的故事、高雅的内容呈现出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瑰宝。
在小学的记忆里,我被老师收缴得最多的书就是小人书了,在课堂里看小人书,是最惹老师生气的,于是老师用警示板或树枝教杆,命令学生自己伸出手来,犯一次错就在学生的手掌上敲打一次。我常常因为看小人书而被老师“打扳子”。被打扳子是最不光彩的事,因为常常被打扳子的学生,大多都被别人称为“厕所的石头”或“捣蛋包”的,“厕所的石头”是最贬低人的称呼了的。
小人书记载了一个时代的儿童生活,也记载了那个时代的流行产物,它的悄然撤离,成为一个时代的封存。
70后的记忆
渐行渐远......
曾经校园门前那条长长的河堤,曾经教室西边那方碧草芳萋的百草园,还有在河堤漫步、在百草园读书的.你、我......
只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在熙熙攘攘的饭店里,推杯换盏之间我们感慨岁月的转瞬即逝,我们扼腕叹息曾经青葱岁月里太多已做过的笨拙的傻事和未来得及做的太多的遗憾,我们回忆着曾经那份略带青涩的美丽......我们笑着,眼角皱纹弯弯,我们说着,言辞之间豪放尽显,岁月褪尽了曾经的稚气,年华给予了我们一种别样的美丽。
记得那时的你,上课铃声已响,你怕迟到挨批,一跃翻窗而过的轻盈,还记得那时的你,学习很好,是很多老师眼里的宠儿,我不服气,一年之后与你成绩不相上下,出人意料的考上了师范.....我在努力的回忆着,在记忆里搜索着与你有关的东西,记忆像一道七彩的虹,绚烂的美丽着,只是你在虹的一端里隐隐地飞舞着,模糊而又模糊,任我怎么想,却已记不起你曾经的摸样来......
今天我坐在电脑旁,敲打的是键盘,敲打不出的是记忆,曾经那样刻骨铭心的记忆痛彻心扉,现在在记忆里却已渐行渐远,尽管隐隐的我知道,曾经我有一段青葱时代的记忆,它很美,很美,很美......只是很美,有色彩却没有轮廓......所以我已经无法再用语言喋喋不休的、不知疲倦的讲给你或者是我的朋友听了,所以回忆也就没有了倾诉,没有了委屈,没有了怨恨......尽管我知道它是存在着:存在于我低头的叹息间;存在于我独立寒秋的沉思间;存在于我默然的微笑间;存在于音乐缓缓流进心海的波光旖旎间......
四十岁的女人,生活的磨砺让心结出了茧,不在细腻,不再敏感,不再于风花雪月里品读生活的浪漫,人生多了几分从容与淡定,而在从容与淡定中回首与思索往事,让自己多几分智慧与豁达。所以我满怀感激岁月给予我的这份失忆,让我忘掉了很多,忘掉了你曾经也许很俊逸的样子,忘掉了我也许曾经面对你时,扭着枯黄的辫子稍,或搓着衣角不知所措的青涩样子......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还记得,请不要嘲笑我曾经的模样,因为我曾经用一颗洋槐花般圣洁而甜蜜的心爱过你,用河堤上那一片浓郁的绿茵期待过你......最后看着你的时候,却用百草园里凌乱而葱茏的荒草遮藏了我的心......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们还记得我,请不要嘲笑我曾经不谙世事、苦读圣贤书的模样,也不要遗弃那个在角落里一直默默地看着你们欢笑打闹的不起眼的、枯瘦的小姑娘,因为我曾经和你们一样,也有过一颗火热不羁的心,我们的心曾一起在那一所校园的天空下以不同的姿态飞扬过,轻盈与笨拙、美丽与青涩,聪慧与纯朴......都是你我留给记忆最绚丽的色彩。
也许生活让我们渐行渐远,记忆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无法回忆了......但如果你有闲的时候,请读一读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在还有迹可循的记忆中变得澄澈而干净,让自己在尘世的喧哗中独守宁静,在世事变迁、沧海泛滥、物欲横流中守住我们曾经的憨朴与纯正。岁月的变迁会给我们曾经有过的纯洁与真诚赋以深度,让今天长大后的我们更加成熟完美!
