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的酒姿(经典3篇)
惊艳的酒姿 篇一
餐桌上,一杯琥珀色的葡萄酒静静地躺在透明的酒杯中,微微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这是一杯来自法国波尔多地区的干红葡萄酒,它的香气浓郁而复杂,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饮料中的皇后”,因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优雅的品饮方式而备受推崇。每一滴葡萄酒背后都蕴含着酿酒师的心血和智慧,通过酿造、陈化、勾兑等复杂工艺,才得以成就如今这杯琥珀色的酒液。
品尝这杯葡萄酒,仿佛置身于一个优雅的画面中。首先是酒液在舌尖舒展开来,柔和的口感带来丝丝的酸甜,然后是果香在口腔中蔓延,散发出一种奇妙的芬芳。当酒液在喉间缓缓滑过时,余味悠长,仿佛一曲悠扬的音乐在耳畔回响。
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西方国家,人们常常将葡萄酒视为丰盛宴席的必备品,宴客时细品一杯好酒,更能增添气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在中国,葡萄酒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年轻人们在聚会时喜欢品尝一杯葡萄酒,感受其中的文化和品味。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葡萄酒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那惊艳的酒姿,让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让人沉醉于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惊艳的酒姿 篇二
一瓶晶莹剔透的白葡萄酒被轻轻端起,倒入清澈如水的玻璃杯中,微微摇晃,酒液在杯中轻舞。这是一瓶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干白葡萄酒,清新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白葡萄酒也是葡萄酒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清爽口感和清澈的色泽让人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一丝清凉。白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同样复杂精细,通过压榨、发酵、陈化等过程,才得以酿造出如此美妙的酒液。
品尝这杯白葡萄酒,仿佛在一片葡萄园中漫步。酒液在口中轻盈流动,带来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果香在口腔中绽放,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余味悠长,仿佛在品尝一种生活的美好。
白葡萄酒在品饮中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情,它既可以是清凉解渴的好伴侣,也可以是细品时髦文化的象征。在西方国家,白葡萄酒常常被用来搭配海鲜、沙拉等清淡的食物,带来一种愉悦的用餐体验。而在中国,白葡萄酒也逐渐成为时尚年轻人的新宠,他们通过品尝白葡萄酒,感受到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品味。
白葡萄酒那惊艳的酒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一杯清新的白葡萄酒都能为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受和美好的体验。
惊艳的酒姿 篇三
惊艳的酒姿
有个人叫石曼卿,酒量好,好到什么程度?他在海州当个小官,好朋友刘潜造访
,两个人坐在船上边看风景边喝酒,端的是好心情、好景致。两个人没叫什么好菜,光是喝酒,喝到半夜酒没了,舟在水上悠悠荡荡,哪里买酒去呢?再说这三更半夜,就算能找着酒家,也早过了人家的营业时间,想想作罢。这时船家说了,酒没有,醋倒还有一坛。好,就把那坛醋拿来,倒入酒坛中晃荡晃荡几下,两个人一直喝到天明,酒醋尽空。 石曼卿当的官儿虽然不大,通判,在宋朝是个从八品,可好歹还是一个中央官员,上面下文任命的,有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的权利。他这么一个官儿,酒喝到这种程度,怎么说也有损“公务员”形象吧?用时髦的话说,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机关的权威哪,让朋友喝醋,说不过去吧? 当时白酒还没有发明出来,喝的也是度数较低的米酒。米酒怎么个喝法,也要讲究情调。石曼卿任职之初,有关饮酒的`礼仪也是培训过的,比如说,在“四星级酒店”里喝酒,要让侍应生来加酒,握高脚酒樽时,也不能整个巴掌贴着樽壁,避免使酒温升高。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用三个手指头捉住樽脚,小指头贴着底台。喝的时候,也不能一饮而尽,更不能吸出声音来,而是要慢慢地摇动酒樽,然后把酒樽倾斜,让酒缓缓地流到舌头上…… 这种喝酒姿势,就像给石曼卿拗造型,令他十分难受,酒量大减,每喝必醉。所以每有应酬的饭局酒事,他都避之唯恐不及,只跟刘潜这样的好朋友躲到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喝喝酒。本来像他酒量这么好,皇上是很欣赏他的,给他在“外交部门”设个职位,专门陪外国人喝酒应酬,可算人尽其才。后来看他喝酒姿势不太符合主流审美观,这才作罢。 石曼卿喝酒有自己的喝法,他创造了三种高难度的酒戏,一种是与客人一起披头散发,戴上枷锁绑上脚镣,边歌边饮,谓之“囚饮”;跟客人一起爬上树梢,一边高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一边迎风摇曳树枝而饮,谓之“巢饮”;还用稻草打成草绳,相互把对方绑缚起来,像只鳖一样趴在地上,要喝酒时只管把头伸出去,喝完酒头又缩回来,谓之“鳖饮”。这几种喝酒造型,因富有创新精神,而被载入《梦溪笔谈》这样的畅销书中,一时被传为佳话。 以石曼卿的酒量,若是拿一个小酒樽浅斟细饮,就像老牛用一根吸管喝罐装可乐,忒不相称了。他的狂纵豪情,只有用酒坛和大海碗来盛。跟他一样有名的,还有个叫刘伶的人,是“竹林七贤”的七分之一,他经常坐在鹿车上喝酒,手里抱着一壶酒一路喝去,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刘伶有句话名垂酒史:“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也亏得白酒那时尚未发明,要不然,以刘伶和石曼卿这样的喝法,怕是要醉死好几回了。 石曼卿最后果然死于酒——却不是醉死,而是渴死。宋仁宗爱他的才,劝其戒酒。石曼卿一听,感动不已,赌咒发誓再也不饮酒了,终因积渴成疾而卒。过去了很多年,欧阳修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怀念他。 他发明的那些令人惊艳的喝酒POSE,却已成为酒史上的浪漫绝唱,已经再没人问起。 (王媛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饭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