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优秀3篇)
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 篇一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毛遂自荐”。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智谋过人的谋士,他在楚国为相国张仪效力。有一次,楚国内部出现了一些纷争,张仪想找一个人来帮助解决问题,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毛遂看到张仪为难,便主动自荐,说:“请让我去劝说吧!”张仪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同意了毛遂的请求。毛遂拿着自己的行囊,来到了纷争的地方。
在那里,毛遂以其深厚的智慧和过人的口才,成功地化解了纷争,让双方重新和解。张仪非常感激毛遂的帮助,从此毛遂在楚国的声誉也越来越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毛遂自荐并不是一种自负的表现,而是出于对国家、对公共利益的责任感。毛遂自荐的背后,是对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自信,也是对帮助别人、为国家尽忠的决心。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毛遂自荐的故事中获得启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勇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主动承担责任,为集体、为国家做出贡献。只有像毛遂一样,敢于自荐、敢于担当,才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 篇二
毛遂自荐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讲述了毛遂在楚国相国张仪面前自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毛遂是一个敢于自我展示才华和担当责任的人,他的行为展现了自信和胸怀,也启示了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如何勇敢地自荐。
在当今社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像毛遂一样,敢于自荐、勇于担当。有时候,我们可能拥有着过人的才能和智慧,但却因为自卑或怯懦而没有展现出来。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自我展示、敢于担当,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学会自荐,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只有敢于自荐,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赏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让我们从毛遂自荐的故事中,汲取勇气和信心,勇敢地面对挑战,勇敢地展现自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 篇三
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因其具有趣味性,又富有寓意,一直备受儿童们的喜欢,
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
。家长们在给孩子讲述成语故事的同时,把典故和做人的道理一起教给了孩子,而孩子们在听成语故事的时候,顺带也记住了成语,真是一举两得。下面YJBYS小编将分享“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都可以学习掌握。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
[释义]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语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正音] 遂;不能读作“suí”。
[辨形] 遂;不能写作“逐”。
[近义] 自告奋勇
[反义] 自惭形秽
[用法] 作宾语时;一般用在“敢于”、“勇于”、“想”之类的动词后面。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自告奋勇”有别:~有自我推荐的意思;“自告奋勇”则含有自己主动承担某件事的意思。
[例句] 在竞选会上;小明毛遂自荐当班长。
[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战国时候,赵国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国军队重重包围,危在旦夕。
为解救邯郸,赵王想联合另一个区域大国楚国共同抗秦。为此,他派亲王平原君到楚国游说。
平原君打算从自己数千名家臣中挑选出有勇有谋的20人随同前往,可挑来选去,只挑选出19名。就在这时,有一位宾客不请自到,自荐补缺。他就是毛遂。
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一番毛遂,问道:“你是什么人?找我何事?”
毛遂说:“我叫毛遂。听说为了救邯郸你将到楚国去游说,我愿随你前往。”
平原君又问:“你到我这里,有多长时间了?”
毛遂道:“三年了。”
平原君说:“三年时间不算短了。一个人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就好像锥子装在囊中会立刻把它的尖刺显露出来那样,他的才能也会很快地显露出来。可你在我府上已住了三年,我还没听说你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资料共享平台
《关于毛遂自荐的成语故事》()。我这次去楚国,肩负着求援兵救社稷的重任,没有什么才能的人是不能同去的。你就留下来好了。”平原君的话,说得很坦诚。但毛遂却充满自信地回答道:“你说得不对,不是我没有特殊才能,而是你没把我装在囊中。若早把我装在囊中,我的特殊才能就像锥子那样脱颖而出了。”
从谈话中,平原君似乎觉得毛遂确有才能,于是接受了毛遂的自荐,凑足20名随从,前往楚国。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平原君详尽地讲了联合抗秦的必要性之后,要求楚王尽快地派出援兵去解救邯郸,可楚王不出声。他俩的谈判,是从清晨谈到了中午,还没有谈判出个结果来。等在外面的20名随员,焦急起来了。
毛遂此来,因是自荐,所以那19名随员内心里看不起他,总觉得他有些自吹自擂。这时候,他们想看看毛遂到底有什么才能,于是怂恿他道:
“毛先生,谈判久久没有结果。你进去问问究竟怎么样?”
毛遂立即答应了。他紧紧地按着腰中的剑,来到楚王的跟前说:
“大王,楚赵联合抗秦,事在必行。这只是两句话便可以议定的事情。可是,从早晨到现在总也商议不出个结果来,这是为什么呢?”
毛遂的出现与责问使楚王很不高兴。他不理睬毛遂,转身气愤地问平原君:
“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他是我的随员。”
楚王气愤了,转身斥责毛遂道:
“寡人正与你的主君议事,你算是什么人,竟也上来插言!”
楚王的话,激起了毛遂的满腔愤怒。他抽剑出鞘,然后向楚王逼近两步,大声道:
“尊贵的楚王,你所以敢斥责我,不就是仗着你们楚国是个大国吗?不就是仗着这时候围在你身边的侍卫人多吗?不过,我现在告诉你,眼下在这十步之内,你国大没有用,你人多也没有用。你的性命就在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
经毛遂这么一说,楚王吓得满头是汗,不作声了。
毛遂又道:“楚国是大国,应该称霸于天下。然而,你骨子里怕秦国怕得要死。秦国多次侵略楚国,占领了你们许多地盘,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呀!想起这些来,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害羞。现在,我们来联合你们抗秦,说是为着解救邯郸,同时也是为你们楚国报仇雪恨。可是,你却这般怯懦。你这叫什么大王!难道你就不感到惭愧吗?”
在毛遂激昂的一席话面前,楚王惭愧得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毛遂于是又说道:
“尊贵的楚王,怎么样?愿不愿意与我们赵国一齐抗秦呀?”
“愿意!愿意!”
楚王满口应充。
楚赵两国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之后,平原君一行人很快地回到了邯郸。见了赵王,平原君说:
“我这一回出使楚国,多亏了毛遂先生。他那三寸不兰之舌,致使得咱们赵国重过九鼎大吕。他真比百万雄兵还要强啊!”
没过三天,毛遂的名字在赵都邯郸便家喻户晓了。现在这句成语常用来一个有才能的人勇于向别人推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