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故事(精简6篇)
世界历史故事 篇一
古埃及法老的谜之墓
古埃及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国家,而古埃及法老的墓穴更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谜团。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图坦卡蒙的墓,在1922年被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图坦卡蒙是18王朝的法老,他在位时并不出名,但他的墓却成为了古埃及墓穴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据考古学家研究,图坦卡蒙的墓穴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为他的墓被建造在其他法老的墓穴之上。这意味着盗墓贼很难找到他的陵墓。而当卡特打开图坦卡蒙的陵墓时,他惊讶地发现里面的宝藏非常丰富,包括金器、珠宝、陶器等。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保存得非常完好,令人惊叹他的容颜依然如生。
图坦卡蒙的墓穴之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完好,也让人猜测这是否是古埃及法老的一种隐秘葬法。古埃及人相信死后的世界,因此他们会将财宝和宝物埋葬在法老的陵墓中,以供他们在来世使用。而图坦卡蒙的墓穴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埃及法老陵墓的一角,也让我们对古埃及文明更加着迷。
古埃及法老的谜之墓,不仅是一段传奇故事,更是一段关于古埃及文明和宗教信仰的见证。通过这些古老的墓穴和木乃伊,我们可以窥探古埃及人的生活、信仰和文化,感受到他们对来世的憧憬和追求。
世界历史故事 篇二
拿破仑与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率领法国军队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然而,拿破仑的最终失败却发生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上。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与英国、普鲁士联军的一场决定性对决。拿破仑在这场战役中遭遇了毁灭性的失败,导致其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结束了其一生的政治生涯。
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与英国军队的指挥官威灵顿公爵展开激烈的对抗。拿破仑曾多次试图冲破英军阵线,但都未能成功。最终,在普鲁士军队的援军到来后,拿破仑的军队溃败,他被迫投降。
滑铁卢战役的失败不仅让拿破仑失去了统治权力,也标志着法国第一帝国的覆灭。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而滑铁卢战役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对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拿破仑与滑铁卢战役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军事战争的传奇,更是一段关于权力与命运的探讨。通过这场战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统帅的辉煌与覆灭,以及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深远影响。
世界历史故事 篇三
萧伯纳,英国现代杰出的戏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世界著名的以幽默与讽刺见长的语言大师。1949年,他在排练新剧《芭芭拉上校》时,曾发了一个电报给丘吉尔,并随电报附上两张首场演出的门票。电文别有用心地写道:“为阁下保留了这两张首场演出的门票,请带上一位朋友一起光临,倘若阁下还有朋友。”电文故意运用倒装,最后一句隐含深意:你丘吉尔也许是没有一个朋友的孤家寡人。
温斯顿·丘吉尔也非等闲之辈。二战发生后,他临危受命担任英国首相,领导处于困难中的英国,并联手美国和苏联打败了希特勒。他也以语言的狡猾和机智出名。看了电文,他马上吩咐秘书回电说:“公务在身,抱歉不能前来观赏首场演出。但愿能够观赏第二场的演出,倘若阁下的剧还能演第二场。”前面的客套不失礼仪,后面就暗含讥刺了:你这个破剧,一次演出就会惨败,让我等着看笑话吧。
世界历史故事 篇四
尽管历史充满残酷,但它又是那么丰饶多情。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当年的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今法国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丰厚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葡萄,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讷。在临终前,他还说:“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巴黎玫瑰”的。1942年5月,当德军进驻巴黎时,卖花姑娘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心里十分难受。她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担心大家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
