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散文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经典3篇】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篇一

杨绛的散文作品《我们仨》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这部作品中,杨绛通过精妙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家庭、亲情和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首先,杨绛在《我们仨》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从而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比如,她描写了母亲生前的种种细节,如她细心照顾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等,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到这段亲情的真挚和珍贵。同时,杨绛还通过对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描写,使整个故事更加具有共鸣力和感染力。

其次,杨绛在《我们仨》中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采用了回忆的方式来叙述故事。通过回忆的方式,她将读者带入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她对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感悟。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情感厚度,也使整个作品更加动人和感人。

此外,杨绛在《我们仨》中还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家庭生活的变化和自己内心的变化,展现了家庭、亲情和生活的真实与温暖。这种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也让读者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总的来说,杨绛在《我们仨》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比的手法等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家庭、亲情和生活的真实与温暖。这部作品既是一部家庭史,也是一部亲情史,更是一部生活史,深刻而动人。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篇二

杨绛的散文作品《我们仨》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在这部作品中,杨绛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家庭、亲情和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首先,杨绛在《我们仨》中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她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家庭生活的变化和自己内心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这种对比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温暖,也让读者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其次,杨绛在《我们仨》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她通过对母亲生前的种种细节的描写,如她细心照顾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等,展现了亲情的真挚和珍贵。这些细节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也使整个作品更加感人和动人。

此外,杨绛在《我们仨》中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她采用了回忆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将读者带入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她对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感悟。这种叙事方式增加了故事的情感厚度,也使整个作品更加具有共鸣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杨绛在《我们仨》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细节描写和独特的叙事风格等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家庭、亲情和生活的真实与温暖。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家庭史,更是一部亲情史和生活史,深刻而动人。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篇三

杨绛《我们仨》散文艺术表现手法赏析

  《我们仨》艺术虚实相生、巧设悬念、典型性细致描写,合理背景描写以及写意手法等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具有独特的魅力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一、虚实相生

  《我们仨》分为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以梦境来开全书的序幕,可以看作本书的序言,正是因为这个关于行走中失去的梦,才会有后文的“钟书大概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就是完整记录这——“万里长梦”,前两部关于死亡,都是虚写,而第三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则以平实的语言实写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虚实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本书的真切感人,杨绛在本书中将虚实相生这一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是本书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就全书而言,第一二部是虚写,第三部是实写,《我们俩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用梦境的形式刻画了杨绛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这一部分的故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作者的匠心独运,通过新的角度刻画家人之间的爱,这与本书的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部中,杨绛用看透世事的淡然回忆一家三口六十多年的家庭生活,在一点一滴的细节中,这独特的一家人如同平常人家一样有泪有笑的生活,然而又有着学者家庭特有的与众不同之处,细细读来使人忍俊不禁。关于死亡的虚写以及关于生活的实写,突出反映了杨绛对人生的独特看法,杨绛在回忆中淡化死亡的写法也可以看出她对于爱女以及爱人的深切怀念,正是因为对他们怀着深切的爱,因而也就不忍轻易翻出直面其中。

  其次,就虚写死亡这一部分而言,仍旧有其内在的虚实相生,这一部分的虚实结合,其实也可以看作明暗线索的交替,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以及古驿道上相失三节,从表面上看是以寻找钱钟书为线索,实际上则是以钱媛的病情为线索的,这一部分开篇是全家人的温馨玩闹,而一个神秘的电话则打破了这种温馨,作者钱钟书的消失,杨绛和钱媛开始踏上寻找之途,功夫不负有心人,俩人最终找到他并天天探望并相聚,这些事情都是依靠钱钟书这一明线予以串联而成的,而暗线则是钱媛在寻找过程中旧病复发,直至最终住院,而她住院期间的情景则是通过杨绛每晚的梦境表现的。钱钟书对于妻子女儿依依不舍的眷念之情,杨绛对于爱女和爱人的依赖之情以及钱媛个人性格与对父母深沉的爱都在这一系列的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明暗交替过渡十分自然贴切,没有丝毫的强制拖沓之嫌,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有关,更离不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寄予的深刻情感。

  杨绛在《我们仨》中将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运用得令人拍案叫绝,在欣赏其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仍旧不可忽视的是作者的情感表达,正是因为满含热情,所以即使在虚写的过程中仍旧可以写得感人肺腑,在虚写死亡的这一部分中,作者讲述的故事,虽然不是真实发生的,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真实感人的,作者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化作文字,点滴注入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深切的情感。

