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精彩3篇】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篇一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和才情横溢的文学才华而闻名于世。他生于唐德宗宝应二年(772年),卒于唐顺宗宝历二年(842年),享年70岁。刘禹锡一生多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堪称唐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刘禹锡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他十五岁中秀才,十八岁中进士,二十岁出仕,三十岁任职于国子监。在国子监的时候,他结识了王昌龄、杜牧等一批文学大家,相互切磋,使其文学造诣日臻精深。他的诗以豪放洒脱见长,尤以七绝最为出色,被誉为“七绝之首”。
刘禹锡曾任宰相,但由于不谨慎,被贬谪至远方。在贬谪期间,他并没有消沉颓废,反而更加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与洒脱。
除了文学成就,刘禹锡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主张“德政之治”,强调政府应该以德治国,尊重人才,保护民众利益。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感到深恶痛绝,因此他努力推动政治改革,但却屡遭挫折。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清高风骨,不为世俗所动摇。
刘禹锡的一生虽然曲折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他的诗歌流传至今,被后人誉为“风流天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不朽的名人。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篇二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其诗文豪放洒脱,才情横溢,被誉为“风流天下”。他一生多灾多难,但依然保持着豁达洒脱的风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唐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刘禹锡的诗作以七绝为主,尤以《陋室铭》、《横江亭》等著名。他的诗风开朗豪放,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他的诗歌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与洒脱,给人以启迪和慰藉。
除了文学成就,刘禹锡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主张“德政之治”,提倡政府以德治国,尊重人才,保护民众利益。他努力推动政治改革,但却屡遭挫折。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所动摇,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政治品质。
刘禹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诗歌流传至今,被后人誉为“风流天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不朽的名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少挫折,只要坚持信念,勇往直前,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篇三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韩愈为柳宗元(字子厚)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述了柳宗元的这样一件事: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期满进京又外任为柳州剌史。同时,他得知刘禹锡(字梦得)也被贬为播州剌史。柳宗元落着泪说:“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其意是说,播州不是个人住的非常荒远之地,而梦得是个孝子,家有老母亲,我不忍心梦得身陷困境,又没有可以劝慰老母亲的话语,且没有母子同去播州的道理。于是,柳宗元“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即向朝廷请求,上奏疏给皇帝,愿用自己任所的柳州与刘禹锡对换,就是再加一重罪,也死而无怨。恰好有人把梦得的事上报给皇上,梦得被改任连州剌史。
刘禹锡写《陋室铭》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微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心住下,读书作文。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写下《陋室铭》一文。
刘禹锡玄都观
过了几年,皇帝忽然想起刘禹锡有那么点才能,就又重新把他调回京城。
刘禹锡到京城后,听说这几年郊区玄都观里来了个老道会种桃花,偌大一个庭院尽是桃花,等到开放,壮观得很。
于是刘禹锡就和朋友相约去看桃花。
刘禹锡这个人本来就好写诗,看了如此壮丽的桃花,焉能不写。
于是他回来就写了一首《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的诗本来就有名,这下很快就流传开了。
结果有人这么一分析,就向皇上进谗言,说这首诗明是写桃花,其实是讽刺新提拔的权贵的。
皇上当然不高兴,于是就把刘禹锡又发到外地去了。
差不多十年后刘禹锡又被调回京城,恰好是春天,于是想起玄都观的桃花。
结果一看,很让人失望。
种花的道士已经去世,庭院也就破败,再也没有往日的繁盛了。
刘禹锡又想起这些年有无数的权贵兴起又衰败了,难免感慨,于是又写了一首《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尽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传到皇帝耳朵里,又觉得刘禹锡在发牢骚,就又把他发到外地去了。
刘禹锡的成语故事
刘禹锡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刘禹锡题碑
在桃花源入口处,竖着一块丈把高的`石碑,上面刻着“桃源佳致”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唐朝刘禹锡题的。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作司马后,经常到桃花源散心。别人见他是个大诗人,都来请他题字。他心情不好,总摇头拒绝。
有一次刘禹锡又到桃花源里来游玩,发现原来见到过的一些长得很好的树木,一些很雅致的石头都不见了,便虎起了脸,找来了看山老人查问。看山老见刘禹锡生了气,慌忙报告:“大人,你只知这是块风水宝地,却不知附近多少有钱有势的人想霸占它,我老头哪能管得住啊!”
刘禹锡听了,叹了口气,想到自己虽没拿走这里的一草一木,却也没有为它做过什么好事。于是,便叫人拿来笔,蘸饱了墨,挑中了一块斜靠在山边的大石头,写了“桃源佳致”四个大字,后面又写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这几个字錾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处竖了起来。
后来,那些有钱有势有人来了,一到入口处,抬头看到那块大石碑,知道司马大人刘禹锡要保护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说:”既然刘司马题了字立了碑,今后谁也不准拿一草一木!”
据说,桃花源就是这样被保护下来了。后人感激刘禹锡,便把这块碑叫做“镇山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