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作者个人简介(推荐3篇)
《背影》作者个人简介 篇一
《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却鲜为人知。他的名字叫朱自清,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文学评论家。朱自清生于1898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他曾在北京大学学习英语文学,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同时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现代派的影子,又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独具风格。
除了文学创作,朱自清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曾在多所知名大学任教,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倡以文学为媒介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朱自清的文学才华不仅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对当代文学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文学评论作品被广泛引用,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他的作品虽然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背影》作者个人简介 篇二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品《背影》被誉为中国散文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朱自清生于1898年,出生在一个知识渊博的家庭,家庭环境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涵盖了散文、小说、诗歌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他的文字清新流畅,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动。
除了文学创作,朱自清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曾在多所知名大学任教,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倡以文学为媒介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朱自清在文学评论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文学理论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文学评论作品被广泛引用,对中国文学批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如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永恒经典。
《背影》作者个人简介 篇三
《背影》作者个人简介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背影》被编入初2语文课本。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政府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 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