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推荐3篇)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篇一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孝顺父母。每天早早起床帮助父母做家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即使在学习和玩耍的时间里,小明也会想尽办法让父母开心,带给他们快乐。
一天,小明的父亲生病了,需要卧床休养。小明知道父亲最喜欢吃的鸡汤,便自己下厨煮了一大锅鸡汤送到父亲床前。父亲感动地看着小明,说:“孩子,你真是我的好儿子,我有你真是件幸福的事。”
小明的孝顺行为感动了全村人,大家都说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小明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尊重。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位叫小红的女孩,她天生爱说谎。每当犯错被问及真相时,小红总是编造谎言掩饰自己的过错。然而,她的谎言往往被揭穿,让人失望。
有一天,小红在学校偷了同学的文具盒,当同学发现后,向老师报告。老师询问小红是否偷了文具盒,小红想了想,最终选择承认错误并诚实地道歉。老师感动地说:“小红,你虽然犯了错,但能够勇敢面对并诚实承认,这是很好的行为。”
从那天起,小红明白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她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变得更加善良诚实。她的同学们也因为她的变化而重新接纳她,成为了好朋友。
这些小故事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如孝顺和诚实守信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秉持这些美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喜爱。愿我们都能学习这些美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篇三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历程,从未间断,它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根基,也坚定了我们的民族走向未来的信心。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羊角哀左伯桃生死至交
春秋时期的燕国人羊角哀和左伯桃,不仅是好朋友,而且都是品德高尚、有才华的人。因听说楚庄王是一个明君,他俩一同到楚国去寻找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不料在路途中遇到暴风雪,陷于茫茫荒原。寒冷、饥饿使左伯桃病倒了,羊角哀说:“要死就死在一块,我扶你走吧!”两天后,羊角哀也精疲力竭了,好不容易才把左伯桃扶到一棵两人合抱的空心树下,暂避风雨。左伯桃气喘吁吁地说:“兄弟,荒原千里,风雪无边,与其两人冷饿而死,不如救活一个。”羊角哀说:“你放心,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左伯桃举起双手,搭在羊角哀的双肩上深情地说:“你的心意我领了,救民于水火之中是我俩的共同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咱俩共同实现,还是你一个人去实现,都算达到目的了,你说是不是?”两人真诚相让,最后还是左伯桃说服了羊角哀。羊角哀到楚国见到楚王后,立即带人回到荒原。这时左伯桃已冻死在空树洞里。他埋葬了朋友的尸体,痛哭而别。每逢左伯桃的忌日,羊角哀总是朝着左伯桃遇难的荒原方向深深一拜,心中默默祷告:“伯桃,我一定要实现咱俩的理想。”
2、明山宾诚信卖牛
南北朝时,有个贫寒的读书人叫明山宾。除了父亲留下的一头牛,他别无他物。一年春天,正值青黄不接,家里揭不开锅,明山宾只好把牛牵到集市上去卖。他到集市上一看,人家的牛又肥又壮,自己的牛又瘦又小。等了半天才把牛卖出去。明山宾走出集市不远,忽然想到:这头牛从前得过蹄疾,如果劳作过累或者牛棚过于潮湿,蹄疾就会复发,而今换了主人,不知正确使役,到时候,人家不是等于买了一头没用的牛吗?于是,他急忙赶回去找到买主,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还特别嘱咐使役、饲养的方法。买主听了,要求明山宾退回一些钱,明山宾想想也是,就退还了买主一些钱,然后心情轻松地回了家。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称赞明山宾的诚实美德。
3、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4、晏殊诚实守信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5、晏殊求换试题
晏殊做童子生的时候,张文节就把他向朝廷推荐,皇上召见晏殊到朝堂下。这个时候皇帝正好亲自主试进士,就命令晏殊一同应试。晏殊看了看试题。他对皇上说:“这个题目我在十天前就已经做过回答,我还保存着答卷,请求换一个题目。”皇上非常喜欢他的诚实。
晏殊后来在文馆就职,当时天下太平,皇上允许臣下们找好日子举行宴饮。于是连下级官员和文馆里的士大夫们都相互宴请,以至于市场上的酒楼和路边的小酒店都成为游玩和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很贫穷,不敢外出,独自在家中和堂弟相互论理和学习。有一天,皇上选择太子的老师,宫中忽然传来消息晏殊被任命了,传达政令的太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第二天又去问皇上,皇上告诉他说:“听说这些天来臣下们没有一个不在搞相互宴请和嬉游的,并且通宵达旦地,惟独晏殊和他的兄弟在家中读书,像这样地谨慎厚道的人,正是可以当太子的老师。”
晏殊到朝堂感谢皇恩。皇上当面告诉晏殊为何被选为太子的老师。晏殊的回答非常质朴,他说:“我不是不喜欢宴请游嬉,确实是太穷没有做宴请的本钱;我如果有钱的话也一定去,只是没有钱所以不能出去罢了。”皇上更加地喜欢他的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