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出自哪里?出于寓言故事大全《庄子·秋水》【经典3篇】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出于寓言故事大全《庄子·秋水》 篇一
在《庄子·秋水》这个寓言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望洋兴叹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做苏秦的人,他常常望着远方的海洋,心生悲叹,感叹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于海外。他渴望能够远赴海外,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却无从实现。
苏秦的望洋兴叹,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总想着去追求更大的梦想,但却受到各种限制和束缚。这种望洋兴叹的情绪,既代表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不甘。
然而,正如故事中的苏秦一样,望洋兴叹并非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一味地沉湎于悲叹和幻想之中,只会让自己越发消沉和无力。与其望洋兴叹,不如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争取每一个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更好的展现。
因此,望洋兴叹固然可以当作一种激励和动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实际行动,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望洋兴叹的困境,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出于寓言故事大全《庄子·秋水》 篇二
在《庄子·秋水》这个寓言故事中,望洋兴叹是一个常见的主题。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苏秦的人,他常常望着远方的海洋,心生悲叹,感叹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于海外。他渴望能够远赴海外,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却无从实现。
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望洋兴叹的思考。望洋兴叹,代表了一种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但如果望洋兴叹只停留在梦想和幻想之中,而不去实际行动,那么就只能是一种空想和虚幻。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将望洋兴叹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望洋兴叹的背后,是对于自身能力和潜力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当我们感到望洋兴叹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思考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然后踏上实现梦想的征程。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出于寓言故事大全《庄子·秋水》,教导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动力。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出于寓言故事大全《庄子·秋水》 篇三
还记得小时候的文章吗?现在的我们虽然长大了,但是也不能忘了一直陪伴着我们的知识,跟小编一起回顾学习一下吧!
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字面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古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庄子·秋水》
译文
秋天按时到来,千百条河川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的外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欣然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今为渤海)。他向东遥望,看不见
水流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面前,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北海若说:“井底的蛙,不能跟它谈海之大,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的虫,不能跟它谈冬天的冰,因为它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知识浅陋的曲士,不能跟他谈大道理,因为他被拘束于狭隘的教育。现在你走出了水崖河岸,看到了浩大的海,才知道你的鄙陋,你才可以同我谈论大道理了。天下所有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百条川流都归注到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而不溢出;从尾闾流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流尽而又不空;无论春天或秋天,大海总没有变化;无论干旱水涝,大海永远没有感觉。这就是大海胜过江河水流之处,海水不能以容量来计算,但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象太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象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整个国家在四海之内,不是象太仓中的一粒细米吗?世上的物类数以万计,人只是万物之一。九州之大,住了许多人,生长了许多谷物粮食,通行着许多舟船车马,人也只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比较起来,不是象马身上的一根毛吗?古代三王五帝所要继承和争取的,讲仁义的儒者所担忧的,讲任劳的墨家所努力的,都是这些东西。可是伯夷却为了节义之名而辞让不受,仲尼为了显示多知博闻而讲个不停,这是他们在自我夸耀,不是像你刚才自夸其水之大一样吗?”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大海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大海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啊!”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大海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我的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一眼望不到边,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是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了,哈哈!”
寓意
这个典故寓意深刻,意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那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实在要不得。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出于寓言故事大全《庄子·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