  二、巧设悬念

  读者在阅读《我们仨》时会不自觉地随着作者的笔融进入情境中,随着作者叙述的情节与人物同欢喜共命运,这除了与杨绛在作品中融入的深厚感情有关,还得益于作者巧设悬念手法的运用,杨绛在行文过程中巧设悬念,环环相套,在所见所闻中慢慢拨开事实真相,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本书中的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中间表现尤为明显。

  这一部分是以杨绛一家温馨生活细节开始的,而一个神秘的电话打破了这种温馨,第二天就来了一辆黑车将钱钟书接走了,不知去向,这是本书设置的第一个悬念,文中杨绛除了担心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一部分文字描写朴实生动,再加上前文悬念的设置,读者自然走入其中跟作者一起寻找事实真相,随后,接到钱钟书打回家的电话,钱媛接完电话后立即出门办事,只是交代杨绛不用等她回来吃饭,回来再讲,这又是一个悬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钱钟书有什么交代,在杨绛焦急的等待很久之后,钱媛终于回来,钱媛指出找到爸爸了,在古驿道,此时“古驿道”这一意象首次出现,让人不禁疑惑,古驿道究竟是何处,怀着这样的疑惑,读者跟着杨绛和钱媛到达这个神秘的客栈,这一悬念还未解开,又出现了三条警告与三项规则,尤其是最后一条警告指出“不知道的事情别问”这让杨绛和读者都很困惑,杨绛利用一个肯定句式进行试探,立即遭到对方警告,这让杨绛和读者都记住了这一奇怪的警告,随后,在《古驿道上相聚》一章中,杨绛一家人终于团聚,然而,杨绛乃至读者仍旧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了,此时悬念早已深入人心,令读者欲罢不能,读者随着杨绛的脚步一次次往返于探视钱钟书的途中,这一过程中读者虽然不能了解事实真相,但是仍旧可以感受到钱钟书与杨绛的伉俪情深,他们之间刻骨的感情更是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读者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阅读体验,与杨绛从行文开始就不断的设下的悬念有着重大关系。

  三、运用象征的手法

  所谓的象征手法,就是指在行文过程中意象除了担任一些外在的意思,其内在还代表着某种深刻的含义,在《我们俩都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这虚写死亡的部分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无论是第一部分的梦境还是第二部分的“万里长梦”都不可避免的与行路与死亡相关,人生在世直至最终离去,正是印证了人生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中的聚散缘分决定了一个人爱恨情愁,而杨绛在不断行走过程中,与钱钟书、钱媛不断相聚不断分离,正是由于内在情感的牵扯不断,此时,梦境中行走的这一姿态象征着对他们之间这种家的感觉的不断追求,在杨绛看来,家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更是指有家人的地方,而没有家人的地方,就仿佛失去了一切,成为一个简单的住所,正如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中的最后一句话“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其次,古驿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意象,在虚写死亡部分中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失散,杨绛与钱钟书以及钱媛的一切聚散都在古驿道上演绎,需要指出,古驿道不仅仅同古书上象征着离愁别绪,更象征着人生旅途结束,这一段古驿道是人生的必经旅途,不可逃不可避,在这古驿道上,杨绛将钱钟书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船远去,即便是自己如何想变成山下的石头,“守望着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也不可得,最终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落”在三里河的家里。(古驿道上的一切都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该离开的最终会离开,该留下的最终会留下,这与人生旅途的结束何其相似!)

  本书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较多,可以从文章的细节部分进行分析。开篇杨绛一家三口在家玩闹,最终一个神秘电话的到来,要求钱钟书去山上开会,杨绛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而提出代替他去开会,对方没有给予任何答复,而提出请病假等理由依旧未得到回复,对方最后还强硬地指出会派车来接,而黑车到来之后“让他(钱钟书)上车随即关上车门,好像防我跟上去似的'”,神秘的电话,黑车以及随后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切都带着莫名理所当然,如同死神的到来,不挑时间,不挑地点,极具不可抗拒性。此外,还有钱媛去世的景物描写,环境中透出的凄凉感情不可忽视,钱钟书的船消失后,杨绛说自己“变成了一片树叶”还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独自一人生活的孤苦伶仃。

