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小故事(通用6篇)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篇一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顽皮调皮,经常惹得周围的人们头疼不已。他不喜欢读书,总是在外面和小伙伴们玩耍,成绩也是一塌糊涂。他的父母为此非常着急,经常找各种方法想要改变他。
有一天,小明的父母决定请来一位老师给他补课。这位老师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是眼神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智慧。她对小明说:“孩子,你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呢?读书可以开阔你的视野,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见识。”
小明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说道:“因为我不喜欢读书,觉得无聊。”老师笑了笑,说:“孩子,其实读书并不无聊,只是你没有找到适合你的读物而已。我来给你推荐一本书,你看看会不会喜欢。”
于是,老师递给小明一本描写冒险故事的书。小明拿着书,开始阅读。他发现这本书内容非常精彩,让他越看越投入。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小明觉得自己的世界被打开了,他开始对知识和书籍产生了浓厚兴趣。
渐渐地,小明的成绩开始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也变得更加乖巧懂事。父母看到这样的变化非常高兴,他们感谢那位老师带给小明的改变。从此以后,小明变得更加热爱读书,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孩子并不难,只要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就能够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父母和老师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篇二
在一个农村里,有一个叫小花的女孩,她是村里的小学生。小花非常用功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楷模。她的父母对她非常自豪,总是鼓励她继续努力。
有一天,小花的妈妈生病了,需要去城里看病治疗。爸爸忙于农活,无法照顾小花的生活。小花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便主动承担起家务活。她每天早早起床,做好早饭,然后去上学。放学回家后,她还要照顾父亲,做饭洗衣,一天下来非常辛苦。
小花的成绩开始下滑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奇怪。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问小花:“小花,最近怎么了?为什么成绩下降了?”小花低着头,说:“老师,是我家里出了点事,我要照顾家人,所以忙得没时间复习功课。”
老师听后,感动不已,她对小花说:“孩子,你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但是也要记住,学习是你的责任,只有学好了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会帮助你,让你更好的平衡学习和家庭。”
从那天起,老师每天放学后都会留下来陪小花复习功课,帮助她提高学习效率。小花也明白了,只有学好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家人,她开始重新努力学习,成绩逐渐恢复正常。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懂事程度。当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篇三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匈奴的上层发生了内讧,苏武一行人也受到了牵连。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要他背叛汉朝。苏武不愿,单于便许以高官厚禄。再次被苏武严词拒绝后,单于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愿杀他,但也不愿放他回去,便将他发配到北海牧羊。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日子久了,旌节上的穗子也掉完了。一直到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一天,人们都出来迎接他。人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都说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智慧小语】
有气节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对这种人的印象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打磨越来越清晰。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篇四
孔子观赏着向东流去的水,子贡见了向夫子问道:“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
孔子回答:“因为它川流不息而且周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流向屈折,姿势低下,但一定按自己的水道去走,这就像‘义’;水势盛大,永没有穷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泻,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是‘勇’;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满之后,
不需用什么刮平,自然平正、端正,这像是‘正’;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又有些像‘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一定是向东流去,不变其志,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流入,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的德性有这么好,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前去观赏。”
【智慧小语】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像水一样,利益万物而无所争。孔子于最平常的水中,便能得到智慧的启迪,从水的不同形态中,就感悟到许多人生哲。他将万物当成了自己的老师,于是时时处处便有所启发。怀着一颗谦虚好学的心,才能开启智慧,在生活中领悟真。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篇五
被人称为“丹青神化”的唐代画家阎立本。出生在雍州万年(今西安市)一个绘画艺术之家。他在父亲和哥哥的培养下,十六七岁就已落笔不俗,名噪乡里。但阎立本却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比不上一些古代的名画家。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在长江之滨的荆州,新近发现了一块张僧繇(yáo)的绘画石刻。阎立本一听,喜形于色,暗想,张僧繇是南北朝时代的“画圣”之一,尤其是他画的龙,栩栩如生,令人叫绝。我何不前往荆州,一饱眼福啊!
于是,他毅然带上笔墨纸砚,踏上了千里行程。
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阎立本终于平安到达了荆州。他住进旅店,风尘未洗,就请店家领他去看绘画石刻。绘画石刻是在一家菜园的角落里,上面已被涂上了许多污泥,不少地方难以辨认。石刻周围,荒草丛生,乌鸦鼓噪,阴森森的
阎立本打眼一看,大失所望:“原来不过如此,我白来一趟了。”可回店之后,他又觉得自己有点太轻率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原处,擦掉污泥,细看一番,才发现画中果然有不少妙处。
第三天,他提来一桶水,把石刻认真冲刷了几遍,再细心端详,反复揣摩,更觉得张僧繇的技艺高人一筹。他越看越入迷,白天看不够,晚上又打起灯笼继续观赏。
就这样,阎立本在石刻前竟一坐就是十几天。
【智慧小语】
牛顿曾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只有谦虚地吸取各家之长,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篇六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铲子和塑料水桶。在松软的沙堆上修建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男孩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试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的力气很小,而岩石却很大。手脚并用,看起来没费多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用尽了各种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进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落了,又重新掉进了沙箱。
小男孩气得大叫,使出浑身的力气猛推石头。但是,岩石再一次滑落了下来,弄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清清楚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面颊时,父亲来到了他跟前。
“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
“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
“不对,儿子,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别人的帮助。”父亲纠正了他的说法。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提示:面对困难,抱着顽强的态度与执著的精神固然不错。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借用你周围人的力量,可能会使你更快更好地完成,教育孩子从小具有团队精神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