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梁古坝工程散文(精简3篇)
鱼梁古坝工程散文 篇一
鱼梁古坝,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的九龙沟内,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水利工程。据史料记载,鱼梁古坝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坝体由巨石垒砌而成,横亘在九龙沟上,形成一道天然的水坝,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
走进鱼梁古坝,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的水利工程之中。坝体高大厚实,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显得格外沧桑。在坝顶上,一条小溪悠然流淌,清澈见底。沿着古坝两侧的小道往下走,可以看到古人们用来引水的石渠,虽已残破不堪,却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智慧和勤劳。
站在鱼梁古坝上,远眺九龙沟的美景,山峦叠嶂,绿树成荫,瀑布飞流直下。古坝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古人的智慧,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鱼梁古坝工程虽然历经千年,但至今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风貌和功能。它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文化瑰宝。走近鱼梁古坝,感受古人智慧的结晶,领略历史的厚重,让我们珍惜并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鱼梁古坝工程散文 篇二
鱼梁古坝,一座见证历史的水利工程,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这座古老的水坝,虽然已有千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周边地区的灌溉和防洪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走进鱼梁古坝,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水利工程之中。坝体高大厚实,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显得古老而沧桑。在坝顶上,一条小溪悠然流淌,清澈见底。沿着古坝两侧的小道往下走,可以看到古人们用来引水的石渠,虽已残破不堪,却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智慧和勤劳。
站在鱼梁古坝上,远眺九龙沟的美景,山峦叠嶂,绿树成荫,瀑布飞流直下。古坝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古人的智慧,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鱼梁古坝工程虽然年代久远,但至今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风貌和功能。它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文化瑰宝,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保护和传承鱼梁古坝工程,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人类文明的珍视,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续流传。
鱼梁古坝工程散文 篇三
鱼梁古坝工程散文
在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门外的1公里处,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水利奇工程——鱼梁古坝。
鱼梁古坝,被誉为“江南都江堰”,静静地湮没在历史风雨中,名不见经传,风雨沧桑400年,依然固若金汤,虽然几百年的水流在坝身上留下了磨蚀的痕迹,却纹丝不动,石块无裂纹,条石间无错位。现引用导游介绍词:“它是古代歙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青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可我却发现,这样著名水利工程和奇迹,在历史文献中除了地方志对它有记载,而在其它文献中难觅其踪。是否有点遗憾?而古代徽州的文人又那么多,为何对其宣扬不够,以致于知者寥寥?必定由其缘故。
虽然鱼梁古坝砌石技术精巧,可却不是我国古代砌石技术的首冠,比它早500多年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砌石技术的巅峰。古坝的砌石工艺、连接在赵州桥上早已使用,甚至比它更高级、精细。还有就是我国古代从事砌石这样的工匠,大部分出身寒门,识字不多,技术靠口口相传,无文字记载。虽与赵州桥有异曲同工之处,却无超越之处。也许因为它规模太小,发挥效益小。坝高约4米,主要是抬高坝上游水位,改善上游的通航条件。古代我国以农耕为主,而鱼梁坝的修建绝不是因为引水灌溉或因徽州古城防洪、打造生态城镇供水需要,而主要是通航。而这河道原先就是贯通的,修一座坝或不修坝一样通航;修了坝,改善了上游通航,却阻止木船直流而下,需要中转,有利有弊;从现在看,坝上游蓄水量、抬高水位有限,可以进行自流灌溉的面积很小;作为护城河更不可能,因为徽州古城城墙坚固,战乱很少,即使发生战乱,其周围有许多关隘可守,无须用护城河保护古城;修坝的原因我猜想是这样吧:这里,靠近县城,进入县城很便利,歙县而作为古徽州的经济、文化中心,需要一个交通枢纽,以水路运输为主要通道的古代,需要修建一个大的水埠码头,码头不能直接修建在古城的成墙脚下,因为一个大码头,商贾云集、货物如山,行人游客如织、客栈青楼林立,对府衙的治安管理增加很大负担,因此需要离开县城一段距离,又能在县城掌控范围,鱼梁是最好的地理位置。坝址的选择,需要很好的地质条件。而恰巧这里原先是一处险滩。因为其坝下还有被冲刷出的各种礁石或矗立或横卧,船只在枯水期容易搁浅、在丰水期容易触礁,发生事故;这片险滩两岸和河底部是被洪水切蚀裸露的山岩,是修坝的理想天然地基。基于以上要求,于是徽州的先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条石,凭借巧夺天工的手艺,创造出水利史的奇迹,历经400余年而岿然不动的砌石坝,并且完好保存至今,依然发挥着原先的作用。坝型的选择,遵循流水规律,上陡下缓的重力坝,而在古代对拱很有造诣的徽州巧匠选择了下宽上窄重力坝,不选择材料节省的拱坝,原因有二:其一作为通航拦水设施,船只在上游航行,有可能失控冲击坝体,或者上游山洪来临,会携带树木、翻船的货物等,坝体需要一定的抗冲击力,略显笨实的重力坝显然比单薄拱坝抗冲击力强;其二,条石之间连接是榫、铆、楔、键等,这些连接在平面(立面)上可以容易做到,而且效果好,因为如果有一块条石或局部位置受到外力,发生沉陷或变形,势必会通过榫、铆、楔、键作用带动与之相邻的条石,分散外力或作出适当的调整,如果是在平面(立面)上,就会很快形成新的稳定结构;如果在曲面上,外力分撒不均匀,容易使受力的的薄弱部位产生破坏。因而选择轴线为直线的重力坝是有依据的。另外,石材是就地取材,重力坝虽然使用材料多,但砌筑工艺也简单许多。同时在建造时,为了达到消除险滩隐患、水流冲刷不破坏坝基,将礁石作为消能设施,因此保留了许多礁石作为消能辅助,当湍急的水流翻坝而下,冲击礁岩,掺和着空气,激溅起水花,这些水花在水里或在水流中在各个位置、不同方向互相碰撞、摩擦,消耗掉大部分能量,水流变得驯服安静。本来礁石是通航的`大敌,可徽州先人却因地制宜,奇迹般地化
害为利,堪称卓绝。坝面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过水,分三个不高程设计了水门。这主要是为了确保上游枯水期间坝上游的水位,又能利用集中过流冲走坝上游的漂浮物,保持水体的洁净。因为上游货船往来穿梭,许多船民、商人都吃住在船上,是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的。当来往货船、客船在这里绕行穿越鱼梁街道,完成货物交接、换乘后,又匆匆踏上行程,谁惦记那座不显眼的石坝。鱼梁古坝,犹如一头负重的老牛,千百年来,栉风沐雨,默默地托负着一代又一代的徽商从深山走向神州大地。沧桑变迁,当公路、铁路、飞机航线开通后,新安江的水路运输功能逐渐减弱,昔日繁华的水埠码头也变得清冷。鱼梁古坝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只作为一处供游人游玩的景点。在过往行人和游客看来,这就是一个古代水路交通的码头,一座只有几米高的砌石坝,一个水路运输中转站。可我站在这座经历4个多世纪的滚水坝前看到了先人的智慧,徽商的艰辛和今天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