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经典3篇)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 篇一
小时候听父母讲述关于知青的故事,总觉得他们是一群勇敢而坚强的人。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知青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和家庭,奔赴农村插队。他们或许年轻,但却有着成熟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
在农村,知青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要劳动、耕种、照料庄稼,同时还要学习农村的文化和风俗。他们的生活简朴而充实,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插队的日子里,知青们体验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锻炼了意志和毅力。他们学会了坚强和勇敢,学会了团结和互助。
虽然插队的岁月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知青们却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他们在农村学会了勤劳和朴实,学会了尊重他人和珍惜自己。他们的心灵在那片土地上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变得更加宽广和深沉。
如今回想起那些知青时代,他们或许已经老去,但那段经历却永远留在了记忆中。他们曾经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奋斗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的青春岁月或许没有奢华和浪漫,但却充满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那些知青那些事,是一段永恒的记忆,是一座永远的丰碑。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留下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成为一代人的楷模和榜样。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 篇二
在知青时代,他们是一群怀揣理想和信念的青年。他们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选择了艰苦的插队生活。在农村,他们面对着繁重的劳动和压力,但他们却从中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知青们在农村结交了许多朋友,与农民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那片土地上,知青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虽然插队的日子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知青们却从中获得了成长和收获。他们学会了坚强和勇敢,学会了团结和合作。在那段青春岁月里,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回想起那些知青时代,他们或许已经步入暮年,但那段经历却如同昨日重现。他们曾经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奋斗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他们的青春岁月或许没有辉煌和荣耀,但却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奉献。
那些知青那些事,是一段永恒的传奇,是一座永远的丰碑。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书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留下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成为一代人的典范和楷模。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 篇三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
女知青A到隔壁庄上访友,晚上蹭了个小半饱,肚子还咕咕响着就上了床。第二天,天光大亮了,没人喊吃早饭,她先忍着。8点多了,还是没人叫,只好自己起身,转了一圈,屋里屋外都没人。厚着脸皮进厨房,拿只碗想盛早饭,揭开锅盖,锅比狗舔得都干净,摸摸灶膛,冷冰冰的。小A气不打一处来,走出厨房,把碗朝屋外的小河一扔:妈拉个巴子,不吃了。
其实,那个时候就是地主家肯定也没余粮(如果有地主的话),因为连公家的仓库都是“假大空”。
男知青B是个典型的书呆子,瓶底厚的眼镜就知道靠着书本,你问他什么都是啊,啊了半天才知道你问的什么,全然不顾他放的鸭子。好在知识青年只要别把鸭子放丢了就行。
一日,镇上老师和大队支部书记找到他,原来是有道题目难住了老师,都到县上去问了,没有会的。
因了大队支部书记在场,这题目有了政治任务的味道,他把题目靠到眼镜上眼看了看,然后拿起笔,刷刷刷,半支烟功夫不到,写完,转头又眼镜靠书本了。把个老师佩服得不行,慢慢地越传越神。
其实再怎么神也不为过分,因为很多年后大家都知道了原来人家是大学教授。
女知青C是我上幼儿班时的老师,姓戴。戴老师太让我们羡慕加尊敬了,原因如下:1、年轻漂亮衣服穿得好;2、普通话说得好,跟广播里一样;3、会唱好听的歌,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记得戴老师有次让我帮她买半斤盐,她只让我去,而没叫其他人去。她这么看重我,让我激动了整整一个星期。
后来,戴老师和庄上一个退伍军人好上了,退伍军人根红苗正是不用说的,更是大队的培养对象,又生得一表人才。这可真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许多人都这样认为。
可是,没过多久,戴老师到镇上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了,穿上了工作服,拿上了工资,成了货真价实的工人阶级。又过了一年,戴老师结婚了,新郎是同厂的工人,乖乖,双职工,多好呀。乡亲们没骂过戴老师是陈世美,羡慕还羡慕不过来呢。
现在戴老师下岗了,据说在镇上的饭店打短工。退伍军人按部就班地从小队长干起,慢慢地到了公社,现在成了公务员。不知道公务员到戴老师打工的饭店里吃饭的时候,双方偶然见面会是怎样的感觉?
能有怎样的感觉呢?物不是,人亦非吧?
男知青D,一直让乡亲们瞧不起,年纪轻轻,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也就罢了,还就懒得没法说,由于他干活不出力,分配的时候得到的粮食、柴草就很少。
还有,分了点肉他和米一起下锅煮,分了点鱼他也和米一起下锅煮。美其名曰:吃到肚子里不一样搅在一起么。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胃就搅动得厉害,不知当时看到的人会是怎样的'感觉,更不知道那时的D怎么就吃了下去。
就他这样的人,也不是没人喜欢,他就在庄上交了个朋友。那朋友跟他年岁相仿,不知怎么就跟他混在一起,好得很。
好在有政策,知青们因政策下乡,也因政策返城。临走那天,朋友落了泪,他却还是邋遢样,无所谓得很。不知道他从哪里搞到了宣纸、毛笔、墨汁。铺开来,一挥而就,四个大字,每个字都有一尺见方,龙飞凤舞,还落了款,盖了章。看的人都说好,就是不知道写的什么。几年后,有懂书法的看了好久,想高价买。这朋友打死也不卖,还问了写的是什么,那人说:上善若水。
再过了些年,这位朋友到城里拜访D,D还是邋遢样,但是天天有人请吃,也就天天大醉而归,回家哥嫂就把他当亲老子来伺候。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人还有人请,因为D没工作、没房子,单身,住在哥哥嫂子家。还奇怪的就是这个没有工作,一吃碗一推,油瓶倒了不扶、寄人篱下的人竟然让哥哥嫂子死心塌地地伺候他,谁见都不服气。
朋友和他谈起这事,他只回了一句:我每年还写两幅字给他们呢。
原来他曾师从书法大家,回城几年后就成了书法名家。他的字是论个卖钱的,在没有出现百元大钞前,他写的“大块头”的字就字字值千金了。但更多的时候,钱捧在手里也求不到他的字。
那天D很高兴,亲自到菜场买菜,亲自下厨。乡下来的朋友心里有点埋怨:你天天吃饭店,怎么就在家里招待我。席间哥嫂的一句话替他消了气:这些年来,你是他最看重的一个人,因为他亲自张罗,在家招待你。
可惜,他40几岁就因病故去。可能跟他平时不注意爱护自己有关吧。
转眼间,当年那些还是毛头小子,黄花大姑娘的知青大都做了爷爷奶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离开了当初插队的地方,有的还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带不走的是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以及乡亲
们对他们的念叨。因为,他们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