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寓言故事(最新3篇)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 篇一
从前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一座山的脚下,每天都要绕过两座陡峭的山才能回家。这两座山挡住了愚公一家人的去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愚公决定动员全家人一起去移山。
愚公一家人开始了艰苦的劳作,他们用铁锹、铲子和篮子,从山上挖土,从山下倒土,一点一点地移动着山的位置。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愚公一家人却毫不气馁,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移走这座挡路的大山。
听说了愚公的决心,一位有名望的智者前来劝告他:“你这样做是不可能的,这座山太大了,你根本无法移动它。”愚公却笑着回答道:“我知道这座山很大很重,但只要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定能够移走它。”
愚公一家人坚持了很久,终于有一天,上天感动了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大山被移走了!愚公一家人终于可以顺利回家了,他们欢呼雀跃,感激上天的帮助。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愚公虽然是个平凡的老人,却因为他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移走了挡路的大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 篇二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一座山的脚下。每天,他和家人都要绕过两座陡峭的山才能回家。这两座山挡住了愚公一家人的去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愚公决定动员全家人一起去移山。他们用铁锹、铲子和篮子,从山上挖土,从山下倒土,一点一点地移动着山的位置。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愚公一家人却毫不气馁,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移走这座挡路的大山。
当地的一位智者听说了愚公的决心,前来劝告他:“你这样做是不可能的,这座山太大了,你根本无法移动它。”愚公却笑着回答道:“我知道这座山很大很重,但只要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定能够移走它。”
愚公一家人坚持了很久,终于有一天,上天感动了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大山被移走了!愚公一家人终于可以顺利回家了,他们欢呼雀跃,感激上天的帮助。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愚公虽然是个平凡的老人,却因为他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移走了挡路的大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励人们永远不要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要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梦想。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 篇三
在山西省境内,而今耸立着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占地700余里,高逾万丈,据说是从冀州与河阳之间迁徙而来。
那还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已经快90岁了,他的家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交通阻塞,与外界交往要绕很远很远的路,极为不便。为此,他将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愚公提议:“我们全家人齐心合力,共同来搬掉屋门前的这两座大山,开辟一条直通豫州南部的大道,一直到达汉水南岸。你们说可以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赞同这一主张。
这时,只有愚公的老伴有些担心,她瞧着丈夫说:“靠您的这把老骨头,恐怕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削不平,又怎么对付得了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再说啦,您每天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又往哪儿搁呢?”儿孙们听后,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将那些泥土、石块都扔到渤海湾和隐土的北边去不就行了?”
决心既下,愚公即刻率领子孙三人挑上担子,扛起锄头,干了起来。他们砸石块,挖泥土,用藤筐将其运往渤海湾。他家有个邻居是寡妇,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跳跳蹦蹦地赶来帮忙,工地上好不热闹!任凭寒来暑往,愚公祖孙很少回家休息。
有个住在河曲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子孙每天辛辛苦苦地挖山,感到十分可笑。他劝阻愚公说:“你也真是傻冒到家了!凭着你这一大把年纪,恐怕连山上的一棵树也撼不动,你又怎么能搬走这两座山呢?”
愚公听后,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对智叟说:“你的思想呀,简直是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还不如那位寡妇和她的小儿子哩!当然,我的确是活不了几天了。可是,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还会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生息繁衍下去,是没有穷尽的。而眼前这两座山却是再也不会长高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挖下去,还愁会挖不平吗?”面对愚公如此坚定的信念,智叟无言以对。
当山神得知这件事后,害怕愚公每日挖山不止,便去禀告上帝。上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派两个大力士神来到人间,将这两座山给背走了,一座放到了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到了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冀州以南一直到汉水南岸,就再也没有高山挡道了。
这篇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智叟孤立而静止地看待愚公之老和太行王屋两山之高,其实无“智”可言;而愚公能用发展眼光洞悉子孙无穷与山高有限,又怎么能说是“愚”呢?要想干成一番事业的人,就应像愚公那样充满信心,有顽强的毅力,不惧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愚公移山》文言文
【原文】: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