  四、典型性细节描写

  杨绛在描写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及其注重细节描写,常常利用典型性细节突出人物性格,尤其是在描写钱媛幼年的聪慧时,更是将这种典型性细节描写运用得淋漓尽致,在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的第七节说道:1941年,钱钟书辗转回到上海看望家人,年幼的钱媛此时已经两年未见父亲,仿佛陌生人一般,她看见钱钟书与杨绛很亲密,不放心,想赶走爸爸,这时她对钱钟书说:“这是我妈妈,你妈妈在那边”充满童趣的话语,充分显示了钱媛的天真与活泼,面对女儿的这一反应,钱钟书无可奈何,书中描写到:我倒要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四岁左右的钱媛面对这一问题时,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这话一出口,连杨绛都感到非常惊奇。这一细节的描写,展现出钱媛的聪慧,又表现出了杨绛一家三口相聚时的温馨气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像杨绛这样的学者家庭,其家庭生活同样是充满温馨与快乐的,不难看出钱媛的先认识自然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包含着一个四岁小孩子特有的狡黠(xia),让人无法辩驳,其思维之灵活、辩才之了得,在此可以略窥一二的。书中这种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突出钱媛思维敏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钱媛三四岁的时,总说自己没有坐过电车,杨绛以为是钱媛不懂事,后来才知道,她说没有坐过是因为之前一直是妈妈抱着她坐,不算坐过电车,她要自己屁股坐在电车座位上才算。在钱媛约六岁时,钱钟书会拿着零食逗她“noeat”,而她居然可以蹦出一句自创的英语“yeseat”,从这些小事例以及细节中,可以看出钱媛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为人也非常较真,注重格物致知,不仅仅描写钱媛时注重细节描写,在刻画其他家庭成员时,作者也通过典型性细节表现其特有的人格魅力。

  五、总结

  已逾百岁的杨绛,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以及人格魅力无一不具有其大家风范,杨绛前期着重关照社会,她通过冷静的笔调刻画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痕迹,而后尤其是近年来,其作品开始转向作者内心,表达自己个人内在的思想感情,然而无论是哪一时期,杨绛散文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绛的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这部《我们仨》表现的尤为突出,这部作品不仅灵活地运用虚实相生、巧设悬念、象征手法以及典型性细节描写等手法,还有将其他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与散文内容融会贯通,更加增添了作品的内涵,突出了这个学者家庭的独特之态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人格魅力。

  创作背景

  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绛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

  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1935年赴英法留学,1938年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任教。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洗澡》《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称心如意》等。译作:《唐·吉诃德》《小癞子》等。

相关文章

感觉不到温暖的句子(优秀5篇)

感觉不到温暖的句子 精选116句1. 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的。2. 挤不进的世界,很庆幸我提前调了头3. 而在等待开饭的时间里,在饭后消食的时间里,女人们窜门聊天,男人们打牌喝茶,孩子们在...
散文2014-08-08
感觉不到温暖的句子(优秀5篇)

「雨谷散文」尽力舒展,你爱的无限(通用3篇)

导读:亲,尽力舒展你爱的无限。好吗?因,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你转身的时候,你会抖落一些尘埃,你落泪之时,你应该知道,有的人已经先你湿了双眸,你的举目一望,那山,那林,一阵枫儿,捋过谁如霜的鬓角?以下是小...
散文2015-08-07
「雨谷散文」尽力舒展,你爱的无限(通用3篇)

静静地听海优美散文【精选3篇】

灰色笼罩着这一片寂寥的海,海浪一波接一波,或轻柔地抚摸,或激烈地拍打,风情万种的来,又毫不留情地走,留下几许贝壳算是对沙滩的施舍,还是留给岩石的记忆?然而等不及沙滩和岩石彻底地伤痛,海浪又一次涌起,带...
散文2019-03-08
静静地听海优美散文【精选3篇】

邙山桩考行散文

明早要去洛阳邙山驾校桩考。把手机的闹钟定到了凌晨4点30分,一晚上好像总是做梦,好像很清醒,妈妈来把我叫醒说到点了该起来吧!我在迷蒙中看看时间再眯十分钟吧!感觉闹钟该叫了却一直听不到响声,看看表已经4...
散文2019-08-05
邙山桩考行散文

圣诞随笔散文随笔(经典3篇)

圣诞近了,来势汹汹的向我们抛着橄榄枝,而我却不急于迎接它的到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严冬的季节,我没能看到雪,内心是遗憾的,以至很难说的出对圣诞是有欢喜`有希冀的了。 有人对我说:圣诞节应该是离不开雪的吧。...
散文2013-02-04
圣诞随笔散文随笔(经典3篇)

正面描写刘备的句子

正面描写刘备的句子 精选84句1. 汝比那颜良文丑如何?--关羽过五关时2. 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傅彤夷陵战死前语3.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天意...
散文2012-03-06
正面描写刘备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