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优选6篇)
古代寓言故事 篇一
慧眼识人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自认为聪明过人,总是以自己的智慧为荣。一天,它在树下遇见了一只猫。狐狸决定向猫炫耀自己的智慧,便问猫:“你有多聪明?”
猫淡淡地回答说:“我并不以自己的聪明自傲,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狐狸嗤之以鼻,认为猫是愚蠢的。于是,它决定考验猫的智慧。狐狸说道:“我听说有一个农场,那里有很多鸡蛋。我们一起去偷几个吧,你看见了会怎么做?”
猫想了想,说:“我不会去偷,因为那是不道德的行为。”
狐狸哈哈大笑,认为猫胆小如鼠。于是,它决定自己去偷鸡蛋,看看猫会怎么做。当狐狸偷了几个鸡蛋回来时,猫却警告它说:“偷窃是不对的,你应该把鸡蛋还回去。”
狐狸不以为然,继续享用偷来的鸡蛋。不久,农场主发现了鸡蛋丢失,他立刻派人搜查,并发现了狐狸和猫。狐狸被捉住后,慌忙指责猫,说是它设计的计划。猫却坦然面对,说:“我只是提醒你不要做坏事,你却选择了不听劝告。”
农场主听了猫的话,不仅释放了猫,还给了它一份奖励。而狐狸却被惩罚了。狐狸这才明白,聪明并不等于明智,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从此以后,狐狸明白了一个道理:聪明与智慧并不总是相辅相成,只有真正懂得善良和正义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古代寓言故事 篇二
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蝉
很久以前,有一只蚂蚁和一只蝉住在同一个森林里。蚂蚁每天辛勤地工作,为了存储足够的食物,以备冬天的到来。而蝉却整天游手好闲,只知道歌唱和享受阳光。
一天,蚂蚁看见蝉在树上唱歌,便劝告蝉说:“冬天即将到来,你应该开始存粮食了,否则到时候会遭受饥饿之苦。”
蝉却不以为然,认为冬天还很远,它还有足够的时间。于是,蝉继续歌唱,没有注意到蚂蚁的忠告。
当冬天来临时,天气变得寒冷,树叶开始凋零,蝉才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食物储备。它开始四处寻找食物,但却一无所获。最后,蝉疲惫不堪,冻得发抖,只好跑去找蚂蚁求助。
蚂蚁见到蝉的困境,心生怜悯,便将自己存储的食物分给了蝉。蝉懊悔不已,感激地向蚂蚁道谢。从此以后,蝉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开始学会辛勤工作,不再懒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是一种美德,而懒惰却会招致灾祸。只有付出努力和勤奋工作,才能赢得未来的幸福和成功。
古代寓言故事 篇三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古代寓言故事 篇四
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他把这块璞玉拿去奉献厉王。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紧接着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个有才干、有忠心的人。他在两次献璞都遭受砍脚冤刑以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鸣其冤,体现了他为坚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精神,他的忠诚和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动。
古代寓言故事 篇五
某一天,有人把一条鲜活的大鱼送到郑国子产的府上,以表达对这位卿相的恭敬。豪门大户平时并不缺一顿饭菜,所以子产便叫一个小吏把鱼放到池塘里养起来。
相府池塘里的鱼虽然很多,但并不是一个小吏所能轻易享用的。这次小吏见鱼就在手里,便悄悄拿回去煮着吃了。
事后,小吏报告子产说:“我已经把那条鱼放到池塘里去了。您猜怎么着,那鱼刚一入水,呆头呆脑,稳不住身子。我当它是活不过来了。可是没过多久,鱼就缓过气来,甩了甩尾巴,一头钻进深水中去了。”子产高兴地说:“好、好!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如鱼得水’。它找到合适的去处了。”
小吏见谎话没有被识破,从子产那里出来时很得意。他自言自语地说:“都说子产很聪明,我看有点言过其实。鱼已经被我煮着吃了,他还以为正在池塘里欢着,嘴上不住地说什么‘找到合适的去处了’。难道这合适的去处竟然是我的肚肠吗?哈、哈!真有意思。”
子产能在郑国被人称为一个贤相,必然具备一定的才华。他被小吏所蒙骗的事实说明,一个有才学的人虽然难以被不合情理的话所蒙蔽,但不等于说他不会被合乎情理的话所欺骗。
古代寓言故事 篇六
原来,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巫马期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理,好不容易才将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依靠众人当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个工作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众人力量的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