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故事【优秀6篇】
重阳节的故事 篇一
重阳节,又称为踏秋节、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庆祝。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据传此日九九相加为18,象征长久,因此被赋予了祈求长寿和庆祝丰收的意义。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眺,赏秋景,品菊花,并且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佩戴茱萸、喝菊花酒以及爬山等。
重阳节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九峰山》。相传在九峰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王子猷的隐士,他年轻时曾在朝廷做官,但因为不满世俗的生活而选择隐居山林。每年重阳节,他都会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登山赏秋,品茱萸、饮菊花酒。他们在山上散步,聊天,吟诗作对,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由于王子猷的美好习俗和高尚品德,九峰山逐渐成为人们登高赏秋的热门地点。每年重阳节,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登山观景,感受着这份纯净和宁静。在山顶,人们会放风筝、挂彩旗,有的人还会在山腰搭起帐篷,夜宿山林,享受星空下的美好时光。
重阳节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登高赏秋,更是关于友情、美好和希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可以忘记烦恼,放下忙碌,与亲朋好友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重阳节的故事,就像一首美丽的诗歌,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无限可能。
重阳节的故事 篇二
重阳节,古称重九节、踏秋节、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尊老敬老、祈福庆祝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秋、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登高。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祈求福祉和长寿。
重阳节的故事中,有一则关于佩茱萸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陈清照的女子,她一直孝敬父母,照顾家人,深受父母的喜爱。重阳节那天,她特意采摘了许多茱萸,送给父母作为礼物。父母非常感动,赞许她的孝心。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示孝敬和祝福。
除了佩茱萸,重阳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饮菊花酒。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菊花,泡制成菊花酒,与亲朋好友一起品尝。菊花酒清香可口,不仅可以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还可以祈求健康和吉祥。
重阳节的故事中,不仅有关于孝道和友情的传说,还有关于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的传统。无论是登高赏秋,佩茱萸,还是饮菊花酒,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重阳节,是一个让人们放下烦恼,享受生活,感恩亲情友情的节日,也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刻。愿我们每年的重阳节都能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节日。
重阳节的故事 篇三
东汉时期,汝河村民受尽瘟魔的蹂躏一一丧命。青年恒景的父母也因瘟疫而死,自己也差点丧命。
恒景病愈后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找到一位法力无边的仙长。
仙长赠与他降妖宝剑,恒景日夜修炼,终成大器。在仙长的指引下,恒景九月九回到家乡,把乡亲领到山上,成功斩杀温魔。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故事 篇四
盂嘉是东晋时代的着名文人。他在当时最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集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但神志不乱,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笔来,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
重阳节的故事 篇五
大诗人陶渊明酷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休。
重阳节的故事 篇六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然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