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及道理【优选6篇】
孔融让梨的故事及道理 篇一
孔融,字仲谋,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论语》中的解读被誉为“孔氏新解”,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成为人们传颂的典范之一。
据传说,孔融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深受父母的宠爱。有一天,孔融的父亲给他一块梨,孔融看到一位年长的孩子饿了,于是主动将梨分给了他。父亲看到后,十分高兴,对孔融说:“你果然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被传为佳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融让梨并不是简单的行为,而是背后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首先,让梨体现了孔融的仁爱之心,他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展现了一种乐于助人的品质。其次,让梨也表现了孔融的谦和之态,他虽然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并没有因此而自大自傲,反而谦虚地将梨让给了别人。最后,让梨还彰显了孔融的孝道之心,他的行为受到了父亲的称赞,显示了他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谦和之态和孝道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孔融让梨的故事及道理 篇二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孔融小时候让梨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融高尚的品德和仁爱的精神。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可以从小事体现出来的。孔融小时候让梨,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展现了他的仁爱之心和善良之举。他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宽容和大度的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另外,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谦和之心。孔融虽然聪明才华横溢,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自大,反而谦逊有礼,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这种谦和之态让他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
最后,孔融让梨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孝道之心。孔融让梨得到了父亲的称赞和鼓励,显示了他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一个人如果没有孝道之心,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总的来说,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哲理。希望我们能够像孔融一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谦和之态和孝道之心的人。
孔融让梨的故事及道理 篇三
夏天到了!梨成熟了,黄澄澄的梨就像一个个铜铃挂在枝头上。梨的外衣上还有一个个黄色的小斑点,就像穿上了有斑点的西装,准备去参加舞会似的,把自己打扮得这么漂亮,梨儿可真爱美。梨甜脆可口,汁水丰富,如果咬上一口,那甜蜜的汁水估计能从嘴里一直流到心尖上!
融今年四岁,他和兄弟们一起吃梨。融从桌子上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人问融:“为什么你要拿最小的梨呢?”
融笑了笑回答:“我的年龄小,应当拿最小的梨。”
大人又问:“可是,弟弟比你还小啊,不是应该他吃最小的梨吗?”
融眨巴眨巴眼睛回答道:“弟弟的年龄最小,我比他大,我应该爱护幼小。兄长的年龄大,我应该给他吃最大的梨。”
兄长被融感动了,他心想:融四岁就懂得礼让,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我以后真不可小瞧他,反而得像他学习。
融的父母满脸惊喜,他们心想:融才四岁就懂得礼让,长大以后肯定大有出息!
从此,“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流传了下去,很多人都为融点赞,说融太懂事了。融长大以后,果然很有出息,成了知识渊博的人才。
孔融让梨的故事及道理 篇四
烈日炎炎的夏天,梨挂在树上就像翠绿的灯笼,一看就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孔融和哥哥、弟弟们抬头望着那水灵灵的,散发着清香的梨树想:梨儿赶紧成熟吧!
终于有一天,梨子成熟了,大人看孔融很想吃,就摘了几个下来。那梨的皮薄薄的,一口咬上去,又甜又多汁,让人多么想去把它吃个精光!
他们以为孔融会拿最大的、汁水丰盈的、金灿灿的大梨。
没想到,孔融却把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们,一位拿到大梨的哥哥得意地对其他兄弟们说:“看看这么大的梨,汁水一定很丰富,一定又香又甜!”
而孔融没有多想,还是吃起小梨子来。
这一幕引起旁边妈妈的好奇,妈妈问他:“你这么想吃梨,为什么不拿最大的呢?”
孔融回答道:“我年纪小,应当吃小的,大的应当给哥哥们。”
“那还有比你小的弟弟呢,不是应该他吃最小的吗?”妈妈又问。
“弟弟还小,我是哥哥了,我把大的让给他吧!”
听了这话,妈妈知道孔融一定会大有出息,母亲眉开眼笑地说道:“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哥哥们听了这话,也都对孔融刮目相看。
生活中只要你有礼让别人的心,就能像绽放的花朵,香飘万里。
孔融让梨的故事及道理 篇五
夏天来了,孔融家的院子里的梨成熟了,孔融摘了几个,和兄长一起享用。
梨黄黄的,皮薄肉厚,咬上一口,一汪蜜水,美味极了。
孔融拿起一个最大的梨,妈妈见了,以为孔融想要吃最大的梨,不过孔融却将最大的梨给了自己的爸爸,对爸爸说:“你最大,吃的梨也得是最大的!”爸爸听了,咧开嘴开心地笑了。
接着,孔融把第二大的梨给了最小的弟弟,对弟弟说:“你最小,吃了大的梨才能长得和我一样高!”
弟弟听了连声说:“谢谢哥哥!谢谢哥哥!”
最后孔融把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
兄长对孔融非常佩服,孔融的行动和言语让兄长对他刮目相看,他们都觉得自己应该学习他的礼让之心。
妈妈爸爸见了,喜笑颜开,心想:这孩子以后一定有出息。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以后一定要学习孔融,学习他心胸宽大,敬爱长辈的品质。
孔融让梨的故事及道理 篇六
夏日炎炎的午后,一个个黄澄澄的梨挂在枝头,胖得不能再胖,在树上你挤我碰。闪闪发光的梨,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格外耀眼。如果吃上一口,那甜脆可口的滋味和那甜津津的汁,肯定让人回味无穷。
一些刚被采摘下来的梨,被放到了一个院子的桌子上——孔融家。不一会儿,一群人围到桌子旁,坐了下来。孔融只看了一眼,便把下面的梨翻了上来。他的妈妈以为他要拿大的,结果,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父母和兄弟都觉得很奇怪,便问孔融。孔融却答道:“我还小,才四岁,应该拿最小的。大的都应该给父母和兄长们。”
这一说,可把几个兄长惊呆了。其中一个想:天哪,孔融才四岁,竟然懂礼让!看来孔融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孔融的妈妈听了后,喜笑颜开,问孔融:“你的弟弟比你还小,为什么不把最小的让给他呢?”
孔融眨巴着圆圆的大眼睛说:“我是他的哥哥,是要把大的让给他。”
就这样,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了流传千年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