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莱茵河》(经典3篇)
朱自清散文《莱茵河》 篇一
朱自清的散文《莱茵河》是一篇描写莱茵河景色的文章,通过作者的眼睛,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莱茵河那宁静美丽的景象。文章一开始就以“我只见过莱茵河”开篇,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将自己的经历展示给读者。莱茵河的景色被描绘得细腻而生动,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作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莱茵河的宁静和美丽,用“细细的波纹”、“一百五十年的岁月”等词语来描绘莱茵河的静谧氛围。莱茵河在作者笔下如同一个温柔的母亲,给予人们无尽的安慰和慰藉。作者通过对莱茵河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用“我只见过莱茵河”这句话再次回到开篇的主题,给人以回味和思考。莱茵河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记忆。读完这篇文章,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莱茵河那份宁静和美丽。
朱自清散文《莱茵河》 篇二
朱自清的散文《莱茵河》是一篇描写莱茵河景色的文章,通过作者的笔触,读者仿佛置身于莱茵河畔,感受到了那份宁静和美丽。文章以“我只见过莱茵河”开篇,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将莱茵河的景色展现给读者。
在文章中,作者对莱茵河的描绘非常细腻而生动,用“清澈见底的绿水”、“悠长的河道”等词语来描绘莱茵河的美景。莱茵河在作者笔下如同一个温柔的母亲,给予人们无尽的安慰和慰藉。作者通过对莱茵河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用“我只见过莱茵河”这句话再次强调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莱茵河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成为了一种珍贵的记忆。读完这篇文章,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莱茵河那份宁静和美丽。
朱自清散文《莱茵河》 篇三
朱自清散文《莱茵河》
莱茵河(TheRhine)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穿过德国东部,流入北海,长约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从马恩斯(Mayence,Mains)到哥龙(Cologne)算是“中莱茵”;游莱茵河的都走这一段儿。天然风景并不异乎寻常地好;古迹可异乎寻常地多。尤其是马恩斯与考勃伦兹(Koblenz)之间,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有些已经残破,有些还完好无恙。这中间住过英雄,住过盗贼,或据险自豪,或纵横驰骤,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任凭日晒风吹,一声儿不响。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游这一段儿,火车却不如轮船: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几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最好还得爬上山去,在堡垒内外徘徊徘徊。
这一带不但史迹多,传说也多。最凄艳的自然是脍炙人口的声闻岩头的仙女子。声闻岩在河东岸,高四百三十英尺,一大片暗淡的悬岩,嶙嶙峋峋的;河到岩南,向东拐个小湾,这里有顶大的回声,岩因此得名。相传往日岩头有个仙女美极,终日歌唱不绝。一个船夫傍晚行船,走过岩下。听见她的歌声,仰头一看,不觉忘其所以,连船带人都撞碎在岩上。后来又死了一位伯爵的儿子。这可闯下大祸来了。伯爵派兵遣将,给儿子报仇。他们打算捉住她,锁起来,从岩顶直摔下河里去。但是她不愿死在他们手里,她呼唤莱茵母亲来接她;河里果然白浪翻腾,她便跳到浪里。从此声闻岩下听不见歌声,看不见倩影,只剩晚霞在岩头明灭①。德国大诗人海涅有诗咏此事;此事传播之广,这篇诗也有关系的。友人淦克超先生曾译第一章云: 传闻旧低徊,我心何悒悒。 两峰隐夕阳,莱茵流不息。 峰际一美人,粲然金发明, 清歌时一曲,余音响入云。 凝听复凝望,舟子忘所向, 怪石耿中流,人与舟俱丧。
①据朱绍华先生《莱茵纪游》,看《行云流水》。
这座岩现在是已穿了隧道通火车了。
哥龙在莱茵河西岸,是莱茵区最大的城,在全德国数第三。从甲板上看教堂的钟楼与尖塔这儿那儿都是的。虽然多么繁华一座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英国诗人柯勒列治说: 人知莱茵河,洗净哥龙市; 水仙你告我,今有何神力,洗净莱茵水?
那些楼与塔镇压着尘土,不让飞扬起来,与莱茵河的'洗刷是异曲同工的。哥龙的大教堂是哥龙的荣耀;单凭这个,哥龙便不死了。这是戈昔式,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戈昔式教堂之一。建筑在一二四八年,到一八八零年才全部落成。欧洲教堂往往如此,大约总是钱不够之故。教堂门墙伟丽,尖拱和直棱,特意繁密,又雕了些小花,小动物,和《圣经》人物,零星点缀着;近前细看,其精工真令人惊叹。门墙上两尖塔,高五百十五英尺,直入云霄。戈昔式要的是高而灵巧,让灵魂容易上通于天。这也是月光里看好。淡蓝的天干干净净的,只有两条尖尖的影子映在上面;像是人天仅有的通路,又像是人类祈祷的一双胳膊。森严肃穆,不说一字,抵得千言万语。教堂里非常宽大,顶高一百六十英尺。大石柱一行行的,高的一百四十八英尺,低的也六十英尺,都可合抱;在里面走,就像在大森林里,和世界隔绝。尖塔可以上去,玲珑剔透,有凌云之势。塔下通回廊。廊中向下看教堂里,觉得别人小得可怜,自己高得可怪,真是颠倒梦想。
1933年3月14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