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的山水和人散文(实用3篇)
石泉的山水和人散文 篇一
石泉,一个充满韵味的地方。这里的山水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每当我走在石泉的山间小路上,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石泉的山水以其险峻而著称。山峰层叠,峡谷纵横,峭壁危岩,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登上山巅,俯瞰群山连绵,绿树葱茏,仿佛置身仙境。清澈的溪流穿越山间,潺潺流淌,如诗如画。而壁立千仞的绝壁更是让人望而生畏,但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壮丽的山水,石泉还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走在古老的街道上,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色古香,让人仿佛穿越时光。当地的居民生活简朴,他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每到农历的节日,他们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石泉的山水和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这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繁忙的生活,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古老的乡土文化。石泉,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处可以洗涤心灵的圣地。
石泉的山水和人散文 篇二
石泉,一座充满韵味的小镇。这里虽不像大城市那样繁华,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石泉的山水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清澈的溪流在山间流淌,古老的桥梁横跨其上,仿佛连接了古今。登上山巅,俯瞰群山连绵,绿树葱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而在峡谷间穿行,感受山风拂面,清新宜人,更是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除了美丽的山水,石泉的人文也同样令人着迷。走在古老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筑,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当地的居民勤劳善良,他们守望着这片土地,传承着古老的乡土文化。每当夜幕降临,灯火辉煌,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笑语,温馨而又温暖。
石泉的山水和人,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这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一切烦恼,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古老的乡土文化。石泉,是一处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圣地,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愿每个来到石泉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石泉的山水和人散文 篇三
石泉的山水和人散文
在近十年来高速公路有着快速发展的陕西,石泉却至今没有成为高速公路网上的一个点。
据说,本来是有一条高速公路要穿石泉而过的,但最终却缘于一次“意外”改道而去。这次“意外”是一个戏剧性十足的有“趣”故事,听起来让人不胜慨叹,却不便在此实录……
于是,石泉便至今仍远离高速公路的喧嚣——当然,也远离与高速公路的喧嚣
对石泉而言,这是不幸,抑或有幸?
2009年初夏,石泉一处新开发的景区中坝大峡谷建成,我应邀共襄开幕盛典,尔后写过一篇题曰《汉江啊,汉江》的短文,其中写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自己在紫阳邂逅任河时的感受:“就像在没有一点儿前兆的情况下,和一位你向往已久的绝色美女不期而遇,于是,惊喜不已的同时,还很有一些手足无措。”其实,我和石泉不期而遇之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石泉,燕翔洞和中坝大峡谷这样已经开发的景区固然可圈可点,但更有味道的,却是在后柳镇、熨斗镇的小街上毫无目的地漫步,以及在县城到喜河镇那一段的汉江水面上悠然自得地前行。此情此景,让我油然想起一句唐诗:“养在深闺人未识”;紧接着,另一句唐诗也涌上心头:“天生丽质难自弃”——被城市的.喧嚣折磨得烦躁不堪的人们,能放过石泉这里的青山绿水吗?不知道他们在下来的开发中,能不能存有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
几乎是在亲近石泉山水的同时,我认识了一个石泉人。
最早是通过博客阅读此君的文章。从照片和名字判断,博主应该是一位年轻女性,但博文中,除过那些感情细腻、行文流畅的散文以外,还多有针对具体作品的的评论性文字,并且涉及范围很广,举凡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以及绘画、书法、摄影……都有论说。在“码字”这个行当里讨生活的人都知道,撰写评论性文字,需要写作者在阅世、读书、思辨、以及驾驭文字诸多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其难度,要远远大过炮制那些叙述性和抒情性文字。一个年轻女性,能写出如此老到的文章吗?博客上发布的博主名字和照片,想来应该并非真实——这样的事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常常会出现。
然而,很快我就知道,这些水平不低的文字,还真是出自一位年轻女性之手。作为漂泊在西安的自由撰稿人,她认真阅世,努力读书,勤于思考,不倦写作,并因此舍弃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在文学已经被边缘化的今天,竟然还有人如此心无旁骛地追求文学,这不能不让我肃然起敬!
博主名叫蒋书平,后来又改名为蒋书蓱。“蓱”是“萍”的异体字。把平实、平常、平坦的平,改为蓱水相逢、蓱踪不定的蓱,这其中,反映着博主怎样的心境?
蒋书蓱是石泉人。面对她的作品,我油然想起的,仍然是前面提到的那句唐诗:“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过,在纷繁杂芜且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了变数,即使“天生丽质”者也不例外。也正是由于此,对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天赋和不懈努力、正在奋力前行的蒋书蓱,我要呈上真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