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
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报道此事,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战士们极大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
这是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前者,平民的生活愿望征服了政治野心。后一个故事则表明,即使枪炮压倒了玫瑰,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人们一样可以选择站在玫瑰一边。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困苦与残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亘古如新。
世界历史故事 篇五
在524年前的今天,1492年8月3日 (农历七月十一),哥伦布第一次远航。
1492年8月3日(距今524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1451—1506年)终于实现了航海计划,率领由3艘帆船组成的船队,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清晨,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起航了。
他的船队以载重量约100吨的“圣玛丽亚”号为首(船上共有39名职员和水手),另有载重量在50吨左右的平塔号(26名船员)和“尼尼亚”号(22名船员)。船队配有懂得阿拉伯语的翻译、秘书(负责正式记录所发现的地方和人物)和稽核官,每条船上都有经验丰富的航运专家作船长,而船员都是由一些优秀的、有能力的海员所组成,这对胜利远洋航行是十分重要的。
哥伦布在“圣玛丽亚”号船上指挥整个船队,他先是向西南方向航行,9月初转舵向西,驶入茫茫无际的大西洋。在举目汪洋,航行了一两个月还不见一片陆地的情况下,有不少船员都发出了怨声和咒骂,可是哥伦布坚持向西航行,他坚信地球是圆形的,只要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达盛产黄金、香料和其他贵重物品的中国、日本和印度。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于10月12日,哥伦布的船队终于发现中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即今天的华特林岛),然后又发现了古巴、海地等岛屿。
在发现第一个岛屿——华特林岛之后,哥伦布在一个漫坡上举行了首次登陆仪式。他乘着小艇上岸,另外两条船上的船长也跟随着踏上陆地。岛上的居民看到这些衣着奇异的人,有的害怕地躲进丛林,有的好奇地在隐蔽的地方偷看,有的大着胆子向来客赠送礼物。哥伦布和大家流着欢喜的眼泪,跪在地上,抚摸着土地,感谢上帝。随后哥伦布站起身来,宣布给这个岛取名圣·萨尔瓦多——神圣的救世主。
哥伦布误以为他们所发现的地方是印度的属地,所以后来就把这一带称为西印度群岛,把这里的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世界历史故事 篇六
公元前63年,罗马侵占巴勒斯坦,将其划为罗马直属行省管辖,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剥削和宗教压迫,激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公元66年,罗马总督弗洛鲁斯有意进行挑拨,以总督府所在地凯撤里亚犹太教堂附近的通路系希腊人地产为由,唆使希腊人阻挠犹太人进入教堂。他在接受犹太人贿赂后,又唆使希腊人在教堂附近侮辱犹太人。于是双方发生冲突。耶路撒冷及巴勒斯坦各地的犹太人奋起抗争。抗争者遭到残酷镇压,仅凯撒里亚的犹太人就有 2万人被杀害。这样,新仇旧恨促使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举行武装起义。
犹太起义军占领耶路撤冷、迦利利、约托帕塔、阿斯卡隆、加沙等城市和要塞。他们四处袭击罗马驻军,焚烧债务帐册,打击污吏。公元67年,罗马皇帝尼禄派韦帕芗率军 6万人前往镇压,攻占迦利利、约托帕塔。公元68年,罗马发生帝位之争,韦帕芗按兵不动,起义军获得喘息。其间,起义军内部以约翰为首的“西卡里”派和以西蒙为首的“吉罗特”派发生内讧。公元69年,韦帕芗回罗马称帝,派其子蒂图斯率军 7万围攻耶路撤冷。城内两派起义军2.4万人联合起来与居民全力守城。耶路撒冷有南、中、北三城相连,城墙坚固。蒂图斯率军修筑土墙接近城墙,从塔楼上向城内投射矢石,用攻城锤撞击城墙。守城义军从塔楼上还击,通过地道进入敌阵,火烧敌攻城器械,战斗极为激烈。不久,城内粮食短缺。公元70年10月,罗马军攻入南城和中城,双方展开肉搏战。起义军一度迫使罗马军撤出城外。最后,罗马军架设云梯攻入北城,守军大部战死。耶路撒冷被夷为废墟,原有60万人只剩下 7万人被卖为奴。西蒙被处死,约翰死于罗马狱中。但起义军的斗争一直持续到公元73年最后一个要塞马萨达陷落。
犹太战争给罗马统治者以沉重打击,迫使其改变对犹太人的统治方法,促进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