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小故事【精简3篇】
《弟子规》小故事 篇一
在古代的一座山村中,有一位年轻的农夫叫小明,他是村里的一名孝顺儿子,也是村中最勤奋的人。小明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教导,知道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他常常背着水桶到山上给父母挑水,帮助父母种地,勤俭节约,从不浪费。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道士,他看到小明孝顺父母,便决定教导他一些修身养性的道理。道士从口袋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小明说:“这是《弟子规》,你以后要好好学习,遵守其中的规矩。”
小明接过书本,翻开一页一页地阅读,他看到书中说:“凡事不懒惰,不骄傲,不偷盗。”他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尊敬长辈,更加孝顺父母。他的品行在村里也渐渐出名,村民们都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经过几年的修行,小明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品德高尚的青年。他在村里结婚生子后,仍然遵守着《弟子规》中的教诲,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他告诉孩子:“只有孝顺父母,敬重长辈,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小明的孩子们也继承了他的品德,他们在村里也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小明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他知道自己用心教育孩子的付出是值得的。
《弟子规》小故事 篇二
在一个古老的庙宇里,有一位年迈的和尚,他名叫慧明。慧明是这座庙宇的主持,也是许多年轻和尚的师傅。他对于修行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弟子们要遵守《弟子规》中的教诲,修身养性,孝敬长辈,谦虚谨慎。
有一天,庙宇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和尚,他叫小白。小白是个性格活泼的年轻人,他对于修行并不是很认真,常常玩乐而忘记了修行的重要性。慧明看到小白的表现,便决定教导他一些道理。
慧明将《弟子规》递给小白,让他好好阅读学习。小白接过书本,开始认真阅读,他看到书中说:“凡事不骄傲,不懒惰,不说谎言。”小白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明白了修行的重要性,开始努力遵守《弟子规》中的规矩。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小白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谦虚谨慎,更加孝敬长辈。慧明看到小白的进步,很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教导没有白费。小白也明白了修行的道理,他告诉自己要坚持修行,不忘初心。
小白在庙宇里修行多年,成为了一位品德高尚的和尚。他的修行之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不忘《弟子规》中的教诲,坚持修行下去。他知道,只有遵守规矩,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弟子规》小故事 篇三
《弟子规》小故事
引导语:国学经典弟子规中有何故事?大家了解过?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几篇关于弟子规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刘 备 教 子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一个玩笑 抱憾终身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个同学在他的同桌要坐下的时候,把椅子挪开了,结果这个同学坐在地上,脊椎摔断,终身瘫痪。一个玩笑导致这样的后果,双方家庭都抱憾终身!受伤的同学将在床上躺一辈子,很苦。他的父母就更苦,孩子养了这么大,突然变成残废,父母比他还难受,还要伺候他,每天看到他都要偷偷地流泪。我们想一想关心你的人往往何止父母双亲,所以一个人的过失,有时会给多少人带来痛苦!造成大错无法弥补,而开玩笑同学的家庭也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良心的谴责。所以,任何对人身安全有损害和危害到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是绝对不能做的,见到时也要极力劝止。
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苹果的教训
有一个孩子,放学回到家里脸色怪怪的。因为小孩子比较单纯,做了坏事容易显现在脸上。这位母亲很有警觉性,就去翻了孩子的书包,结果发现里面有三个苹果,孩子解释说:“我们几个同学路过卖水果的摊位,顺手拿了这几个苹果。”这位母亲立刻带着孩子到水果店,恭恭敬敬给人家鞠个躬,说:“对不起,我的孩子拿了你的苹果,我跟你道歉,我没有把孩子教好?要多少钱我马上付给你。”她的孩子站在一旁看着母亲的这种举动,我们相信孩子的惭愧之心一定会被唤醒,从而终生记住这个教训。
可是有些孩子说谎话时脸不变色心不跳,为什么?是因为他们从小犯错时,父母没及时抓住时机遏制住,说谎话说习惯了,习惯成自然。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制止,也要告诫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物虽小,勿私藏”,除了不可以偷,不可以拿,同时要教导孩子不要吝啬,不要什么东西都想到先留给自己,要培养他乐于助人的.行为,因为施予比接受更有意义啊!假如孩子从小就吝啬,长大之后也会养成自私自利的习气。
《弟子规》的故事:关于尊长前声要低的故事
《弟子规-出则弟》: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意思是:在长辈前说话时,声音要放低一些,但低得让人听不见,却是不合适的。
想想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会为了一些事情跟父母、大声争论、大声吼叫呢?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弟子规小故事:
[弟子规的小故事]
孟尝军田文出生时就不讨父亲田婴喜欢,因为他出生在五月五日,当时的迷信说法是:他将会长得高过大门,会克父母,决不能养活他。田文五岁那年,他恳求母亲带他去见父亲,见了父亲,田文走上前磕了头,然后说:“父亲,人是活的,门是死的,孩儿将来如果长得高过家里的大门,只要将大门改高一尺不就行了吗?”父亲大喜过望,他一把抱起了田文。后来田文果然不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历史上著名的有影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