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故事作文【最新5篇】
端午节的故事作文 篇一
端午节源自屈原的故事,相传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楚国任官期间,因忠言直谏而遭贵族排挤,最终被逼得投江自尽。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尸体,百姓们划船摇橹,撒米饼和粽子入江,以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
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纷纷划船摇橹,撒米饼和粽子入江,以纪念屈原。此后,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等传统习俗,成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活动。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赛龙舟等,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赛百草、插艾草、挑花瓣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并祈求平安和健康。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富有民俗特色的节日,通过各种活动来纪念屈原,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端午节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个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端午节的故事作文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日。端午节起源于屈原的故事,虽然屈原已逝去了几千年,但他的爱国精神和忠诚品质仍然感染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则是为了模仿人们划船摇橹的情景。另外,端午节还有挂艾草、喝雄黄酒、插艾草等民俗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在现代社会,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除了传统的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外,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端午节文化节、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个传统节日,传承下去,让端午节的故事永远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端午节的故事作文 篇三
昨天晚上,妈妈带我去超市。我看见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粽子,堆满了货架。我很好奇,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粽子呀?”妈妈笑着告诉我:“因为快到端午节了,端午节不但要吃粽子,还要插香香的艾草呢!”我又问妈妈:“那什么是端午节呢?”妈妈拉着我的手跟我说了端午节的来历。下面我就把这个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两千多年前,中国处在战乱的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大官叫屈原,他给楚王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但是楚王根本不理睬他。看到国家越来越混乱,屈原很伤心,便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杀了。当地人民很怀念他,便一同乘着船把粽子扔到江水里,表示纪念。慢慢的',后人就把五月初五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并形成了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另外,妈妈还告诉我,屈原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和文学家呢。
我想:今年我要回到老家去过端午节,去尝那味道鲜美的粽子,还要去伴着艾草清香,坐着龙舟在湖里游玩。而且,我们还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好好学习、增长本领,做一个有用的人。
端午节的故事作文 篇四
在我小时候的一天早晨,我刚起来就闻到了粽子的清香味。于是,我赶紧洗脸、刷牙,跑去厨房一看,没有人,我又跑到大门那儿去看。咦,门外好像有两个人,我以为是小偷,所以拿着扫把出了门,我一看,原来是爷爷奶奶呀,他们正在包粽子呢。奶奶看见了我说:“干啥,去打仗呀?”我摸了摸头不作声。
爷爷奶奶包好了粽子就开始下锅煮了,过了约半小时,粽子该出锅了。我拿了一个的粽子,咬了一口:“哇!好香啊,这粽子真好吃呀!”爷爷叫了我一下,说:“快吃,吃完了我们去看赛龙舟。”“太好了!”我高兴地叫了出来。
到了湖边,人们都非常开心,他们有的聊天,有的吃东西。说话间,一声响亮的口哨声响了起来,龙舟像子弹一样飞了出去,速度好快呀!我和爷爷打赌:“是3号赢。”爷爷说是1号赢,我们谁都不服气。过了半小时,比赛结束了,果然是3号赢了,还真让我蒙对了
!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是太开心了,不仅吃了美味的粽子,还看了精彩的龙舟赛。我真是太幸福了!
端午节的故事作文 篇五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同学们你们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到了唐代,因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官,楚国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俗了。
我很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