渐行渐远......
我们在彼此的记忆里融入人海......
人流如潮,潮来潮往,也许你就在我身边的潮里......
只有巴掌大的小人书曾在上个世纪风靡中国,因为曾是童年最深的记忆,许多人步入中年,还有着无法割舍的小人书情结。今天,已成为历史的小人书,却成了很多连藏迷们的阁中珍藏。追忆起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情景,那个年代的人们都不禁感慨万千:“这种艺术魅力是现在的孩子根本无法体会的。”
21世纪里,人们干得最多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怀旧了吧。于是,一种曾经给许多人的童年带来过欢乐的艺术形式--连环画重出江湖。连环画,这三个字,可以说老少皆知,耳熟能详。流畅、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连续画面,配合着生动、明了且富有韵味的文字,小小的画就这样把世界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鸡毛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三部曲》……这些亲切而鲜活的画面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那是任何一部VCD、任何一套电子游戏都难以比拟的。
70后的记忆:小人书,童年的记忆
一箱老旧、泛黄的连环画册开启了我的记忆之门。童年的记忆里,最让我难忘的是父亲的收藏的一大箱“小人书”,而最让我怀念的便是俯在父亲的书桌旁,手捧着一本本被称之为“小人书”的连环画,细细咀嚼的那段时光。
从记事时开始,我就开始阅览父亲的各类收藏,邮票、火花、书签、钱币,应有尽有……可惟独只有小人书是可以让我随意摆布的。尽管那时翻看小人书每一页里都会有我不认识的字,可我却喜欢看画书中的画,喜欢静静地品味画中人的情感,品味其中的喜怒哀乐。那时候,家境并不太宽余,少言寡语的我,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小人书”,哪怕是它缺皮少面,细细捧读,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往今来的人儿对话,或掬一把辛酸的泪水,或兴高采烈击节感叹,沉迷其中,忘形物外。自己家的小人书毕竟很有限,到其他小朋友家里看到我没看过的小人书便苦求,并约定晚上借书,明早归还,以至掌灯夜读,深夜不寐。
童年记忆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喜欢用笨拙的手握着彩色铅笔、粉笔在纸上、墙上涂涂画画。喜欢临摹小人书上的精彩场面,更喜欢拿着彩色的画笔给白描的人物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兴趣高涨的时候,还会用彩笔给人物加上自己心中满意的装饰,在人物的脸上、手上和衣服上涂鸦上五颜六色……细细回味,独自琢磨,仿佛觉得自己的信手几笔才是整本小人书的精华,跟名家手笔似乎有某种联系,颇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味道。忘不了父亲每每看着被我涂得一塌糊涂的小人书时的情景,“哎,好好的一本书,到你这里……”,他一脸心痛的说道,可是年幼的我对此却不理不睬,依旧执着地拿着笔在小人书上涂涂画画,全然不知道那会儿是在“糟蹋”名家的艺术啊。
集藏的同时,照书临摹更是一大趣事,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翻看的这本《人鱼公主》,看着栩栩如生的人鱼公主跃然纸上,不禁自己拿来画纸,提起铅笔临摹起来。临摹得虽然不好,但却引得其它小朋友羡慕不已,后来有几张被视为“精品”的,被我当作自己的作品贴在了家里墙上最显眼的位置上。每每经过,我都忍不住瞧上几眼。那贴在墙上的画儿,仿佛也在向父母炫耀,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啊!没想到,那几幅透着稚嫩的习作竟被父母们保存至今,我感慨万千,那高兴劲儿不亚于收到了一份珍贵的厚礼。
渐渐的,我长大了,上学了,偶尔能在美术学院街道两旁的旧书摊上看到零散的一些残存下来的小人书,真是爱不释手,掏遍身上所有的零钞买下书摊上的全部小人书,归来时,囊中空空,可心里却装满了小人书带来的沉甸甸的喜悦。拿回宿舍,同学们互相传看,兴奋不已。
就这样,小人书陪伴我走过童年,也培养着我的美术兴趣。小人书虽小,但却藏着一个偌大的世界,它像启迪心智的一叶小舟,载着我在单调乏味的童年海洋里驶向一片广阔的天地,引领我在漫画的世界里自由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