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敏木偶戏阅读答案
筱敏木偶戏阅读答案
阅读是语文的习题里的一种,那么,关于筱敏木偶戏阅读答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木偶戏
筱敏
乡间的木偶戏比较简陋,便是城里百姓,所需也差不很多。几个艺人,三两挑子,有时一个人也就够。重要的是挑子里挑的并非寻常的菽谷粪肥和日用百货,却是用帘子遮实了的一些什么,有一个奇异的世界走来了,有一些新鲜的故事要开演。
锣鼓响起。锣鼓声刮破寡淡的日子,在僵滞的空气里凭空迸出火星子来。敲锣人手脚并用,许多匪夷所思的机关,浑如奇巧的机器,脚尖踏着响,脚跟踏着响,膝盖屈直之间也响,手中一对槌子,翻动如飞花流星,发出乱箭一般震慑四方的轰响,口中还衔一枚锐利的竹叫子。只一个人,便制造了千军万马的动静。
尘土飞扬起来。许多的足,在锣鼓声中起落,男女老少的足,一时都像系了线的,被一个人的锣鼓提溜着起落。人们似乎等一声锣鼓已多时了,干枯的年景里等一声雷,等一滴雨,等一个喜兴而聚的由头,人们也就在自己踏起的尘土中,看见了千军万马的动静。
几支竹竿子一挑,搭上艳红的帘布,饰以几挂流苏,戏台子就搭好了。几支细瘦的竹竿子骨架,经这些红红绿绿的物什一装,就成了瑰奇的殿堂,气势煊赫,千秋万代的样子。映得那些尘土、那些禾菽都顿失颜色。
人们低矮下去。于是纷纷仰起脖子。
开戏了。木偶们相继登场。这些蜷曲在灰扑扑的布口袋里的木偶,头脸上尽镀着太阳的金辉,英雄般呼啸而至,披挂以小弓小箭,小幡小旌,头顶上象征神武和权力的雉鸡翎。石破天惊一声铜锣,告诉人们英雄在号令千军。挑子里那个灰扑扑的布口袋,有如魔法口袋,可以掏出皇上,可以掏出臣子,阎王、土地、雷公、电母、观世音……每掏出一个,撑起,阳光灿烂立在台上,就是一个盖世神人,或定乾坤,或决生死。朗朗天日之下,生生地见着这些神人起来,下去,出来,进去,天和地翻过来覆过去地变。
人们看得呆了。也有惊骇,也有敬畏,更要紧的是喜欢和舒适得呆了。那些黄土里抟出来的脸孔,有黄土的.粗糙和混沌,一览的黄土坦缓地起伏,没有奇峰峭拔,没有危谷渊深。干燥的黄土无始无终地干燥着,布满皱纹和皲裂纹。
木偶的眉目倒是极尽夸饰。但它们的五官是固定的,每要表演喜怒哀乐,它们就以固定的程序运动全身。笑的时候,或仰面向天,或弯腰捧腹,配合以全身有节奏的抖颤。哭的时候,或以袖遮面,或呼天抢地,配合以全身间或的抽动。面目不明的角色必得制造异常的热闹。但总是没有脸的戏台到底还是使操纵者遗憾,他们便免不了在脸的问题上多动心思。就在一些个木偶的颌处装上了活动机关,那木呆的脸孔便拥有了一个能开能合的嘴巴。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尤其的大,开合的幅度更尤其的大。从那嘴巴里滔滔不绝喷射出来的话,自由自在,一时让台下骚动和惊喜。
人们仰着脖子,笑,发痴,迷瞪,拍掌。人们的眉眼灰扑扑地木僵着,只有那下巴,也像装了机关似的,齐齐地挂下来,便也僵在半空,像一个等待糖豆的姿式。
这是操纵者最为心满意足的时分,帘布下面,他的每一个指关节都不可思议的机巧。弹指之间,便是一个人的悲欢离合,生死荣辱;反掌之下,便是冬去春来,秋去冬来,天地翻覆,换了人间。他无处不在,又从不现身。正因为他不现身,鬼才成其为鬼,神才成其为神,英雄方能平定天下,霸主方能统慑四极,木偶方能摆布看客,看客方能服膺木偶。天上地下仿佛真有一只翻不出去的手,这叫命运。
灰扑扑的村落在尘土后面静着。几头老牛蒙了竹编的眼罩,拉着粗重的磨盘,一圈一圈走路。即使花岗石上雕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也并不减轻磨盘的重量。没有谁留意它们已经拉了几个时辰,没有谁留意它们的步履迟滞,委顿。它们并不抱怨,它们活着,就一圈一圈走路。磨盘上碾的是棉籽还是苞米茬子,它们漠不关心。然而眼罩外面,漏进来的是些许红光,还是白光,还是彻底黑暗,它们同样置之漠然,尽管这预示着将要在它们身上发生的事情,甚或已经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事情。
锣声一阵一阵碎裂了,远了,那是散戏的锣声。
1、 文章开头说“有一个奇异的世界走来了,有一些新鲜的故事要开演”,木偶艺人的“奇异”、“新鲜”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5分)
2、 不同的文段里,作者分别用“低矮下去”“仰起脖子”“看呆了”“笑,发痴……”“僵在空中,像一个等待糖豆的姿式。”等精细传神的词语描写观众,这有什么作用?(6分)
3、 文章倒数第2节,作者写老黄牛拉磨的情景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6分)
4、 全文写艺人演木偶,观众看木偶,你认为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探究。(6分)
参考答案
1、
艺人不多,道具简单,但演出时却气势显赫,内容丰富,新奇迭出,震慑观众。
解析:答这题,看似是概括内容要点,但却隐含着对文章思路结构的把握。艺人不多,道具简单(1分),但演出时却气势显赫(1分),内容丰富(1分),新奇迭出(1分),震慑观众(1分)。
2、
刻画了观众随剧情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神情动作及心理特点(2分),说明观众被戏里的氛围和英雄神人的故事牢牢吸引住了(1分),反映了农民对英雄神灵的服膺和膜拜(1分)。侧面烘托了木偶戏表演的精彩及强大的感染力。(2分)
3、
作用:(1)与上文热闹的木偶戏演出,形成对比补充(1分);(2)描绘了一幅宁静朴素,简单古老而富有乡村情调的画面(2分)。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暗示出乡村村民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秩序,(2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1分)
4、
(1)、木偶戏来到粗糙单调的黄土地上,给贫困饥渴的乡村村民带来很容易满足的新奇、生机和欢乐,说明了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困。(2分)
(2)、文章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木偶戏演出时的“乡村民俗图”,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审美情趣,和一种无法抑制的怀乡情结。(2分)
(3)、木偶戏给乡下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在传播一种意识形态或者文化。代代上演的神人英雄的故事,给村民们打上了亘古不变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烙印,对此作者表达了深沉的思索。(2分)