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诗经之风阅读答案

话说诗经之风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考察项目,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话说诗经之风阅读答案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话说诗经之风原文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的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话说诗经之风阅读答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好地生存。

  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参考答案:

  1、A(“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中没有依据)

  2、B(“所有人”错,文本中说的是“大部分人”)

  3、D(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

相关文章

杨绛《老王》阅读答案

独贤酢费∽浴堆铉⑽摹贰N恼乱浴拔摇庇肜贤醯慕煌咚鳎匾淞死贤醯募父錾钇危袒艘桓銮羁啾拔⒌牡厣屏肌⒗鲜岛竦赖摹袄贤酢毙蜗螅泶锪俗髡咭患叶岳贤跄茄恍艺叩墓匦摹⑼楹妥鹬亍R韵率切”嗾...
题目课件2016-02-05
杨绛《老王》阅读答案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习题》试题

67+30= 36+30= 7-1= 88-69= 16+74= 75+11= 73+9= 96-39= 100-99= 61+38= 72-37= 81-36= 7+81= 16+76= 86-83...
题目课件2012-07-01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习题》试题

化学肥料教学课件

化学肥料教学课件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化学肥料教学课件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化学肥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
题目课件2018-03-02
化学肥料教学课件

楚辞离骚原文课文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骚》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
题目课件2015-07-03
楚辞离骚原文课文

Mainly revision 题库

精选 题库 一、词语解释 从以下三个选项中,找出与划线部分意思最接近的选项。 1. Look! Over there, that’s Lily, a new student. A. 越过那头B...
题目课件2016-06-08
Mainly revision  题库

《伞》阅读答案

伞 (1)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2)师父送至山门。 (3)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4)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傅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5)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
题目课件2011-02-05
《伞》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